第104章 盛唐明月(2 / 2)

狂風起,戰馬嘶鳴,長槍如龍,鮮血如雨,一道道白發蒼蒼的人影倒了下去,他們的屍體被淹沒在風沙中,直到最後一名唐軍倒下,當敵軍踏過所有人的屍體,殘破的城池終究被攻破,大唐的旌旗

重重從城頭上墜落,覆蓋在白發蒼蒼的屍體上。

它鮮紅如血,象征著大唐的榮耀。

不知何時,風沙再起,仿佛時光變幻,滄海桑田,古老的城池也被淹沒在風沙中,唯有一曲哀樂在眾人耳畔幽幽奏響:

"滿城儘白發,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怎敢忘大唐?"

平行時空的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他哽咽起來。"你們沒有忘了大唐,是大唐忘了你們啊!"

話音落下,他起身朝鏡中深深一拜。

"———是李氏虧欠了你們!"“都是我大唐好男兒,豈可埋骨他鄉?”

另一平行時空的大唐,得知安西軍尚在,朝堂上的忠直之士再也坐不住了,

甚至有武將當場出列,主動請纓: "臣請赴安西,迎武威郡王與安西士卒歸來!"

朝堂上都是如此,民間更不必說。

多少熱血未涼的遊俠兒背起包袱,就要前往安西之地,祝郭昕等人一臂之力。"大漢有十三壯士歸玉門,我大唐亦有北庭、安西鐵軍孤行西域,獨抗數十載!"那些尚武之風尤為強烈的平行時空亦是如此,數不清的人為安西鐵軍而擊節!"壯哉!大唐有郭昕,大漢亦有耿恭,古之忠義死節之士,不過如此而已。"平行時空,漢章帝劉炟剛剛辦了一件大事——派人前往西域,救回了困守西域的十三位壯士。

此事還要從他的父親漢明帝時說起:西漢滅亡後,西域諸國便囂張起來,隨著東漢建立,國力日強,便重新騰出手來收拾西域,如漢明帝便在西域重設西域都護府。

當時,明帝曾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漢朝重新插手西域,自然是北匈奴所不願看見的,於是北匈奴單於率軍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後王,並攻打耿恭等數百人的駐地,將他們圍困在城中。

恰在此時,漢朝國內發生驚天變故,漢明帝駕崩。混亂之際,朝廷也就無心理會西域之事。

等不到救兵,車師國又背叛漢朝投向匈奴,被車師和匈奴合兵圍攻的漢軍逐漸斷了糧,卻始終不肯投降於匈奴,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就這麼生生堅持了下來。

直到漢章帝繼位,朝廷終於騰出手來收拾西域,當漢朝的援軍抵達耿恭等人駐守的城池,城中漢軍隻剩下26人。而隨著他們跋山涉水回歸玉門關,更是隻有13人了。

——派出大軍救援,最後隻救回十三個人,援軍戰死者都不隻是這個數字了,單從人數上來考慮,這似乎很不值得。

然而漢朝上下不會有人覺得這不值得。

此時,又恰好看見唐朝安西軍的經曆,頓時讓漢章帝及群臣都忍不住感慨萬千。——二者的經曆,何其相似也!

敬佩安西軍的同時,他們心中滿是自豪。——這樣的英雄人物,我大漢也是有的!

耿·英雄人物本人·恭,此時剛剛風塵仆仆歸來,就見到水鏡中郭昕等人戰死沙場,頓時忍不住回想起戰死的袍澤,他紅著眼眶舉起酒杯: "真壯士也!一路走好!"

/>

滿頭白發的郭昕與同樣滿頭白發的士卒並肩抬頭,癡癡望著那麵懸浮在麵前的水鏡。在此之前,所有人的日子都是單調的。

遠離故鄉的他們隻能日複一日地巡城、守城、打退敵軍進攻,在每個夜晚從模糊的記憶之中提取關於家鄉和家人們的影子。

自從水鏡出現,大家的生活就變了。

他們從鏡中看見了秦朝的覆亡,看見了明朝的崛起,看遍了王朝興衰與人間百態。最重要的是,他們看見了大唐。

看見那些熟悉的地方,他們便忍不住激動萬分,嚷嚷起來。

"那是長安!"

“那是俺娘的故鄉誒!”"也不知我兒如今成親生子了沒有?"

看見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輝煌,他們手舞足蹈。看見安史之亂的遍地戰火,他們陷入沉默。看見黃巢攻陷長安,他們為之流涕。就這樣日複一日,從水鏡中觀望著大唐。

模糊的記憶也好像變得清晰,日複一日的夢中,他們仿佛重新回到了回不去的故土。

直到此時,他們看見所有人的結局。

"原來,這就是我們的結局啊……"

"戰死沙場,也好,也好。"悲涼之外,眾人心中儘是一片釋然。

或許,這一切他們早就料到了罷?他們哈哈大笑。

"死前得見長安,死也瞑目了!"

悲涼的曲調還在耳邊回蕩,秦始皇嬴政若有所思地低喃: "……這就是大唐?"

——倘若一個王朝遇難之時竟然沒有一人願意舍身赴死,天子無疑是失敗到家了。

——郭昕等人在西域苦守五十年,難道是因為當朝天子的魅力嗎?他們當初甚至已經與中原斷了音訊,連安史之亂的勝敗都不知,拋家舍業出生入死,又豈是為了哪一代的大唐天子?所為者,不過大唐也!

哪怕安史之亂令大唐盛世灰飛煙滅,它曾經獨步天下的光輝仍照耀在每一個唐人心頭,讓他們為之奮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不知不覺間,許多人陷入了沉默。

"……這就是……大唐啊!"

【倘若沒有“安

史之亂”這場突如其來的浩劫,華夏曆史上最輝煌的盛唐是否將延續更久?大唐王朝又將走向怎樣的未來?】

【古往今來,這樣的疑問不知縈繞在多少人心間。千百年光陰逝去,無數次夢中回望,他們仿佛看見盛唐明月照耀長安!】

【而這一切,終究隻化作一聲輕歎。】

【——怎能忘大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