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為經常跑來跑去,很費鞋子,蘭豔乾脆給她穿一雙塑料底涼鞋,涼鞋帶已經斷過好幾次,縫補的痕跡很明顯。可她還是非常愛惜的脫下來,提在手裡,“姐姐咱們把鞋子藏在那兒,不然會丟噠。”
幺妹果然脫下白球鞋,順便把湯圓的小皮鞋也脫了,藏在不遠處眼睛能看見的野草叢裡。腳丫子踩在沙子上,她一開始還不習慣,生怕有蟲子棍子甚至“炸.彈”。
記得牛屎溝壩塘枯水期的時候也有沙子,可村裡男娃太壞了,他們會在沙坑裡拉屎,再扒拉沙子埋上,她自從中過幾次招後就怕了。
可她用靈力感受過,這裡的沙子特彆乾淨,頂多有幾個細碎的小貝殼,她不怕!
海邊的太陽好像比大河口還大,可有海風吹著,倒是不怎麼熱,相反,清新而濕潤的海風吹來,她整個人都說不出的舒服,恨不得就地躺在沙灘上,美美的睡一覺,打兩個滾。
她隻是這麼想象,小湯圓卻已經這麼做了。小丫頭“啪”一聲,一屁股坐沙灘上,抓了兩把沙子捏著,可惜捏不住,陸陸續續從指縫漏走,索性四仰八叉躺下去,不動了。
幺妹一看她圓鼓鼓的小肚子就知道,好家夥,又開始吃飽喝足想睡覺了!
“姐姐你去玩兒吧,我守著妹妹。”妞妞十分善解人意的說,幺妹沒能抵擋住海水的誘惑,在淺灘上踩了會兒水,看著沙灘上留下的腳印迅速被潮水衝刷淨,她腦海裡不由得浮現數月前的夢。
她不止想跟胡峻哥哥在海邊散步,還想再加上菲菲,甚至,如果二選一的話,她絕對是毫不猶豫選菲菲的。
胡峻已經是大人啦,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就要結婚,擁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孩子,就再不會這麼寵溺她們了。
想想,還真是惆悵啊。
金黃色的沙灘柔軟又溫暖,透明的海水碧波蕩漾,沙灘上人不多,幾乎都是附近的孩子,有洗衣服的,洗澡的,小的還光著屁股,臉蛋曬得黑黑的,跟大河口也沒多大差彆。這時候,全中國的農民都隻是剛脫離大集體生活,吃穿住行總體來說沒多大差距。
她跟著孩子們,撿到七八個空的小貝殼,還撿到一堆海螺,回去可以用線串起來做風鈴,掛在窗邊肯定特有意思。當然,海裡的魚也不少,她徒手就捉到一條巴掌大的,玩了一會兒又放回去了。
倒是螃蟹和蝦爬子不少,她隨便逮幾隻,用野草拴了小小三串,“妞妞,咱們回去吧。”
她把串串遞給妞妞,自己將睡成小豬的湯圓抱起來,沿著原路返回,幾個大人已經商量結束,爸爸正歪在沙發上打瞌睡。
幺妹輕手輕腳把湯圓放到床上,和橄欖睡一起,妞妞已經從自家攤位上提來一隻小桶,裝半桶水,三串小螃蟹和龍蝦放進去,瞬間活蹦亂跳“嘩啦嘩啦”遊開來。
顧學章很快醒來,“回來了?”
“回來啦爸爸,我媽呢?”
“跟春苗出去買菜了。”顧學章伸個懶腰,瞬間覺著困意輕了很多,“你們去哪兒玩?”
幺妹立馬叭叭叭說起沙灘的事兒,蹲在地上看桶裡的小螃蟹,順便衝爸爸招手,“爸爸你看,我捉的,三串,剛好妞妞和弟弟妹妹一人一串,玩夠了還能放回海裡。”
妞妞的眼睛亮起來,“謝謝姐姐,我,我不用,給弟弟妹妹玩吧,我天天都能捉到呢。”可小孩子,誰會不喜歡小禮物呢?
她真沒想到,綠真姐姐居然給她也準備了一份。
“沒事兒,我還要感謝你給我當向導呢。”幺妹摸了摸她不怎麼光滑的發頂,補了又補的混搭涼鞋明顯太小了,她三分之一的腳趾都露在鞋板兒外。
“這樣吧,我們去市場看看,我送你個禮物。”
妞妞很拘謹的搖搖頭,紅著臉說:“媽媽說我不能要綠真姐姐的禮物,黃爺爺對我們已經非常好啦。”
“那行,你不要的話,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單純的妞妞立馬開心的答應下來,大手牽小手從前門進了批發市場。下午四點多,很多趕集的地方都開始陸續散場了,可市場內依然人頭攢動,幾乎每個檔口都有顧客,商戶們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為了今天的開業,幺妹沒少出主意。她讓外公去廣州火車站承包一個大大的廣告位:蛇口批發市場,應有儘有;便宜一分錢,量大從優。
廣州火車站可以算是全國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之一,出站口到處是三四層高的小樓,光禿禿的牆壁誰也不會注意。可突然某一天,上頭多了塊巨大的紅色木牌,黃色的大字分外引人注目,外地來的旅客都會多看兩眼。
在火車站打廣告,這是前無古人的點子,黃外公當即就在電話裡拍腿,大呼“妙哉”,外國的雷達表能在上海牆上打廣告,他們的批發市場也能!
