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26(1 / 2)

旺夫命 南島櫻桃 9380 字 9個月前

衛二郎原地愣了一會兒,他本來要去地裡一趟, 眼下也顧不上了。腦子裡回蕩著長衫男子那番話, 說你就不想想人家大官老爺會費那麼大力氣送點破爛回鄉?他能為一摞不值錢的舊書去托人?要從京城帶東西回來你以為容易?……

聽彆人說他覺得有道理, 他先前不是沒想到嗎?

想著原先給他們最大的好處也不過是一家分了五畝田,都沒給田契。他可不小氣?誰能想到那個就很值錢呢?看那個跑腿的一口價就給了五十兩, 都覺得是冤大頭送上門來,放走了對不起自己, 他們敢不把握機會?

八十兩啊, 王屠戶收的生豬一頭才四五兩銀子, 這錢拿去買豬能買將近二十頭!

又想到方才那人說的,二榜進士四品京官的注解喊三百兩也有人要, 衛二郎心都痛麻了,說在滴血也不為過。他這會兒啥都想不起來,隻知道一件事,那摞書賣虧了。

李氏因為得了筆大錢,這幾天心情極好, 她本來在灶上燉湯。頭年秋天不是又把出喜脈, 現在三胎已經出生,這胎破了衛家傳統生出個閨女, 因著衛家閨女少, 加上如今條件好吃喝不愁這閨女她養得也挺不錯。

剛才喂過奶, 李氏把人哄睡了, 跟著就要摸進灶屋去看她煨在鍋裡的湯, 出來卻發現剛才說要下地去的男人還在外頭直挺挺站著。

“他爹你咋還沒出門?”

聽到這話, 衛二郎才回過神,他轉頭朝李氏看過來,問:“巧兒吃飽了?”

“她能吃多少?早吃飽,這會兒人都睡著了……你咋的?臉色看著不好。”

衛二郎扯了扯嘴角,想擠出個笑臉,結果比哭還難看:“剛才有人來跟我打聽老三送回來那摞舊書。”

“書咋了?”

“他說想要。”

“也想沾光啊?”

看婆娘還不明白,衛二郎心一橫,說破了:“人告訴我老三的心得注解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說我們八十兩買虧了,還說那個拿出去二三百兩也有人要的。”

李氏剛才還一身輕鬆,這會兒臉全垮了:“他爹你說啥?”

“賣虧了,那書賣虧了,賣虧了啊。”

“我就說八十兩他怎麼眼也不眨就出了,那黑心鬼,明著欺我們鄉下人不識貨!他爹你找他去,把銀子還他把書拿回來。”

“人走了幾天,他姓甚名誰咱也不清楚,上哪兒找啊?”

李氏平常還是要臉麵的,都不像吳婆子那樣大嗓門吼人,有些打算也放在心裡,不像大房陳氏那麼咋呼。不過這都是平常,得知他們虧了二百多兩,李氏哪還顧得上那些?她往地上一坐,就哭起來。

大房的春生蹲外頭玩螞蚱呢,聽到哭聲他撐著膝蓋站起來,回身望了一眼。跟著就小跑回了家:“娘我跟你說,二嬸她在外頭哭。”

李氏本來就跟個受氣包似的,她哭不稀奇,剛發了財這節骨眼哭就奇了怪。陳氏抱著小兒子走出去看熱鬨,一看,還真是。她伸長脖子喊了一聲,問弟妹哭啥呢?到底有什麼想不開?

不問還好,哪怕後麵也會知道至少還能晚點。

這一問差點把自己逼瘋了。

聽說他們讓人忽悠著賤賣了寶貝,兩家一起虧了得有二百多兩,陳氏差點沒抱穩懷裡的小兒子。回過神來也是催,催男人家找人去,找不到就上衙門告!衛二郎抱著頭蹲在一旁,過會兒才說,你情我願的買賣,現在那摞書已經是他的,鬨上衙門也要不回來了。

“怎麼要不回來,那是四品大官送給咱們的,衙門還能站他那邊?”陳氏說著還找了急,她回頭找到一臉茫然的春生,讓他把他爹找回來,“你不去算了,讓大郎去,平常聽你說這說那要緊時候就不頂事了,二百多兩,他坑了咱們二百多兩不要回來?”

