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數量有限,分活計輕重給不同報酬,隔七日換一批人,凡是報名的人,輪流進來。
管家每日驗收當天的成果,不會因為來的是災民就不在乎乾活質量,做得不好的,故意偷懶耍滑的,直接剔除出去,這一家人再不招用。
救濟災民是好事,但也要保護自身,既然招了這麼多人,園子裡的青壯力就不用參與乾活了,寄娘讓他們負責安保,全程監工管理這批災民,避免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園子裡的侍女都被她收攏到後院,白天哪個院子施工,那裡就全麵封閉,隔開彼此的接觸。
因為她善心做好事,高薪招工給百姓活路,又從一開始就安排得十分周密,從招工開始到除夕夜停工,這一樁工程沒發生任何衝突,外頭因為流民增多導致治安變差,不少富人家遭遇盜竊,但這個園子,始終沒有任何意外。
這期間門,京城王府偶爾會送來一些吃穿用度,都是曄王犒勞寄娘送來的,寄娘一般隻留下一份算作領情,剩下的,當天便送給工人們。
曄王送給寄娘的東西,那必然都是適合女眷的,所以送到工人手中時,和平時賞下來的吃穿差異極大,更精致數量也更少。
這麼有過兩三次,工人們便從家丁口中得知,這園子如今都是曄王府的寄夫人管著事,從雪災救濟到這次的招工,都是這位夫人娘娘安排的。
明明園子的管理極其嚴格,這些工人連一個侍女都沒見到,但是寄夫人的美貌和善心卻傳遍了京郊各村。
除夕夜前一天,曄王催了第三次,寄娘終於啟程回王府了。
丫頭們還挺舍不得,不想走了。
“雖然吃穿用度比不上王府,但是這裡住著莫名舒服。”幾個丫頭看著遠去的青山感慨。
寄娘笑看著她們,心裡卻忖度著,王府裡的王妃是不是該出來了。
機會她已經給王妃了,若是連這都抓不住,那這麼多年的王妃真是白當了。
一個月沒回來,清灩院有些清冷,下人們忙著燒炭暖屋子,寄娘裹著厚毯子抱著手爐取暖。
“暖玉夏玉,帶著我們從京郊帶來的東西去各處走動走動,給大家送點心意。”
暖玉和夏玉停下手裡的活,蹲身應是。
不等她們出去,柔姬來了。
“喲,都在收拾呢。”
寄娘微微意外,給她倒水:“你怎麼來了?”
柔姬嗔她一眼:“怎麼,走了一個多月,都不稀罕見我了?”
寄娘笑,隻是眼神認真:“你這麼早來見我,一貫的與世無爭就要沒了。既然早不摻和這攤子事,那就一直彆摻和,清淨日子難得。”
柔姬握著茶杯放到嘴邊又重新放下:“你以為,清淨日子過得就有多少趣味?活死人罷了。以前呢,她們鬨,我不稀罕,可如今,我知道你想鬨,還和她們不一樣。”
她深深看著寄娘。
寄娘問:“你當真要插一手?”
柔姬抿了一口茶:“你們這些聰明人我比不上,能幫的,幫一把倒是可以。”她看向出門去的暖玉夏玉,“比如最近府中諸事,不用她們去打聽,我可與你細細說一說。”
寄娘笑,既然柔姬自己不在乎,她自然也不會阻止送上來的幫手:“洗耳恭聽。”
“最近正院的風又起來了,除夕夜的年夜飯,滿府上下都看著王妃會不會出來呢。”
寄娘:“側院沒有動靜?王妃出來了,側院不覺得危險?”
“這就是奇怪的地方,側院穩得很,好像半點沒看見王爺近日有空就往正院鑽。”
鑽這個字,柔姬用得真是妙,寄娘噗嗤笑了,沒想到這位麵目模糊、性格模糊的柔姬,也是個嘴利促狹的。
寄娘也不妨告訴她:“年夜飯,王妃會出來的,一家人,怎麼能少了女主人?”
柔姬詫異地看著她,心說你怎麼就確定?又想說,王妃也不是好東西,你就不生氣她又複起?
但是寄娘沒有再多說什麼,反而和她聊起郊外的景色。
柔姬便有眼色地不多問了。
曄王的確很糾結,到底要不要解開王妃的禁足。
身邊的幕僚提醒他,過年各處走動都需要女主人,尤其還有進宮請安這一樁大事。
但是王妃親手殺害他的兒子,這麼輕易原諒他又覺得不甘心。
寄娘看著滿臉糾結的人,心底撇嘴,說得好聽,不甘心不也照樣在正院留宿好幾天?蓋一條被窩的時候你就沒想起過你的二兒子?
說穿了,如今的形勢,幾個庶子比不上一個嫡子重要,曄王最在意的隻有自己的權勢地位而已。
“皇上喜歡看合家歡,過年進宮請安,彆的皇子都是攜正妃拜年,全家團圓一團歡喜,若是王爺獨身一人,或者和王妃麵上不和,皇上看了恐怕不愉。”
她順著他的心意勸說:“不管如何,先把過年這些事度過了再說,過了年,王爺想要如何處置王妃的錯事,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