而且,廣告費還挺便宜,一個月才七十塊,他直接買了一年!甚至還舉一反三,去班車站和飛機場出口都打上,反正幾十萬都花了,也不在意這千八百的,隻要有效果!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凡從裡頭出來的人,誰會看不見這幾個大字呢?哪怕是不識字的,也會問旁邊的人,一問一答,這名氣不就傳出去了?
本來,春苗還提議把電話號碼也寫上去的,可幺妹拒絕了。
為啥?
有了電話號碼,商客就會打電話去問,增加接電話的工作量不說,還少了許多實地探訪的機會。她堅信,廣告牌的作用不是讓人知道和了解批發市場,而是讓人好奇,讓人疑惑,並帶著這種好奇和疑惑親臨現場。
你說吧,就這樣的思路,除了她,誰能想得出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專門搞市場營銷的人才嘞!
可她崔綠真,還真就是從書上看來的,《資本論》她看過三遍的呀!薩繆爾森《經濟學》她看過兩遍的呀!就是國內的,《史記》列傳不算,她連《陶朱公生意經》都看過,那麼多政治經濟學的書不是白看的呀!
這不,廣告牌才掛上的第二天,就有客商專程到現場去考察了,隻是交通十分不方便,過程十分周折。在火車站問了半天沒人知道所謂的“蛇口批發市場”,隻好先轉班車到蛇口,又再打聽著找到碼頭上去。
雖然最終隻得到一個“五月一開張”的答複,可光看著那規模,他們心裡就有底了。
能把市場辦這麼高級,這麼整齊的,裡頭規矩肯定多,規矩多了,商品質量就有保證,所以,當時就有人留心了。
而在廣告語掛足半個月之後,從前天開始,黃外公又從省客運公司包了一輛班車,專門停在火車站,車頭玻璃上掛著“蛇口批發市場專線”的牌子,凡是來市場的商客免費坐車。
本來,大家都還不知道蛇口批發市場是個啥呢,這有免費車坐,傻子也會去看看!
這不,一輛車不夠,黃外公今兒又緊急請求從省客運公司調用了另外兩輛,每兩個小時發一班,每一班都是擠得滿滿的,彆說空座位,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本來,市場內的商戶心裡已經認定,開業第一天不會有幾個顧客,甚至還有人打賭,如果有超過二十個人走進市場,他就跟管市場的老頭兒(黃外公)姓……媽的,誰能想到他居然從火車站班車站和飛機場拉人呢!
車子直接給人拉到市場門口,黑鴉鴉的人頭湧進市場那一刻,商戶們都不知道這些人來乾啥的,甚至都沒人起身招呼他們,鬼知道是不是又被忽悠來租檔口的。
然而,等這群南腔北調的“傻瓜”開始問價格,確定這個市場的所有東西都比外頭便宜一分錢時,居然有人開始毫不猶豫數錢了!
這下,商戶們傻眼了!
這……這就買了?還一買就是一百件?三百件?哪怕隻買一二十件的,也會算著價格,努力湊個整數。
商戶們炸了,這……這咋回事呢?
趕緊問顧客,“你們從哪兒來?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們咋知道這兒有個批發市場?”
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剛下火車的倒爺,天南海北的口音,夾雜著一股“暴發戶”的味道,甚至還有不少是散客,人家就隻想來廣州辦事,結果看見廣告牌和免費車,鬼迷心竅就來了。
大家這才知道,市場為了給大家夥引流,為了給大家夥找顧客,原來還花了這麼多心思!單說這廣告位和免費車,沒個幾千塊,能做下來?
看來,這市場背後的老板,采集雄厚啊!
跟著這樣的老板乾,誰還擔心他會卷著租金跑路啊?人家前期投入這麼多,傻子才跑呢!
沒房子,老板給蓋,沒水電,老板給接,不知道發.票工商稅務怎麼跑,老板給包了,沒顧客,老板幫你引流!
你就說吧,這樣的批發市場,它能做不起來?
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大家隻用招呼好顧客,多多賣貨,這樣的生意不好做?大家高興得嘴都咧到耳後根咯!
於是,幺妹和妞妞進去,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麵,南來北往的顧客拖著大箱子大口袋,這家買完進那家,商戶們齜牙咧嘴見人就叫“老板裡麵看,全都是工廠批發價”……而最關鍵的,服裝也確實多,男裝女裝童裝,衣服褲子裙子鞋子襪子,白的黑的藍的紅的粉的應有儘有,就跟春花一樣,開得到處都是。
兩個小姑娘看得眼花繚亂,彩色的東西誰不愛呢?這些可都是從香港流行過來的款式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人還沒見過呢,更彆提穿了!
