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很多恐怖片愛好者也受到了牽連,在某綠豆莢網站上,恐怖片的打分往往都比較低,就算是一些製作精良,故事也有頭有尾的恐怖片,評分也往往不會超過七分,甚至有一部分連六分都難超過。
這種局麵的產生,當然不合理。
可做對比的就是一些青春愛情片,說實在的,很多這種類型的片子都是糖水片,沒滋沒味的,更沒有營養可言。
與恐怖片不同的,大約就是這種類型的電影往往男女主演都比較養眼,會使用那些粉絲眾多的小生小花。
這樣一來,哥哥姐姐們拍電影了!
這樣一件大事很快就會在粉絲圈裡一傳十,十傳百形成一個效應,大家蜂擁而至去到平台打分。
普通觀眾呢,往往也對俊男美女拍攝的電影更加有好感,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觀眾對於那些血淋淋,又或者是裝神弄鬼卻又沒有真的鬼的恐怖片有一種天生的抵觸心理。
臟兮兮,黑漆漆的,有什麼好看的?
一點都不唯美,一點都不真誠。
所以,看這樣的架勢,幾乎是每一種電影類型的愛好者,都可以站到內娛恐怖片的頭上踩幾腳。
並且就是被踩了,還不會有人衝出來打抱不平,因為這完全是正義之舉,具備完全的正當性。
不必有任何的負擔。
於是,迷宮一出,幾乎就是院線恐怖片愛好者的福音!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小齊做這樣的修改也不完全是為了和吳迪慪氣,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潛在觀眾。
這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小齊是新人,他急於獲得觀眾的認可,這樣的想法,非常的強烈。
他並不想做一個孤芳自賞的導演,他想要獲得人們的認同,那麼,隻有觀看他的電影的人越多,獲得認可的可能性才越大。
這種認可的範圍也才越廣,那麼,把電影的情節編寫的更加花哨點,一點問題都沒有。
是啊!
吳迪也是這樣想的。
既然他都已經把既定的結局更改了,憑什麼他吳迪就不可以添加一些更加花哨的情節呢?
你乾的,我就乾不得?
都是導演,誰還怕誰?
於是,吳迪就開始搞事了。
很快,預定好了的劇情就拍攝完畢,演員們的表演都十分專業,男主角吳迪就更不要說了,絕對到位。
這一次,他可不隻是使用了演技大禮包加持,甚至還很是用心的研究了一下劇本,體會了人物的心理,並且對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了調整。
這一段算得上是他在迷宮劇組最重要的收獲,這些演技上的經驗可完全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沒有依靠任何人,更不要說是係統了。
吳迪長相帥氣,這一點,他當然是知道的,為了給他打造出來適合迷宮這部電影麵容,化妝師可是下了好一番功夫的。
但是,僅僅在化妝上下功夫還遠遠不夠,想要讓吳迪能夠契合整部電影的氛圍,提高角色的適配度,當然還要在彆的地方多多努力。
吳迪就摸索出了一條經驗,那就是形態,所謂的身體語言,比方說,吳迪個人的身高還是很好的,肩膀也足夠寬厚,完全是個挺拔的身姿。
可是,在迷宮這部電影當中,如此出眾的外貌,反而成了他的累贅,給他造成了負擔。
迷宮需要的是一個頹廢的,迷茫的年輕男性的形象,最關鍵的是,原本他是出自小縣城的,在精神麵貌上,大小也要差一點。
這並不是說小縣城出身的青年就如何如何,到處都是儀表堂堂的人,城市裡也不都是光鮮亮麗的年輕人。
最關鍵的還在於我們這是一部色調陰沉,基調凝重的懸疑片,這種類型的影片本來就和西裝筆挺,衣著光鮮這樣美好的名氣相悖,根本就不搭調。
既然接拍了這種類型的電影,那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也要做出一定的犧牲。
於是,為了配合角色,吳迪改變了自己走路的方式,甚至連一些習慣的小動作都改掉了。
就是為了更加貼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這一招十分奏效,剛開拍的一段時間,小齊對吳迪的表演也不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
很多時候,作為一個天生的帥哥,天生麗質的他,實在是無法擺脫那種與生俱來的氣質。
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是風流帥氣。
老實說,他的很多行為並不符合迷宮這部電影的要求,而且,他的很多小動作都是天生的,根本就改不掉的。
其實,吳迪一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有意在控製了,但是在拍攝初期,這種努力並不算奏效。
這也都是有原因的。
在拍攝夫子、換皮兩部電影的時候,他也算是接觸了業內頂尖的團隊了,他們對吳迪的表演也有很多的指導,尤其是張楓,因為吳迪的角色吃重,更是手把手的交了很多表演技巧。
這主要也是因為吳迪是從群演中挑選出來的,以往並沒有很多飾演正經角色的經驗。
雖然選擇了吳迪飾演男主角,同時對他充滿了信心,但是有信心是一回事,真的到了電影的拍攝的環節,作為換皮這部電影的導演,最關鍵的還是要對電影負責任。
該教的,還是要教的,雖然吳迪的演技已經得到了張楓的認可,但是,她還是不能全然放心。
於是,在她的言傳身教之下,吳迪那些裝帥的小動作,非但沒有得到控製,反而發揚光大,處處都能看到。
這也是根據吳迪當時的角色性質來的,誰讓人家當時飾演的本來就是個大帥哥呢?
完全的本色出演,都沒有任何難度的。隻要把他平日裡的那些做派都拿出來就足夠迷死萬千少女的了。
於是,由於角色的需要,吳迪的各種小動作,非但沒有被一一的更改掉,反而越加的深刻了。
至於夫子,吳迪飾演的角色雖然號稱是主演,但其實戲份也不是很多,通常來講都是跟在夫子的身後做小跟班。
並沒有多少的存在感。
這也是夫子這部電影的缺點所在,作為一部參演人員眾多的電影,電影並沒有把群像很好的刻畫。
主角就沒有特彆的突出出來,並不是說,主角的戲份夠多,就一定可以突出出來,這其中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
作為主角,夫子的性格並沒有在電影當中很好的烘托出來,這其實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也正是拍攝夫子這樣年代久遠的人物傳記片的南渡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