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殺人事件》到這裡便戛然而止。
星網上的評價實時更新。讀者們的看法兩級分化, 但都是十分簡短的評價,有的讀者說“震撼”,有的讀者說“沒看懂”。
一位叫做翁翁的外星讀者瀏覽了一圈論壇上的評價, 發現還沒有讀者給出分析性長評, 整個生物突然興奮起來。它是藍星曆史重度愛好者, 在《編輯部殺人事件》連載期間已經能看出一些彩蛋。讀完整篇小說後,它腦裡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現在沒有生物寫長評, 豈不是意味著,它的長評會是全網第一?
一想到彆的生物看不懂小說後都來看自己的長評, 然後對自己的分析頂禮膜拜, 翁翁就像個氣球一樣膨脹起來。
這個長評, 一定要由它來寫, 而且要最快完成!
翁翁連忙在光腦上新開一個界麵。
“編輯部為何是曆史學家?二重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殺人者究竟是誰——《編輯部殺人事件》長文深度分析”
翁翁手速奇快地開帖碼字。
“如果想讀懂這篇小說, 首先必須讀懂編輯部裡出現的文中文,才能理解最後的反轉。永夜不愧是肮臟的偵探, 為了誤導讀者, 他全篇沒有提曆史二字, 而是給曆史文學換頭。
“故事中, 主角遇到的第一位友人,滄海, 在書中介紹是寫‘言情小說’,編輯穹天, 也是言情方向的編輯。當時我還以為是永夜的調侃, 影射這兩人纏纏綿綿如感情小說的現狀。畢竟眾所周知,這兩人都主修藍星華國曆史學。但誰能想到,這兩人還真的在講曆史?
“滄海講述的第一篇文中文,永夜用了許多次重複, 來強調它的‘言情’屬性。但仔細看文中文的具體描述,根本沒有談戀愛的任何細節描寫!
“但那時,讀者又被滄海和穹天的心理問題所吸引著,以為重點是找到小灰和這兩人的關係,大多是一目十行地掃過文中文。
“這又是星際詐騙犯的肮臟手段。你說他藏起來了,他明明一字不漏地展示給你看,但你要說他光明磊落,他的花招又讓你氣得說不出話。
“那麼問題來了,滄海的《兩小無猜》、穹天的《五代同堂》企劃,究竟講了什麼?”
這長篇分析的第一段與標題一同發出,點擊量飛漲。
但回複數量不多。
因為在藍星論壇混的讀者,大多對藍星文學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
它們在此刻深感不妙,似乎預感到未來的發狂。
那一刻,無數的讀者想起了,被“鐘先生之死”、“阿土是條驢”、“狂野霸王龍是永夜”等情節支配的恐懼。
……
“滄海的《兩小無猜》講述的是兩個人爭奪一個大院的所有權。大院實際上是座危樓,這兩人為什麼這麼執著?如果把這個大院替換成某個王朝,一切邏輯都通順了。
“王朝風雲飄搖,國運黯淡,已到了大廈將傾的時候。不少勢力分裂出來,想稱王稱霸。其中兩個勢力,就是兩位主角。
“主角A先拿下大院,後續主角A失敗,主角B成功掌握大院,不就是勢力A先占了上風,後來被勢力B打敗了。
“那麼這個王朝究竟是哪個王朝?大家看回穹天的企劃名,‘五代同堂’、‘飄搖文宋’、‘草原之元’……查閱《吹又生》,正好和藍星曆史順口溜的唐宋元明清吻合……‘五代同堂’裡出現過的亂/倫野蠻事件,也是五代十國的曆史事件吻合。
“而穹天與滄海的爭執同樣暗示了這點。
“滄海寫得不開心,不是因為企劃內容陰暗,而是因為他不想按照曆史來寫。穹天卻要求他按照曆史寫。兩人正如現實中的兩位小說家一樣不歡而散。”
“因此,編輯部眾人的真實身份,很可能就是曆史學者。他們的著作,不過是曆史文學的換頭而已。”
看完這段分析的讀者都驚掉下巴。
“什麼?”
“言情小說,其實是曆史小說換頭?”
“我剛才十分懷疑地點開《編輯部殺人事件》,想找到反駁樓主的證據,結果第二個循環開頭,荀命就介紹過編輯部眾人,說他們都是喜歡曆史文學的……我真的……永夜,你,我……”
“永夜花了一大段描寫無關緊要的文中文,其實是在給我們看曆史的初代版本?”
“樓主這樣說我就看懂了,浮靈的企劃也是曆史文學。她一開始寫‘人類占據了森精靈的領地’,後來卻寫,‘人類偽善地為森精靈建立城市,實則繼續剝削它們’,不就和浮靈曾經介紹過的拉美文學曆史很像嗎?”
“啊啊啊啊,我剛剛狂看飛鳥和明幸的作品,終於找出來了明幸說的神話的出處——一對兄妹結為夫妻,妻子墜入黃泉,丈夫前去追隨,卻因為看見妻子醜陋的麵貌而連連後退——這其實是神話人物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
“編輯部的人,都是曆史學家?”
讀者們重新看回那些文中文,頓感頭皮發麻。
穹天是華國曆史被換頭成言情文學……
浮靈是美洲殖民史換成西幻森精靈……
明幸是日本神話……
榮格是歐洲宮廷……
《編輯部殺人事件》,似乎在講述一個非常可怕、又非常現實的真相。
藍星論壇的分析發出了下一段。
“下一個問題,二重世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姑且把小說分為兩個世界,一個荀命在最後時刻發現的真實世界,一個是陷入循環的編輯部世界。
“編輯部的世界裡,時間線是循環間斷的。而且隨著循環增加,編輯部的世界會越來越混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一開始,洗手間的裝飾是‘銜尾蛇’,在結尾,洗手間的裝飾就成了‘莫比烏斯環’。它們本質上都是一種無限循環的象征,可它們又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改變。這就是是循環世界裡累積的‘偏移’。
“如果把編輯部世界理解為現實世界的一段程序,那就更好理解了。‘偏移’,就是編輯部世界裡的BUG。隨著程序的運行,BUG越積累越多,
“在編輯部世界,這種‘偏移’無處不在。荀命之前寫的小說,是《直播荒野求生後我爆紅全藍星了》,後來的稿子是《單身即地獄》,再後來的稿件是《危情蝴蝶》。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不像荀命’!
“其他人的稿件也是如此,飛鳥的本身是寫魔法少女,後來卻偏向寫真假千金。明幸之前寫神話,後來卻被迭代成其他模樣。大家一點點更換自己身上的零件,到最後成了麵無全非的人。誰還記得最開始的模樣呢?
“再加上廢稿機製,過去就被永遠地扼殺掉了……”
“小說結局提到‘最後的曆史學者洗腦計劃’,也正是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