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青雲路(5) 求收藏~(2 / 2)

有些打量的目光叫他臉上熱意不斷襲來,隨從不得不出聲提醒裴榮正。

裴榮正掩下眼中的一絲戾氣和殺意,冷聲道:“派人跟著他!”

他說完臉便完全沉了下來,轉身大步往府裡而去。

根本不在意其他幾府人的打量目光。

隨從明白他的意思,這是要盯著二公子的意思,自去安排不提。

林氏陪嫁的房子並不大,隻有兩進院落,好在二房人不多,剛好夠住。

清音帶著林嬤嬤等人住在前院,二進就讓林氏與裴玉娘帶著她們各自身邊伺候的人住。

自搬出來之後,林氏對於清音的所有決定,是一個不字都沒有的。

所以在清音與她說,自己準備讀書科舉入仕時,她的眼淚還是沒忍住撲簌簌往下落。

而後便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當初夫君因為身體不好,唯恐她們母女三人將來會受製於小汪氏等人,不得已便將清兒充作男子養大。

一直以來,亦是將她當作男子來教養,教她讀書識字,是要她明理,能辨是非。

卻從未想過要讓她去考取什麼功名。

她當時也是怕極了小汪氏的磋磨,更怕夫君這一脈會因她而斷了香火,死後連個為他打幡摔盆的人都沒有。

要汪氏一脈所出的子侄為他摔盆,夫君親口說他怕是會死不瞑目……

還有玉娘,玉娘小小年紀起,就跟著她在小汪氏的手底下吃了不少排頭。

隻因玉娘生得好,那小汪氏沒少拿眼剜她們母女。

她怎能不怕?

可恨她娘家這些年被汪家姻親聯合打壓,怕落得姚家那般遠走他鄉的下場,都紛紛疏遠了她們。

想到這裡,林氏不由咬牙。

她對不住清兒,她還這樣小,就要承擔起二房所有的責任……是她對不住這孩子。

她抬起頭打量清音,這孩子病了一場,仿佛迅速成長起來了,與她父親更多了幾分相似。

林氏怔怔看著清音,不由有些恍惚。

清音並不開口催促她,她此時是可以做保證,但那樣眼下不過都是空話,林氏仍是不得安心。

她做下要科舉的這一決定,並非是突然的心血來潮,而是認真想過的。

本朝建國尚不足百年,到當今已是第三代帝王,從大齊太|祖至太宗,再到當今天子,都是有為能君,所以本朝還算吏治清明,但離百姓安居樂業還有很長遠的距離。

之所以這般說,是因為這裡麵有一件事,一件叫三代帝王都無法安寢的事,那就是——世族之患。

有如附骨之疽,令他們寢食難安。

世家與朝廷之間,因著他們所謂的“天子與世家共治天下”而勢同水火,無法相融。

就如太|祖當初打天下時,世家到處押注,累及太|祖硬生生拖了十餘年之久才收複這天下河山。

但也因此,百姓流離失所,於水深火熱之中,艱難求存,受害者甚巨。

而太|祖更是因那些年的征戰心力交瘁,嘔心瀝血,登基不過十年就崩逝了。

又至太宗時期,太宗皇帝是太|祖親自帶著打江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張,一脈相承於太|祖,所以對世家亦是深惡痛絕。

但太宗皇帝早年一直在收拾世家給太|祖帶去的爛攤子,等到收拾好,並接連斬殺了幾大世家,削剪了各方冒尖勢力之後,世家開始還擊了。

至太宗晚年時期,在朝官員還不如前朝末年的一半,各地政務荒廢,幾乎泰半地方被世家所占。

自東漢末年起,魏晉兩朝,世家門閥幾乎壟斷了知識典籍,在沒有科舉製度以前,朝中官員皆出自於世家門下。

世家掌控這些人才,就是掌控了朝局。

各地政令,皇帝說了不算,世家所言比聖旨更有用。

在前朝時,世家權貴子弟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宮,根本不需要龍椅上的皇帝允準,來去自如,如入自家後院。

千百年來,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

隻是朝代更迭不斷,向來都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世家把持了天下朝政,不僅未損聲望,反而隨著他們在各地勢力的增加,日積月累之下,名聲愈加增長。

在地方上,世家就是說一不二的主人,也稱土皇帝,他們擁有龐大的土地田產,同時還有許多私人武裝力量。

雖稱家丁護衛,但誰都知道,那些人放下鋤頭鐮刀,拿起刀劍,就是部曲打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