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諸葛亮:杜甫,知己啊 何人能稱聖?……(2 / 2)

更何況,這還不是簡簡單單的文字描述,古青青選的是後人花了無數精力拍的影視作品。

杜甫這個人脫離了古籍,真正地活過來,而且活在他們麵前。

白居易仰著頭,努力不眨眼,防止眼淚落下來。

他忍不住在心中為偶像大喊:“彆去啊,杜工部,那不是你想要的皇帝,那不是你想要的大唐啊!”

.....

劉阿鬥向來淚點低,直接哭出來了:“相父,杜甫跟你好像啊。”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劉阿鬥表示招架不住。

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搖著羽扇,深深記下了杜甫的名字:“倘若我們生在同時,應該能把酒言歡。”

......

【唐肅宗深受觸動,安排他做了左拾遺。這個官職雖然小,但是可以給皇帝提建議,拾遺補缺嘛。

但事實證明,古往今來,諫官往往沒有好下場。畢竟普通人都不喜歡聽壞話,更不用說皇帝了。

杜甫天天滿滿負能量,這誰受得了?

杜甫曾經在長安當了十年的落魄考生,在這之中,交了個朋友房琯。

唐肅宗急於平定叛亂,讓他帶四萬兵打仗,結果大敗而歸。

唐肅宗非常生氣,要處置房琯。

杜甫覺得這不是房琯的問題,唐肅宗的問題更大。讓文官打仗,這不是笑話嗎?

明明是大唐,但唐肅宗已經有了大宋的風采。

唐肅宗很生氣,覺得這不是自己的問題,於是把杜甫貶去華州當小官。

杜甫好不容易到了天堂,結果又下了地獄。他不得不前往華州上任。

當時將領郭子儀等人連連受挫,不得不大抓壯丁。

他開始以詩寫史,以沿途的見聞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彆》,這是他的代表作品。

有學者給杜甫寫了挽聯:“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他用筆寫滿了人們的喜怒哀樂。】

天幕直接放了一首其中的《石壕吏》。

.........

清代詩人袁枚望著天幕,越讀越冷,渾身發涼。

這首詩可泣鬼神啊!

他忍不住回到書房,寫了一首詩。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彆,淚比長生殿上多。”

石壕村裡流的淚,可比唐玄宗和楊貴妃哭得多!

.....

武則天瞳孔地震:“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女人剛生了孩子,連完好的裙子都沒有。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家裡人都上戰場了。老婆婆為了媳婦不被抓,主動要去軍營。

貧窮,女性,戰亂……這是絕對的悲劇。武則天同為女性,更能體會其中的窘迫。

杜甫沒有寫這一家人的未來是什麼,老婆婆還會回來嗎?老翁下一次會被抓走嗎?他們一家人能活下來嗎?

武則天心中悲憤,下意識想責怪誰,又找不到人。

官吏也是聽上級的話,上級也是為了平定戰亂,好像沒有什麼錯的人。

啊不對,有錯的人。

武則天眼中閃過寒光:“來人啊,把李隆基給朕叫來。”

如果李隆基不發癲,世間怎麼會多這麼多慘劇?

武則天心想,朕治不了未來的李隆基,還治不了這個小版的嗎?她不能把火憋在心裡,她要抽死他!

“對了,郭子儀怎麼聽著這麼耳熟?”武則天若有所思,很快想了起來。

她之前下詔,創辦武舉,郭子儀脫穎而出,不過目前隻是個芝麻小官。

武則天心想,郭子儀居然能夠青史留名,看來是位英雄,得把他召回來。

....

李世民被太醫掐人中,然後灌藥,剛剛醒過來。

長孫皇後不讓他看天幕,他卻執意要看。

臉色蒼白的李世民擺手:“有什麼不能看的,就是要以史為鑒,不,以未來為鑒。”

他一想到唐玄宗就生氣,一想到唐肅宗就覺得高興,看來大唐還是出了猛-男啊。

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希望毒水繼續蔓延。但是唐肅宗反的是唐玄宗,那無所謂了。

李隆基殺兒子,又搶兒媳婦,簡直五毒俱全,活該去死。

他支持唐肅宗搞玄武門之變!

結果便看到了《石壕吏》。

他瞠目結舌:“有吏夜捉人?連老翁都要抓,最後連老嫗都被帶走了?”

“唐肅宗就是這麼平定安史之亂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

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匆匆忙忙上戰場,哪裡經過什麼訓練,不過是送死去了。

緊接著便聽天幕說道:【郭子儀是著名的大唐軍神,可以說他是挽救大唐的一號功臣,怎麼在《石壕吏》裡麵活得像個反派?

其實不然,這不隻是他一個人的鍋。758年,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率兵二十萬攻打安慶緒,勝利的曙光就在麵前。結果叛軍的援軍來了。

自從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皇室不再相信武將,轉而相信更加柔弱的宦官。

唐肅宗擔心郭子儀功勞太大,所以不讓他當將領,讓宦官魚朝恩獨攬大權。唐肅宗太喜歡玩微操-了。

結果唐軍大敗。

唐肅宗一看要完,連忙重新啟用郭子儀,可是唐軍受損太重了,不負之前的風光,隻能大抓壯丁。

於是便釀成了《石壕吏》的苦果。】

唐太宗李世民:“……”

“讓宦官掌兵權?簡直世所罕見,滑天下之大稽。”

唐太宗李世民恍然大悟:“朕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唐朝晚年宦官勢力會那麼強,原來出在唐玄宗和唐肅宗身上啊。”

.........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唐。

唐玄宗李隆基從沒有聽過這麼刺耳的話,原來宦官專-政的源頭在他身上。

太子李亨笑著說道:“唐肅宗重用宦官真的挺離譜。”

他像是在說唐肅宗,又像是在說李隆基,畢竟重用宦官是從李隆基這裡開始的。

他身邊的高力士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隆基氣得頭皮發麻,臉色漲紅:“皇帝重用宦官,怎麼能叫離譜呢?他們不過是順家順手的家奴罷了,掀不起特彆大的風浪。”

緊接著便是一些難懂的話,“宦官忠誠”“宦官好用”“都怪唐肅宗”。

空氣中溢滿快活的氣息。

.......

【杜甫來到華州當芝麻小官,越發感覺到百姓苦難。

唐肅宗不是他心目中賢明的君主,他隻是一個翻版凱申。

他於是辭官回鄉,帶著家人輾轉來到四川成都,投奔自己的好朋友嚴武,

他的好朋友嚴武在當地當長官。嚴武是他的金大-腿,資助了他很多錢,還讓他當節度使的參謀。

大唐有個特色,很多落榜考生會去節度使那裡當參謀,一方麵混口飯吃,一方麵指望封侯拜相。畢竟從文不成,那就從武。

杜甫用彆人資助的錢建造了草堂。】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麵,這段時期是杜甫中年最安定快樂的時候,暫時躲避了戰亂,家人也勉強能吃飽。

可沒多久,昨夜下起了狂風暴雨,卷起了屋上的茅草。茅草可是好東西,又能燒又能當屋頂,村裡的小孩把茅草都給抱走了。

杜甫跑不過那些小孩,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離開,步履蹣跚地回到家裡。很快,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東西都被淋濕了。

孩子裹著薄薄的被子,凍得直發-抖。

杜甫唉聲歎氣,來到桌邊寫了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這首詩放出來之後,無數人眼睛瞪得老大。

他們終於理解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了。

能當得起這個稱號的人,天下唯有杜甫一人而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