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提點(2 / 2)

古代穿越日常 鳳棲桐 5013 字 10個月前

嚴承悅歎了口氣:“畫之一道,我也不過是個工匠,離登堂入室還早著呢。”

說到這裡,嚴承悅就著旁邊的銀盆洗了洗手,一邊拿乾毛巾擦拭手掌,一邊笑道:“當初君家倒台,孔家瞧著崔氏被彆人買去,就以為崔家已經和崔氏母女畫清界線了,就是以後崔家也叫人去瞧了君惜蘭一次,可孔家卻認為崔家並不會太管君惜蘭的事情,就可著勁的作踐她,這次又正好尋了由頭將她休離,說起來,孔家大約是瞧上哪個家世好的閨秀了,隻是,孔家應該也沒想到崔禮還認君惜蘭這個外甥女,怕這會兒孔家正頭疼呢。”

“管他呢。”李鸞兒拿起一顆桔子剝開,給了嚴承悅一半,自己掰了一片放在口中:“總歸這兩家都不是什麼好人家,以後他們鬨騰起來,咱們就當熱鬨瞧瞧。”

“倒也是。”

嚴承悅點了點頭,掰一片桔子放到李鸞兒口中:“先前和你說過的去莊子上的事情怕是不能成行了。”

“怎麼?”李鸞兒坐起身來:“出了什麼事嗎?”

嚴承悅笑著抱起她移進自己懷裡:“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工部的匠人將火槍都做得了,這段時間火槍營的將士也都使熟練了,官家一時興起,從火槍營裡挑選了些人要去西郊的演武場試試,想瞧瞧用火槍裝備後如何厲害。”

“這樣啊。”李鸞兒明白了:“那你也得跟著去。好在試驗過後聽聽官家有什麼不滿,便於以後改進是嗎?”

“官家點明了要我陪同一起去,這一去怕是十天半月回不來了。”嚴承悅將頭擱在李鸞兒肩頭:“入冬以後北邊下了好幾場大雪,草原上的牛羊被凍的不輕,韃子這個冬天過的分外艱難,已經好幾次叩邊,這次。韃子又派使者前來進貢。官家的意思便是早早的將火槍改進好,好在韃子使臣來的時候震懾一下,這次趕的急了些。官家瞧過之後看看哪裡不滿,我便要早點畫出圖來,好叫工部的匠人早些改進。”

“韃子叩邊?”李鸞兒有些驚奇:“怎麼沒聽說過?不是說近幾年邊關無事麼,我還當四海升平呢。”

嚴承悅聽的笑了起來。笑容裡帶了幾分苦意:“哪裡那樣平靜,不過是哄著百姓聽的。北邊韃子素來就不安穩,雲貴等地那些土著又幾次三番的造反,海邊又有倭人禍害,處處都叫人頭疼著呢。”

李鸞兒聽嚴承悅解釋了一番。想了一會兒:“要是我,就將什麼韃子、土著和倭人一鍋端了,連他們的朝庭國土都圈進來。看他們還能如何蹦躂。”

“好娘子。”說的嚴承悅都笑了起來:“您這心也太大了些,打仗可沒那麼容易的。韃子那方草原遼闊,他們吼邊之後往草原深處一躲,你哪裡尋去,南邊的土著多在深山,要剿滅他們更是難上加難,便是倭人,總歸和咱們還隔著海呢,他們殺了咱們的百姓,拿了咱們的金銀駕著船往海裡一跑,咱們也沒法子。”

“這有什麼。”李鸞兒倒不覺得為難,笑著打個嗬欠:“韃子的壯年男子騎馬打仗,跑的也快咱們尋不著,可他們的女人和老人孩子行動不便,咱們可是能找著的,那咱們就在男人打仗的時候派一支隊伍過去,將他們的女人和孩子全部殺了,就剩下老人,過不了幾年,韃子不就斷了根,那時候,他們自身都不保,哪裡還敢叩邊。”

“土著麼,不就是因為覺得生活苦了,又和漢人不平等這才反的麼,官家對他們好一點,多幫扶著,叫他們生活的好點,慢慢將他們漢化,自然就沒什麼反心了。”李鸞兒摟著嚴承悅的脖子貼近了在他耳邊笑道:“至於倭人,他們能駕船,咱們就不能麼,既然他們敢來咱們這裡禍害,咱們憑什麼就不能去他們國家禍害,直接派人打過去,燒了他們的王宮,抓了他們的國主,瞧瞧他們還能折騰什麼。”

李鸞兒這主意倒是真好,隻是有些太過暴力了,嚴承悅可以想見要是朝中那些文官聽到一定會大罵李鸞兒缺德,說這種做法有傷天和,還會說什麼要以德服人的話。

不過,那些武將怕都高興壞了吧,武將麼,最怕的就是沒仗打,要是聽到李鸞兒這話,一定會大力支持,起碼,嚴承悅可以肯定,自家老爺子便會支持,好幾年朝中都沒什麼仗打,嚴承悅的二叔嚴衛國也歇了好幾年了,要真是朝庭能夠出兵剿滅韃子,嚴衛國可就有了用武之地,老爺子可就盼著這一天呢。

說不得官家也會支持。

這麼些日子接觸下來,嚴承悅摸清楚了官家的性子,現在官家年紀小,還沒能掌握住朝綱,行事便有些軟乎,不過,官家性情剛強,哪一日能掌控住整個朝庭,一定會對外用兵,到得那個時候,官家最先做的便是給韃子一次痛擊。

“說起來,你這主意倒也不錯。”嚴承悅笑了笑:“如此,不知道多少人有軍功可立,本朝和前朝不一樣,本朝並不壓製武將,相反,還能以軍功封爵,不管是世家還是平民,可都等著朝庭哪日再出兵,便可立些軍功,不能封爵也想著授官呢。”

就嚴承悅這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李鸞兒,她聽了靈光一閃,又沉思一會兒子,倒真真是有了主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