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合一(2 / 2)

說著,他又喝了一口湯,胃裡暖暖的,彆提有多舒服了。

沈康沒想到小老板手藝會這麼好,上次的麻婆豆腐已經讓他體會到什麼叫人間美食,這次的小餛飩又驚豔了他的早餐時光。

1.5的價格,值了!

一想到天冷的時候,在這兒喝完小餛飩,整個人該有多舒服。

半碗餛飩下肚,鼻子尖已經冒出了小汗珠,可他一點都不覺得難受,反而有種暢快淋漓的爽!

“主編,你說住在這附近的人該有多幸福啊!”

王福生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家附近要是有這麼好的小餛飩,他肯定天天都來吃。

“你彆光顧的吃,想想一會兒采訪的事!”

沈康搖了搖頭,現在什麼事都沒有享受一碗小餛飩更重要!

什麼局長,不也是跟他一樣,沉迷吃小餛飩嗎?

天大地大,餛飩最大!

隻是嘴上還是要應付下,“在想了在想了!”

又一波客人相繼離開,吃完餛飩的林桂芝也加入了幫忙收拾的陣營裡。

孫紅梅過意不去,讓她坐那兒。

可林桂芝執意要幫忙,兩個人收拾起來總比一個人快。

兩三次後,門外排隊的人少了很多。

沈康瞅著那位局長吃飯也太慢了,他們都吃完有5分鐘了,那局長還沒吃完,難道是他們吃的太快,牛嚼牡丹?

實在不好意思在占位置,外麵還有排隊的,沈康決定現在就去采訪。

王福生叮囑道:“一定要表明自己的來意,讓他看到你的誠心,如果他不想被打擾,你也彆太堅持,免得讓人家不舒服。”

周六日的,誰都不想好好的休息日被打擾。

沈康連忙點頭,隻是他剛走一半,眼瞧著一個紮著丸子頭的女生從廚房裡走出來,熟練的邁向他的目標人物。

這難道就是人人口中的小老板?

“小老板,這湯底是用什麼熬的,太鮮了,我回家也想試試!”

阮軟莞爾一笑,撿重點的說:“一整隻土雞,再加三根棒子骨,放到大鋁鍋裡一直煮,水第一次就放滿,後麵就不要在加水了,如果非要加,就加剛燒好的開水,千萬不要加冷水!”

“那小老板,你這鍋湯熬了多久?”

“從昨天下午5點開始熬的!”阮軟絲毫不吝嗇,幾乎有問必答,如果大家願意嘗試,她隻會覺得更開心。

阮軟走到季遠旁邊,看著他一碗小餛飩喝的連湯底都不剩,眉眼浮起笑意,“夠不夠?要不要在來點?”

季遠搖了搖頭,把手邊一個牛皮紙袋遞給她。

“什麼東西?”阮軟打開上麵的線圈,往裡一看,裡麵放著兩本最新的化學課外教材,還有一本英語周刊。

她挑了挑眉,看著季遠。

“去出差,路過時覺得你會需要。”

原來又去出差了,難怪她上新麻婆豆腐時沒見著他人。

“謝謝了,不過,你錯過了我的麻婆豆腐,有人還專門為我的麻婆豆腐改了詩句,‘此菜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享’厲不厲害!”

季遠聞言,一雙靜默的眼眸裡閃過笑意,“那一定很好吃。”

“不過,這碗小餛飩,也配得上!”

阮軟神氣的哼了聲,實至名歸!

“軟軟,再加8碗餛飩!”

阮軟趕緊應了聲,回頭朝季遠晃了晃手裡的牛皮紙袋,“我要去忙了,再次謝謝你的資料,下次來我請你吃飯!”

給錢,太俗氣了。

不給,顯得她太失禮。

阮軟不是愛占小便宜的人,但偶爾有些小手段,她還是喜歡使使,畢竟唐僧肉,各路妖怪都想吃。

季遠看著阮軟進了廚房,透過一旁打開的窗戶,他能看到她在裡麵忙碌的身影,而那些白色的煙霧,更為她增加了幾分味道。

人間煙火,大概形容的就是這種畫麵吧。

“您好,打擾你一下,我是連城日報的記者,我叫沈康,那個我能不能占用您一點時間,采訪一下您,是關於這個阮家小館的,我們剛好要做一期阮家小館的報道,我覺得您身為工商局局長,又是阮家小館的長期食客,一定很有發言權,不知道您能不能答應我?”

季遠審視著麵前的人,包括他拿出來的記者證。

上麵的確有連城日報的公章。

“不能拍照。”

沈康連忙點頭,他隻求采訪,拍照什麼的想都沒想過。

季遠點了下頭,“那我們出去還是在這裡?”

沈康連忙說道:“我跟孫姐打過招呼了,他說可以在店裡、”

季遠嗯了聲,“那開始吧!”

