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注完這個信息之後,蘇韻難得是花了兩秒鐘時間,去預測了一下莊隆到時真的看到自己去探班之後的樣子。
儘管她在男人這邊通常都是口花花說完就算,但真要有心去“撩”一下他們的話,也是十分用心的——她這次可真的沒有騙他呢!是真的要去首都!
當然了,這一趟未來的首都之行,主要是和相關部門探討一下那些古建築保護的事情,順帶才是去探一下莊隆的班。
畢竟她再搞定手裡這幾部片子之後,籌備已久的《九州往事》係列,就打算準備開始了。
而《九州往事》係列是以華夏等國家曆史擬人改編的玄幻題材,不同於以往那些她特彆拿手的現實科幻未來風,是比《盜墓迷情》這個係列更需要極強的知識修養和底蘊……而這一點,肯定是香江這種豆腐塊小地方養不出來的。
若不是當年戰亂致使香江地區彙聚了一大堆南下避難的書香名門,像香江這樣的底子以及麵積,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成為目前亞洲稱得上號的文娛輸出大戶,隻能是繼續做一個文化沙漠。
但偏偏,天時地利人和,繼而打造出了香江娛樂圈這麼輝煌鼎盛的半個世紀。
不過,軟實力方麵香江暫時是沒有太大問題,但硬實力方麵就肯定不夠。
單純隻靠搭景,是無法創造出宏偉壯麗的“九州”的;唯有是背靠神州大地取景,方才能真正展現這名為“九州”、實則“神州”的真正魅力。
李學祥為什麼會總是想著往內陸跑,很多時候也就是這個原因:香江搭建的棚景無法滿足他想要拍攝的題材,所以就隻有是前往神州大地,從真正的古建築那裡取景,才能達到他所需要的效果。
哪怕回往內陸拍戲有多麼的困難,從政治到資金等各種方麵都是艱難重重,有心想要拍攝出真正古華夏輝煌的人,便不怕一切的艱難險阻。
毫無疑問,這一點,也是蘇韻未來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幸運的是,蘇韻背靠著香江趙氏和南洋趙氏這兩座大山,而前方的汪洋又因為她從前那些救災、支援、資助、合作等行為,在內陸方麵有著極大的好感,繼而凝聚成一艘可以載著她乘風破浪的大船,駛向夢想的彼岸。
在此之前,第一個要被她拿來試刀以及作為案例的,無疑就是九龍城寨這一塊“三不管”之地——所謂的“三不管”,就是華夏、香江以及英國都不方便管的意思。
而這“三不管”的形成原因,其實就是當年九龍城寨乃是清廷在與英方簽訂割讓條約時,為了不讓英方全部占領這顆東方明珠,從而留下的一個可以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
這個約定,就讓九龍城寨成為了英國殖民地的華夏外“飛地”,地位基本就相當於現代的領事館。
而在條款中,清廷與英方擬定,清廷的官員仍然可以駐紮在九龍城寨內的這一片區域,並可以保留附近的碼頭,以便往來和管理。
可惜後來戰亂,這地方就再也沒人管了,而等到建國後內陸那邊的人既不方便管也實在沒精力管,再加上英方也不想管這個已經成為法外之徒逍遙避難的地方,慢慢地才會成為了魚龍混雜的一個混亂之地。
但如今,整個世界的那些動亂已經開始平息,在這樣逐漸平靜的時代裡,各方也有了一定來自於經濟騰飛之後的保障時,這麼一塊不算大但地理位置相當優越的地方,就惹得大家的心思都開始有些浮動了起來。
作為本身就環抱著它的香江這邊,就是已經在不久之前出台了城寨的拆除方案,以城市建設管理的名義,想要重新拿回這一塊位置優越的土地。
至於早就已經和華夏簽訂了回歸協議的英方那邊,在那個回歸的日期尚未到來之前,似乎也依然把香江這一塊“租借”的地方當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對香江想要“拿回”九龍城寨這個行為頗為支持。
相比之下,相對更“老實”一些的華夏,就沒有因此而作出什麼動作——反正香江都是要收回家的了,這地方他們再怎麼折騰也是會跟著回來,倒也不至於為了這麼一塊相比香江來說小得可憐的土地,再生什麼波折。
綜合上述的這些原因,目前就達成了這樣一個大家都在看戲的局麵,不論有多少人認為九龍城寨乃是一個難得的人為奇跡,也無法動搖任何一方的心思。
按理說,在正常的情況下,蘇韻也是理應支持九龍城寨的拆除和重建公園的方案的——即使她曾經拍過《天台郵差》這一部極儘諷刺之能事的電影。
在她沒有足夠的實力基礎的前提下。
但現在的情況是,她可能會有改變這一切的力量:自從城寨的拆除方案公布之後,她就開始了更加狂熱的撈錢行動。
不管是向趙氏那邊提出方案,建議將九龍城寨收歸囊中成為新的拍攝工廠;還是聯係當初和她一起拍攝《天台郵差》的杜利鋒以及不希望看見城寨被拆的一乾人等,作出大範圍募捐行動的呼籲……統統都是為了競爭這一塊土地的未來安排而做的鋪墊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