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底,康熙率領大軍親征噶爾丹,太子胤礽暫管朝政,而大阿哥等人則隨軍出征。
按理說,清軍遠程跋涉,來到漠北打戰,旅途勞累,疲憊過度,精神不濟,而準噶爾部落以逸待勞,隻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應該是有很大的勝算的。
可偏偏前麵兩次大敗,死傷無數,準噶爾部落大多數人早已經被嚇破了膽,一聽說大清皇帝來了,心慌不已,無心應戰。
雪上加霜,自從上次噶爾丹兵敗,原來的根據地伊犁已經被噶爾丹的侄兒策妄阿拉布坦占領,噶爾丹四處遊說,先前願意幫他的沙俄也棄他而去。
更何況,噶爾丹的左右親信聽說清軍來到,非常識時務,都紛紛投降,令噶爾丹的勢力大損,陷入危機。
見狀,噶爾丹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帶領部隊要和康熙決一死戰。
三月底,決戰一觸即發,康熙身為大清皇帝,帶著阿哥們親自上戰場殺敵。
皇帝親征,皇子阿哥英勇征戰,清軍士氣大漲,此消彼長,噶爾丹部隊接連後退,敗勢已顯。
眼看著清軍將自己的部落團團圍住,噶爾丹害怕了,他不想死,心裡那股想要同康熙決一死戰的精氣神在死亡的威脅下變得不值一提。
哪怕真的要死,他也得拉著康熙墊背,這樣才算死得其所,才能成為梟雄,在曆史上留下他的英名。
就在這時,大阿哥胤褆急於立功,率著軍隊朝噶爾丹殺來,原本密不可分的包圍圈出現了一個缺口,讓噶爾丹眼神一亮。
隻見噶爾丹示意手下掩護他,趁著混戰之際朝康熙那處射了一支暗箭,隨後故技重施,帶著幾十名騎兵再一次撤退。
暗箭襲來,實在是太過突然,正當眾人沒有反應過來時,八阿哥胤禩已經中箭受傷,替皇上擋了這一箭。
康熙大怒,立馬讓人帶著胤禩離開戰場,命太醫儘快診治。
眼看著噶爾丹又要逃跑,康熙目呲欲裂,絕不能再讓噶爾丹逃脫,立即帶著親兵追趕過去。
然而噶爾丹運氣不好,原本以為天無絕人之路,這次能夠成功逃出困境,沒想到後麵康熙率人追來,前麵又碰到清軍。正是安親王瑪爾琿和清兵們在此迎麵碰上了噶爾丹。
瑪爾琿騎馬迎戰噶爾丹,眼冒凶光,刀劍直逼噶爾丹,其餘清兵則對上了噶爾丹的殘餘勢力。
經過幾番激烈交戰,深得嶽樂真傳的瑪爾琿終於將噶爾丹擒住,立馬示意手下綁住噶爾丹,讓其無法逃脫。
這時,康熙率兵趕過來,看到噶爾丹生擒了噶爾丹,大喜,“好,瑪爾琿不愧是虎門將子,頗有嶽樂之風。”
“謝皇上讚賞,臣略儘薄力,還是皇上龍威,震住了噶爾丹這等不忠之人。”瑪爾琿如是說道。
很快,噶爾丹被擒住的消息傳遍了,他的手下們紛紛投降,此番親征以清軍大勝落下帷幕。
終於除掉噶爾丹這個心腹大患,康熙高興之餘,來到了帳篷看見胤禩躺在床上,太醫們正急急忙忙地診治著他。
“如何?八阿哥的傷怎麼樣?”
為首的李太醫微抿著唇,沉聲道,“回皇上,這箭射的極深,都深深射進了肉裡,若不是八阿哥年輕力壯,怕是都受不了拔箭的痛苦。如今微臣已經給八阿哥外服了上好的創傷藥,若是今晚不發熱了,想來便沒什麼大事。”
聞言,康熙略微放下心來,走上前看著閉著雙眼的胤禩,俊逸的容顏,輪廓深邃,臉色因著受傷變得極為蒼白。
時間過得真快啊!
當初那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已經長得這麼大了,都能跟著他上戰場,還救了他一命。
這讓康熙深深記住了胤禩,不是低賤良嬪之子,不是惠妃的養子,而是能為他出生入死的八阿哥胤禩。
翌日,胤禩醒來時,渾身無力,頭暈沉沉的,胸口處火辣辣地疼痛著。
睜開眼睛,意識清醒一點,才想起來,原來他是突然中了暗箭,之後便昏迷不醒。
剛喝完藥,得知胤禩蘇醒的康熙已經過來了,難得溫柔地說道,“好孩子,你身子還未痊愈,快快躺下。”
看見皇阿瑪這般態度,聰慧機敏的胤禩心裡便明白了,皇阿瑪可能是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