她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賣鞋的檔口,老板娘非常熱情的招呼道:“小妹妹是批發還是零買?給自己買還是家裡人?要皮鞋還是運動鞋?”
一連串問題砸得她們暈頭轉向,牆上擺著幾個架子,架子上地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鞋子,基本就黑白軍綠三種顏色,幺妹一眼看中一雙塑料涼鞋,是白色帶點粉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的顏色。
“阿姨這個涼鞋怎麼賣的?我隻要兩雙。”
“小姑娘喜歡涼鞋嗎?這個不好看。”
幺妹一愣,天底下還有說自己東西不好看的生意人?
女人自豪的挺了挺胸膛,聲音拔高兩個度,“好看的賣完了,趕廠裡拿貨去了,你們等一會兒啊。”
幺妹好奇的問:“全賣光了?賣了多少雙呀?”
女人打量她片刻,排除了同類產品競爭對手的嫌疑後,這才伸出一個手把掌。
“五十雙?”
“五百。”女人緊張的咽了口唾沫,誰能想得到啊!他們一開始以為也不會有什麼人,每種款式的鞋隻準備了十雙,誰知道來了這麼多倒爺,不是按“雙”買,而是以“百”為單位,嚇死個人嘞!
幺妹再次確認,“光這款涼鞋嗎?”
“小妹妹你彆不信,剩下這個是不好看的,紫色和綠色的可招人喜歡呢,早早就賣空了,其他的解放鞋也賣了不少……害,瞧我,跟你說這些乾嘛。”
“阿姨這個鞋多錢一雙?”
“零售兩塊,你要批發的話我一塊七也行。”
幺妹嘿嘿一樂,“阿姨生意興隆呀!”你賣得多,我們家就賺得多,到時候一對發.票就知道賣出去多少。
一雙算一塊七,五百雙就是八百五十塊,管理費就是二十五塊!這還隻是一款鞋,一天的銷量,如果能持續一個月,以後每天按開業日的70%計算,那就是五六百!
呀呀呀,這麼多錢都是要交給他們家的管理費呀!
幺妹笑樂得眼睛亮晶晶的,想要繃住笑容沒成功,嘴角翹得老高啦!
老板娘覺著奇怪,又不好多問,沒一會兒,又有彆的客人上門,她忙著招呼彆人去了。
幺妹牽著小妞妞,生怕她走失,兩個人把奶涼鞋的地方都逛遍了,才知道這家確實有“致勝法寶”,單看地上那一排排紫色的塑料涼鞋,誰會不喜歡呢?
幺妹給自己和媽媽春苗姐姐各挑了一雙,又給妞妞和蘭豔阿姨挑了兩雙。雖然妞妞的腳被曬得黑漆漆的,可穿上還是好看!因為就這麼出門,壓根沒人會看你腳咋樣,所有人的眼睛都被鞋子吸引了!
見她們喜歡,老板娘打開話匣子,道:“小姑娘放心,這鞋子隻我們家有,彆的地方買不著,不用擔心走路上被彆人比下去……再說,你這麼漂亮,誰能比你還漂亮呢?”
店裡有正在挑鞋的,都默默的看向幺妹,實在是漂亮!
幺妹對陌生人的讚美其實已經免疫了,她禮貌的笑了笑,“阿姨你哪兒拿的貨呀?”
“噓……這可是秘密,香港那邊今年就流行穿這樣的鞋,我有親戚在那邊。”
幺妹“哦”一聲,原來是香港時尚界新寵啊。提著幾雙新涼鞋到家,媽媽也買菜回來了,“呀,哪兒買的鞋子,可真漂亮。”
看吧,以後她們就能近水樓台先得月,成為第一批趕時髦的女性啦!
下午七點,黃外公拿著大喇叭,滿市場轉悠著喊收工,讓下班,各個檔口把燈關掉,用各家自己買的鎖把木門一鎖,第一天的營業就到此為止了。
大家都好奇壞了,這一天下來商戶賣了多少貨,市場能掙多少錢,可惜已經說好的,發.票是下月初交稅的時候才統一計算,所以具體營業額要到月底最後一天才能知道。
不過,幺妹通過鞋店老板娘的透露,也問過班車司機,前門負責接待的工人,以及後門負責送貨的,兩相一對比,就能知道大概有多少人買,多少人空手而歸,她甚至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得益於宣傳效果到位,今天的營業額保守估計也有八.九千,運氣好的話能上萬。
更讓幺妹激動的是,這裡小漁村很多,賣海鮮的也多,一條四五斤重的大魚居然隻賣幾角錢,滿滿一簍拇指粗的大蝦居然也才一塊錢,媽媽做了一桌海鮮宴,怕湯圓橄欖饞哭,還給熬了一鍋鮮香可口的魚肉粥,放幾個蝦仁……哎喲,那鮮的,小湯圓都恨不得把鍋底舔乾淨呀!
幺妹一粒米飯沒吃,吃魚蝦吃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