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璟給出的辦法,不可謂不簡單明了。
他隨常闊一同回了常大將軍府中,於書房內,提筆寫下四個大字——
“隻需將此四字支掛於府門外,即可使議親者自行退去。”
他的語氣認真到好似那並不是一幅普通的字,而是一張可拿來驅除邪祟的符紙。
常闊拿起那幅字,定睛一看,隻見其上所寫,赫然是“恕不議親”四個大字。
“這……”常闊略一回過神來,目色一喜:“好哇!”
最高端省事的拒絕,往往隻需采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常闊立時使人將此一幅字直接貼在府門之上。
常歲寧昨日離開鄭國公府後,與常歲安一同去了田莊上查看詢問秋收之事是否已準備妥當,此時歸家,便見到了門上那頗醒目的四個大字——
常歲安看得一愣,便問迎上來的仆從:“這是誰的主意?”
“回郎君,是將軍的吩咐。”
常歲安便也了然:“哦,的確像是阿爹能做得出來的事。”
“可這字不像是阿爹的。”常歲寧上前認真瞧了瞧:“阿爹寫不出這麼好看的字。”
或者說,常家上下,甚至放眼整個京師,都沒幾人能寫出這般遒勁有力的好字。
阿爹總不能專為了這四個字,還特意請了什麼書法大家來執筆吧?
常歲寧的疑惑,很快在前廳得到了答案。
她見到了身著官袍的崔璟正坐在自家廳內喝茶。
看這模樣,顯然是剛下早朝便被拉過來了。
“歲寧可瞧見外頭貼著的字了?”常闊笑哈哈地道:“這可是崔大都督方才所寫!”
常歲寧略有些愕然地看向崔璟。
——他是受到了什麼脅迫嗎?若是被老常威脅了不妨與她眨眨眼。
那青年倒未眨眼,隻垂眸繼續喝茶。
偏常闊又道:“非但字是崔大都督所寫,這主意也是崔大都督出的!”
崔璟:“……”
倒也不必如此特意詳細提起……
莫名竟顯得他對此事參與頗多,好似他很熱衷於阻斷她議親之事一般。
向來不愛解釋的崔璟此時覺得自己有必要解釋一下:“是常大將軍今日與我道近日有冰人頻繁登門,常娘子無意議親,將軍不堪其擾——”
常歲寧已在椅中坐下,了然一笑,道:“多謝崔大都督,此法雖樸素,卻也甚好。”
樸素?
崔璟看向她。
這算是誇讚嗎?
常闊那廂熱情地與他說道:“……若無急事,今日便留下用罷午食再走。”
“多謝將軍,但晚輩尚有事要辦。”崔璟看了眼滴漏,便擱下茶盞起了身:“是時候過去了。”
這就要走了?
見他有事在身並不清閒,常歲寧那個到了嘴邊的客套邀請便也自然而然地咽了回去。
常闊便使人送了崔璟出府。
出了常府大門,元祥回頭看了一眼那“符紙”,忽然後知後覺地問:“……大都督,您此次過來,就是為了寫這幾個字啊?”
這幾個字誰都能寫,怎就值得大都督親自跑這一趟呢?
元祥覺得有點怪,但又說不上究竟哪裡怪。
崔璟聞言止步,回頭看去,也忽然覺得自己此舉有些莫名。
認真回想片刻,隻覺已無法深究當時的想法,倒好似有種被什麼東西附身之感……?
他這廂於心底兀自驚惑間,忽聽下屬如茅塞頓開般道:“大都督,屬下算是看明白了!”
崔璟立時看向下屬。
“也難怪您從前不喜與人交友呢,實則是因大都督您骨子裡至情至性,一旦將誰視作了好友,與之有關之事無論大小,便都要這般親力親為。”元祥歎息道:“常娘子能交到您這樣的朋友,真是羨煞旁人。”
崔璟:“……”
大約可能就是如此吧?
到底他從前也無交友的經驗。
“走吧。”崔璟躍上了馬背。
元祥很快上馬跟隨。
看著自家大都督英武挺拔的背影與那一向睿智的腦袋,元祥不禁搖頭在心底感慨,缺愛如都督,實在是很容易在這些從未觸及過的親近關係中迷失頭腦啊。
常歲寧與常歲安在家中用罷午食,便出了門去。
今日是國子監旬休之日,崔琅提議辦一場社宴,地點選在了城中有名的風雅之處——聆音館。
此館如其名,以樂音著稱,有城中最好的樂師坐鎮館中。
京師各社皆有社宴活動,常歲寧本不喜張羅這些,但崔琅願意出錢出力,她作為一社之主隻需出個麵,便能平白撿了這籠絡人心的好處,自也沒有不樂意的道理。
無二社如今共有社友十八人,個個皆是崔琅嚴苛把關選進來的。
凡入國子監者,若非有家世背景,便是自身才學過人,這樣一群少年圍在一處玩樂,時日久了,便不會隻是簡單的玩樂。
常歲寧昨日才去過田莊,她深知那些糧食在被收獲之前,需要經過鬆土,播種,澆灌等諸多準備與等待。
一顆種子自萌芽,直到它被收獲之前,沒有一日的時光是虛度的。
聆音館內所設為江南之風,館內除了供人聽曲兒的大堂與二樓雅間之外,於後院還設有雅院四座,以供喜好風雅的文人聚會。
崔琅今日便包下了其中一座“竹院”。
常歲寧下了馬車,甫一走進館內,便聽得有琵琶聲入耳。
堂中有聽客搖頭吟唱,她與常歲安在夥計的指引下穿過前堂,進了後院,青竹簾落下,琵琶聲漸遠。
“咿,常娘子?!”
常歲寧正要去往“竹院”,忽聽得有一道聲音自一旁響起。
她轉頭看向來人,含笑抬手:“譚舉人。”
那藍衫青年大感意外:“常娘子還記得在下?”
常歲寧笑道:“閣下是與太白情投意合之人,想記不得都是難事。”
譚離不由失笑:“常娘子果真好記性……”
旋即好奇地道:“聽聞常娘子在國子監內結下一擊鞠社,名為無二社?”
“是,今日正是為社宴而來,譚舉人如不嫌棄,可入竹院共飲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