穿長衫那個說二三百兩也有人要,那是隨口說的。

實際上這玩意兒沒法估價,看得上的天價也會買,衛家兄弟是虧了,虧了多少真不好說。

這動靜瞞不了人,彆說他們自個兒就會咒罵買書那人,哪怕他們藏著掖著,被氣走那個穿長衫的也會幫忙宣揚。那人回到鎮上之後和許多同窗好友說了,說那事兒竟然不是謠傳,四年前的二榜進士如今的右通政大人衛成的心得注解千裡迢迢從京城送回來,才幾天,就已經讓他兩個哥哥賤賣了。他哥挺得意的,親口說那一摞舊書賣了足足八十兩。

“足足”二字震驚了諸位同窗。

半晌才有人痛心疾首說:“鄉下人不識貨!不識貨啊!”

“這和識不識貨有什麼相乾?料想衛大人送書回來是存著幫扶之心,不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價值而後感恩戴德。好賴是千裡迢迢送回來的,哪怕一片鵝毛也該妥善收好,莫說是書。不識貨就能賣?又不是窮困潦倒到不賣就要餓死人,有誰會拿他人贈禮轉手換錢?要我說,這種人賣虧了是活該,他不知道價值還好,給他知道不得存著借此發財的心思自個兒謄錄一遍再轉手賣出個天價來?”

“說來也是,隻不過可惜了……要是沒賣出去花點錢總能借來一觀。多看看,下屆沒準就考上了。”

鄉下農戶不懂,這些讀書人才明白大儒做的經文注解有多珍貴。

雖然說四書五經學堂都教,很多夫子根本講不明白。想就知道,他要是本事很大怎麼會屈尊在學堂?真能耐的都當官去了,考不上去的才會辦私塾。早先衛成能青雲直上不是夫子教得好,是他自個兒通透,會琢磨。像他這種人能有幾個?

對讀書人來說,自悟很難,跟人學就容易。

為什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能一代勝過一代?

人家每代有出息的都留下心得注解,有了傳承,後生晚輩要學起來就容易。而這些經文注解是彆人家傳的,根本不外借。不用親眼看,想也知道那摞書裡存著通政大人多少心血,說是送回來給侄兒,侄兒看也沒看一眼,拿去就發了筆財。

八十兩銀子對普通人來說是筆大錢,即便如此識貨的聽了還是忍不住想吐血。

這見錢眼開的德行,還想培養出第二第三個衛成……

不可能,彆做夢了!

鎮上那些讀書人替他們心疼,真的心疼。村裡消息傳得慢點,晚一天才聽說衛家兄弟給人坑了,聽說那摞書能賣幾百兩的。村裡人就跟聽天書似的,他們這還將信將疑,前山村薑家就來了人。薑大娃拖著薑蜜她爹又帶了兩個兒子一起來,過來就問書賣了?是不是真的?

早先說過,衛成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兄弟,一封給丈人。

給丈人那封信裡有些話是薑蜜同他說,讓他寫上的。之前薑蜜她大伯娘不是說過,兒子輩的沒指望了,她有心想培養一下孫子輩那幾個,看有沒有出息的。薑蜜記得她大伯娘那話,就讓衛成告訴他們,說這次送了些男人用過的舊書回來,說是舊書,那書上有些他寫下的心得注解,讓娘家要是有心也去謄抄一份。

薑家那頭讀書最久的是薑狗子,薑狗子字都認不全,基本沒指望了,至於說薑大娃家那幾個孫子其實還小,還在開蒙階段,他們本來沒著急立刻去借,這會兒去借回來也沒法子抄。

本來還在為薑蜜升四品誥命而激動,準備辦個席樂嗬樂嗬,正在張羅,就聽說了隔壁村的笑話。

彆人說的是笑話,他們一聽急上了。

這麼說吧,一開始呢,薑家也沒意識到那東西非常貴重,畢竟他家也沒有像樣的讀書人。架不住說笑話的人會解釋,解釋一遍不就明白了嗎?

明白之後這一家子哪還坐得住?幾個男丁趕緊就去了後山村,想問明白。

信上都說讓他們去借來抄一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