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 / 2)

沈太後聞言倒有幾分動容, 不過細看之下, 卻見她麵上並無什麼旁的神色, 皆是對承聖帝將要說的事情好奇神色, 再多的也就沒有了。

沈太後也不說話, 隻是眸中蘊蓄著讓承聖帝繼續往下說的意思,承聖帝見細瞧也再瞧不出什麼了, 便繼續往下講了。

“沈妃一向身子不好,母後是知情的。從前每旬裡, 沈妃總要往太醫院請個三五次的太醫去她宮中瞧病, 有了老五後,這身子便越發不好了,甚至還有一二年是要臥床養病的。便是在十年前的時候,也即是在母後帶著老五去五台山之前那一年, 沈妃病重,太醫都束手無策了, 是老五學著母後從前的樣子, 往佛前跪了一遭, 這才讓沈妃的身子慢慢好起來, 後來為了還願, 母後便帶著老五去了五台山。”

“這事兒莫說是宮中, 便是朝野上下, 街頭巷尾也都是知情的。人人提起來,都要誇讚老五一聲仁孝。可就在太醫院整理庫房的時候卻發現了蹊蹺事。沈妃那一年多的脈案記錄也不知怎麼的竟被燒過,殘存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記錄, 記著沈妃身子壞下來和漸漸好起來的脈案竟都沒了。這盧院判是個認真的人,這事兒說起來不小,他聽了消息就開始調查,可不論怎麼查,都查不出這些毛岸是何人所損。”

“事情報到朕這裡來,朕命人徹查了。這宮妃的脈案記錄,是斷然不允許私下有人損毀的,是誰做出這樣的事情,朕自然是要查清楚的。這不查不知道,這一查,倒牽扯出一樁陳年舊案來。”

承聖帝盯著沈太後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母後可知道沈妃當年是為何病重的麼?原來她竟是被人在飲食上做了手腳,原本身子也不至於病得那般沉重,便是因著這事,才有了不久於人世的說法,才叫老五信了這話,在佛前發願,以致後來的事情。”

承聖帝說到這裡,忽而冷笑了一下,停頓片刻,才又道,“說來也真是巧了,老五在佛前發願後不久,母後領著老五走後,沈妃的病情便慢慢好轉,這在飲食中做手腳的人倒不是為了將沈妃致死,而是放過了她。就連沈妃那一二年間的脈案都給抹掉了。這些事情,當初給沈妃瞧病的太醫是看出些端倪來了的,隻是不知內裡究竟是什麼緣故,就隻在脈案上提了幾句。事後這個太醫也沒有怎麼樣,照舊那麼過日子,到了年紀卸任回家養老去了。隻是這些脈案也不知是誰做的,都給毀掉了。”

“朕便是想不明白,既然要毀掉,為何不徹底毀個乾淨?又或者將那太醫一並處理掉呢?若果真這樣,就算朕查出脈案有問題,想要尋那太醫補全,也因人死了而無處補全,豈不是能更好的掩蓋真/相嗎?像這般一弄,反而將事情能拚湊出來,查出這事兒是有問題的。”

沈妃在承聖帝這裡並不得寵,可以說沈妃在承聖帝心裡也沒占多大的分量。她從進宮起身子就不好,承聖帝不常去她那裡,沈妃也就隻得端王一個兒子,對於沈妃生病的事情,承聖帝也是讓太醫院的人儘力醫治,他不是刻薄秉性的人,也沒想過要苛待自己的嬪妃。

至多就是不上心罷了。

再加上那兩年,朝中多事,地方上也不太平,承聖帝根本沒有精力去管後宮之事,這背後弄鬼之人十分小心謹慎,莫說承聖帝不能察覺出問題來,便是當時還是貴妃的皇後也是毫不知情的。

畢竟在沈太後離宮前,這宮/內上下,當時還是貴妃的皇後也不是全盤了若指掌的,這宮中多有太後的人。

要真是撇開皇帝的身份細論起來,承聖帝和沈家的關係實則是很親近的了。隻是身在皇家,這關係再親近,若是同利益掛鉤起來,那這親戚關係就要靠邊站了。

大周幾代皇帝,除了開國太/祖皇帝外,後麵的皇帝都是起了心要將四王八公手上的勢力削弱的。先帝是如此,承聖帝也是如此。

可四王八公的人,又怎麼甘心就此被削弱呢?沈家作為四王八公中的一份子,自然也是不甘心的。

承聖帝與沈太後是親母子,沈太後這些年也是在後宮頤養天年,從未乾涉過朝政與承聖帝的決策,可過去的這些年裡,沈家明裡暗裡卻做過不少的事情,沈家的立場皆是站在四王八公這邊的。

沈太後雖然口口聲聲說著承聖帝是一朝天子,萬事皆由承聖帝一人裁決,誰都不能忤逆天子的話,可就如同先前沈嶠被彈劾時那樣,沈太後會借著同承聖帝說家常的時候,為著沈家在承聖帝跟前說些好話,便是不能改變承聖帝的心意,也能為沈家在承聖帝心裡博得一點好印象。

更望著承聖帝能念一點親眷情分。

承聖帝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就知道,沈太後雖然是大周的皇後,又會是大周的太後,更是大周天子的親生/母親,她原該是蕭家的人,可是在她的心底裡,卻始終念著沈家。

在沈太後的心中,蕭家同沈家比起來,終究還是沈家更為重要些。

沈妃的事情報到承聖帝這裡,承聖帝令人徹查。可事情查出來,知道了沈妃的飲食被人動了手腳才致使病勢沉重,但是這個給沈妃飲食動手腳的人卻因為年深日久而查不出來。就算是承聖帝身邊的德平費儘了心思去找到一點點的線索,但順著線索再查下去,也是一無所獲。

承聖帝在這時候將這件事單拎出來對沈太後說起,意在試探。

沈妃在宮中不是得寵的嬪妃,端王在承聖帝的皇子中也不是出眾的皇子,他們母子在承聖帝這裡不得寵,唯獨是沈太後和背後有個沈家支撐,在大皇子未作亂前,也就是十年前的那個時候,四王八公支持的皇子首選也是皇後所出的大皇子,不會是沈妃母子。

可偏偏就有人對沈妃下手了,這人還未將沈妃弄死,隻是叫她病了一場,等沈太後和端王走後,又讓沈妃的病漸漸好起來。

單看這件事還很難分析出什麼結果來,可將這整件事情前後連起來一瞧,問題也就跟著凸顯出來了。這對沈妃飲食做手腳的人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沈妃病重,而後才有端王至佛前祈願一說,佛祖顯靈圓了端王的發願,端王得以跟隨太後去五台山侍奉佛祖。

可以說,原本在皇子之中不甚顯眼的端王經此一事,倒是另辟蹊徑在朝野上下都博了個好名聲。沈妃母子是因禍得福了。

這動手腳的人不為謀害沈妃母子,卻用這等手段讓端王出頭冒尖,那就不是對沈妃母子有敵意的人了,這事兒從頭至尾都是在幫沈妃母子於宮中立足。

這樣的事情,除了沈太後之外,又有幾個人會費儘心機的為沈妃母子這般籌劃呢?

隻是這件事情查不到任何與太後與沈妃母子有關的直接證據,便縱有此猜想,也無從證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