“好,請問你覺得阮家小館總體給你的感覺如何?”

季遠環顧了眼四周,又看到廚房裡的阮軟,他眸光一動,“很溫暖,還有就是,哪裡都好,場地有些太小。”

對對對,連局長都感覺到了,這場地太小了,要是場地再大點,他們也不用在門外等那麼久!

沈康連忙記在小本本上。

“那你覺得阮家小館開業至今,哪一盤菜最得你心。”

“每一盤!”

沈康眼神示意季遠在多說點,比如每盤都是什麼味道啊,都多麼好吃啊,隻是季遠隻是淡淡的對他笑著。

沈康不死心,繼續問道:“那請問你覺得小老板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季遠又看了眼阮軟,正好阮軟忙裡偷閒,往窗外看,倆人的視線又對上了。

季遠移開了視線,說道:“很有朝氣,有很多想法,很認真,最重要的是,她做的食物,讓人吃了很有幸福感!”

多說點,再多說點!

沈康有些激動的奮筆疾書,生怕錯過他的任何一個形容詞。

……

周日沈康加了個班,特意跟王主編一起編輯了報紙版麵,終於在周一淩晨5點,印有阮家小館的報紙,隨著各大郵電局的報紙配送服務,送到了連城市的大街小巷。

“爸!你看這不是軟軟跟紅梅嗎?”一大早孫紅城拿到報紙,稍微一瀏覽,立馬跑回了家裡。

孫老爺子正在熬白粥,一聽到兒子的聲音,全家的人都停下了手頭的事,圍了過來。

連城日報生活版麵,將近一半的位置都在說阮家小館。

上麵刊登的有阮家小館的招牌,小黑板,除了一碗鮮肉小餛飩外,還有一張阮軟跟孫紅梅的照片,照片裡倆人站在阮家小館的招牌旁,帶著一臉笑容,眼神堅定的看著鏡頭。

明明很恬靜的兩張麵孔,卻讓那個大家感受到一股力量。

孫老爺子顫顫巍巍的戴上老花鏡,最後乾脆把報紙遞給孫紹元,“念念,都講了什麼!”

“深秋街頭顯奇景,眾人排隊為哪般?

連城市五三路……不僅如此,在這麼多的排隊者當中,有一位特殊身份的人,連城市工商管理局局長,季遠,據悉,他是阮家小館的資深食客,從小館前身還是早點攤時,就已經時常在這裡用飯,在他的口中,阮家小館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溫暖的地方,不過他也有些遺憾,認為小館場地太小,跟本記者一樣,覺得排隊需要太久時間……

另外,阮家小館的老板,也受到了季遠的大力誇讚,據說,阮家小館的個體餐飲申請書,已被掛在工商局大廳內,成為各行各業申請營業執照的模板,談到阮家小館的老板時,季遠說道,她是一個很有想法,很認真,敢想敢做的人,正是我們新時代人都需要學習的精神……

無論是口水涼麵、紅油辣子、豆角燜麵、鮮肉小籠包,亦或是讓人想起就口舌生津的麻婆豆腐跟鮮到極致的小餛飩,阮家小館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誠心,小老板說過,食物能治愈一切。

讓我們一起期待阮家小館為大家呈上更多令人拍案叫絕的美食!”

孫紹元念著念著聲音都有些哽咽,他念道工商局局長那裡,非常慶幸自己上次為這位提供了極致周到的服務。

孫老爺子伸手接過了報紙,看著上麵的照片,一連說了幾個好字。

“紅城,你下班回來時去玻璃廠買個鏡框,咱們把這報紙裝裱起來!”

孫紅城特彆高興的應了,上班路上聽到工友們討論今早的報紙,不少人都談到了阮家小館。

他腰板挺的倍兒直,“你們怎麼也在聊這個啊,我耳朵都聽出繭了,這是我妹妹家的小飯館。”

此話一出,他身邊瞬間圍滿了人,有人拿報紙跟他比對。

“都說外甥像舅,她們還真是你妹妹跟外甥女啊!”

孫紅城清了清嗓子,“那當然,如假包換!”

“紅城哥,咱們都是自己人,我們去能不能抱你的名字,不排隊啊,這麼多人呢!”

“是呀,紅城哥,你外甥女做飯真有這麼好吃嗎?回頭我要去嘗嘗!”

孫紅城摸了摸鼻子,“報我名字也沒用,插隊肯定不行,不過我提醒你們一句,要去趕緊去,趁早去,跟你們一樣看到報紙慕名而去的人,隻會多不會少!”

所有的人都一陣哀嚎,隻有孫紅城掏了掏耳朵,哼著小曲去工位上班。

怎麼辦,誰讓這是他的外甥女。

外甥像舅,軟軟一定是隨了他的優點。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9-01 00:52:07~2021-09-01 21:29: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EYO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