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未來早報》準時發行。經過機器加班加點的工作,總算印刷出平時的兩倍數量。
來拿貨的賣報員還疑惑,《未來早報》是嫌錢多沒地方燒嗎?報刊具有時效性, 要是今天賣不出這麼點份, 以後都彆想賣出去了。
印刷廠知道內幕消息, 對賣報員說了今天的爆點。
賣報員一聽, 驚呼:“藍星居然來這裡投稿了?”
現在已經不是藍星剛進入宇宙文壇的時間點,眾多藍星小說家已名聲遠揚, 極少出現什麼不長眼的生物非要諷刺一番藍星的文學水平。
“藍星”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塊活招牌。一些來自其他星係的小說家, 甚至沾沾自喜自己能快速跟風藍星文學。
故賣報員一聽就對今天的銷量有了信心, 又要多了幾份報紙。印刷廠的員工手腳麻利地裝貨。
賣報員每天早上都要想賣報吆喝詞,前半句它都想好了, 叫做“未來主義邀藍星, 紀念日前風雲起”。後半句它還要看看今日頭條才能想好。它掃了一眼封麵,上麵最顯眼的標題:
《文學通病是寫實》, 作者滄海, 來自藍星。
“要一份報紙。”
一個上班的方塊精拿過報紙, 立馬被版頭的文章吸引住。
半島批評文學紀念日正準備開幕, 兩家勢同水火的報刊早已準備好打擂台。所以開幕前這幾天的頭條文章都十分重要,既要“造勢”, 也要“定調”。民間的生物從這時起就準備下注到底誰家能獲得最終勝利。
“《未來早報》這麼厚,看來這一次它們也能獲得不俗的成績。”方塊精先感受了一下報刊的厚度,“但頭條居然是外星人寫的, 滄海?藍星作家!那我真要好好讀一讀。”
《文學通病是寫實》,標題惹眼,幾乎把爭議擺在桌麵上。但裡麵的論述卻是穩打穩紮, 一口氣讀完無比暢快。
“閒來無事,突然想做一篇這樣的文章。一來是整理近年研究文學的心得,二來是聽到一些風言風語。曆史文章不寫實,乃是大忌。巧就巧在,我寫曆史相關的小說,其細節幾乎是瞎編的。
“我真的掀開過秦始皇墓?當然沒有,倒是和秦兵馬俑合過影。我真的見識過那些民俗傳說?當然沒有,全靠我腦袋一拍開始編書。讀者看得開心了,我也就寫得開心。若真要較真起來,夏商周是奴隸製,生產力極其微弱,哪可能比得上現代星際?若真有外星生物穿越了,第一時間應該是帶來傳染病而不是因為害怕而偽裝。
“這樣估計還算不上某些人嘴裡的寫實。依我見,真正的寫實應該完全尊崇科學。應該先製造一台時間機器,穿越到那些故事節點,但不可破壞曆史發展,最好躲人家床底偷聽,然後提筆寫下——今日,某某某,多管閒事。”
滄海還提出了一個論據。
在藍星的曆史裡,曾有一場論戰,論“科幻”到底應該注重“科學”,還是注重“幻想”。最終,“科學”方贏得了話語權。從此科幻寫作被批為“不符合求真精神”、“不尊崇生物發展規律”,整個文壇發展跌入低穀,隻能貼著兒童文學的名號苟延殘喘。
“倘若事事複古,事事求真,隻會壓迫讀者想象力的空間,更會熄滅作者的創造熱情。每個時代,都應該有每個時代的文學。過去的,就放過人家罷。”
“哈哈哈哈哈——”
支持未來主義的讀者捧腹大笑。
“這個滄海真有意思!用的語句可真妙,要求寫文章事事考據複古,不就是多管閒事嗎?還真能穿越時間看過去?”
“他這個例子還是舉得不太恰當。如果問,科幻應該姓理還是姓文,那估計許多讀者會迷糊。可把範圍放大來說,寫小說是姓理姓文,那肯定大多數讀者都會認同小說就是文學創作嘛。”
“管其他批評家說什麼,小說家寫文,首先應該哄自己開心!”
半島內不少讀者同時兼職小說家,立刻做出諸多點評。大多數小說家都認同未來主義,更加覺得滄海深得己心,連忙要多了一份報紙。
“藍星不愧是藍星,總是站在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一方。今天的早報,可太有收藏價值了。我要再買一份!”
“滄海寫過什麼小說?我想仔細了解他,最好當麵與他交流。”
不多時,早報已經賣光了。《未來早報》的編輯們歡呼慶賀,認為今天的“造勢”極其成功。一些虛偽的編輯,還為死對頭掉了一滴鱷魚的眼淚。
《未來早報》同樣有線上版本,專供外星讀者瀏覽。
外星讀者聞訊而來,想知道藍星小說家怎麼點評半島上這對冤家。
《文學通病是寫實》,很快一傳十,十傳百。
藍星論壇內,讀者們聚眾討論,許多條回複都表示不解。
方圈半島在宇宙依舊有一定知名度,大家都清楚未來主義和複古主義大致是講什麼。
“真意外啊……我記得滄海的曆史學得挺好的,他居然是支持未來主義那一方?未來主義提倡,不寫過去已有的東西,要創造出全新的文字。和滄海的作品不是完全相悖嗎?”
“不意外,他和荀命一見如故,荀命是什麼類型的作家你們還不知道?雖然滄海創作的文字擁有很強的曆史烙印,但是滄海底子還是叛逆的那一類。聽說盜墓在藍星是違法行為,而滄海一寫就寫好幾本。這還不夠說明?”
“不要把荀命當計量單位啊!”
“真的要看小說家的理論文章才能更好了解小說家……我以為滄海對人友善沒啥煩惱,實際人家病入膏肓。我以為他是陽光小天使,實際上他學的是曆史,站的是反曆史的台。”
滄海這篇文章,對許多讀者來說都有些顛覆過往印象。要是蓋上名字,它們還以為是荀命寫的。
“你們對滄海的濾鏡太大了,生物的靈魂本就是矛盾的……”
“不矛盾,這些形象都是滄海的集合。滄海之前寫的散文集裡,有一大章節是描述荀命來探病時他們的相處,在此摘錄一段。”
【入院後,荀命常來看我,第一天就給我表演了一刀削完整個蘋果皮的絕技。當他屏息完成他的傑作後,我們忽然對上眼,笑得前仰後合。空氣裡那層病懨懨的麵紗立刻被扯下來,再也沒有什麼病人,而是我們。】
【自從荀命知道我主修古代曆史,他就老用他半吊子水平逗我。我誇荀命才高八鬥,他反問天下文學就值這麼點啊;我說在路上見義勇為了,荀命說這麼著急當荊軻聶政呢;我說昨天看見了某某某,提了一籃我愛吃的水果,荀命說早知他來了,我就不來了,我們輪流來,才能顯得你病房多點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