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很快就收尾了,裡麵塞的也不是棉花,而是雜布條,手感可能沒有那麼好,但樣子可愛,小孩子也不會計較裡麵是不是棉花。
有大人手掌寬,二十厘米高左右。
大人拿在手裡沒什麼感覺,可元蛋就得抱著。
他還給小馬取了個名字,叫元元。
元元非常受筒子樓小朋友的喜愛,嬸子們上門請封映月教自己的人不少,但因為這玩意兒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技巧的,所以好些人都沒學會。
“一看就覺得會,一上手就廢!”
田嬸自認這玩意兒不難,可真的開始上手時,就不行了,“我還是鉤毛線鞋算了。”
“我可頭疼了,燕子一直想要那個小鳥毛線衣,我織出來的就是沒有映月的好看,把我氣著了,還把燕子氣哭了,說不是元蛋那個小鳥。”
張大嫂也哭笑不得。
封映月織出來的小鳥毛線衣是立體的,那小鳥微微凸起,瞧著很靈活。
第二件毛衣,封映月是給自己織的,簡單大方,前側方就是一串紫色的小葡萄,很好看。
而唐文生的就花了一點點心思,瞧著是簡單,可版型好,加上他身板也好,穿到紙廠去,沒多久就引來了封映月的“生意”。
“我是準備送人的,老人,和我差不多的身形,”這位工友隨著唐文生一道回來,還在他們家吃了一頓晚飯,然後說起正事。
“皮膚黑嗎?”
“和我差不多,”工友憨厚一笑,“是我爺爺,我們長得有六分像,他下個月滿七十歲,我媳婦兒在這方麵不怎麼會,我瞧著小唐技術員這身毛線衣挺好,所以厚著臉皮上門請問封同誌能不能織出老人的。”
“花樣有要求嗎?”
“沒有,我家老人就喜歡簡簡單單的。”
封映月點頭,點了點唐文生的手腕處:“這個位置,兩邊織出一個福字可以嗎?”
“可以可以。”工友連連點頭。
於是封映月便開始做自己第一單生意了,這事兒屬於他們家的小秘密,元蛋也知道不能跟外麵的人說。
他可機靈了。
一周後,唐文生把東西交給了那位工友,回來時帶了一個紅封。
“摸著挺厚,還沒拆開看。”
這毛線選的是最好的,五毛錢一團,一共用了四團,成本就是兩塊錢。
剩下的就是人工,封映月滿打滿算花了五天的時候。
這位工友給了八塊八的紅封。
拋開成本兩塊,賺了六塊八。
“那一天就是一塊三毛六啊,這要是一個月,那和你的工資差不多了。”
封映月把錢放好後說道。
知道她喜歡自己賺錢,唐文生隻要她高興,不覺得太累,也跟著高興:“巧了,李主任想送她朋友孩子一套毛線衣,半歲,大概這麼高,這麼大點兒。”
他比劃了一下。
“毛線襪如果能織也加在裡麵,不能就算了。”
封映月雙眼亮亮地追問:“男孩女孩?”
“男孩,”
唐文生細細說了一番李主任說的特征,還舉例道:“她見過二樓黃家那孩子,說和那家的差不多體型。”
封映月頓時有底了。
因為是孩子的,所以她選毛線,還有處理線頭什麼的就要更加仔細小心。
但她也不是天天都在家裡織毛線衣。
畢竟不是急單。
這天天氣好,趙大嫂說筒子樓後麵的林子裡有板栗樹,邀她一道去打板栗。
去的人不少,但是那幾棵板栗樹也大,兩個人才能環抱住。
會爬樹的嫂子或者是休假的大哥們就上樹打,孩子們先在一旁站著,等打好了,再和大人們一塊兒去撿。
封映月帶著元蛋撿了半竹籃,回到筒子樓後,就在壩子裡,或是蹲,或是坐在小木凳上,用石頭或者是家裡的木槌把果實給弄出來。
半竹籃剝出來後,有一大瓷碗。
封映月剝開兩顆,一顆給元蛋,一顆自己吃。
“好吃。”
元蛋吃完後點頭。
“生的不能吃太多,待會兒我煮了。”封映月道。
“好。”
結果軍子和幾個孩子一人端了一小半碗過來。
“娘說知道多了您不會要,所以給的少。”
帶頭的軍子直接從他們家放碗的地方拿了個大瓷碗,然後把自己碗裡的板栗倒進去,剩下幾個孩子也照做。
於是封映月又得了一大瓷碗的板栗。
這下可多了。
想到唐文生說之前買土雞的地方,封映月帶著元蛋出門,本想去那邊的,結果瞧見送人回筒子樓的紅大嫂。
於是她上前低聲問了一番,紅大嫂笑道:“我家有,走,上來。”
封映月抱著元蛋坐上去,來到了紅大嫂家,她家養了不少,因為地被占了修路,所以不能種多少莊稼,在家禽這方麵,也就沒有那麼嚴格了。
“自己選。”
紅大嫂豪邁揮手。
“元蛋你也瞧瞧。”封映月抱起元蛋,讓他看雞圈裡的雞。
“那隻。”
元蛋指了一個,紅大嫂的大兒子直接進去,三兩下就給逮住了。
“在這宰還是回筒子樓自己宰?”
紅大嫂問。
“還得麻煩紅大嫂,”封映月笑道,“內臟我就不要了。”
“成。”
紅大嫂點頭,讓兒子燒開水,三兩下就處理乾淨了,要不是封映月婉拒,她還想給剁塊呢。
“嬸子,我們家的菜也有的是。”
她兒子抿了抿唇後,說道。
“那有葵瓜嗎?”
“有的有的,”本想讓孩子彆說這些的紅大嫂聽她這麼說,趕緊提著籃子,用長竹竿兜子弄了六個下來。
還算嫩。
“一分錢就夠了,我們不是公家那邊,不用給那麼多。”
在封映月拿出兩分錢時,紅大嫂趕忙擺手。
其實請人宰殺也要略表心意,但她不要內臟,紅大嫂也不收那個錢,至於葵瓜錢,她就收自己應該收的,不整街上那個價了。
六個葵瓜一分錢,確實比農貿市場便宜,紅大嫂還想把人送回筒子樓,被封映月攔住了。
牛都已經開始吃草了,還是讓它歇歇,二人走回去也要不了多久。
而且元蛋很想在外麵多轉轉呢。
東西也不重,所以封映月陪著他在外麵多轉了一圈,回到筒子樓後,她就燉了板栗雞。
唐文生回來時,雞已經燉好,封映月坐在爐子旁邊看書,元蛋用小木棒在那來回數數。
“板栗雞?”
他打開鍋蓋一看,香味兒一下就散出來了。
隔壁的囡囡咽了咽口水:“好香啊。”
平日裡趙大嫂舍不得錢買雞,所以聽到這話便哄道:“明天娘給你買肉吃。”
趙天倒剝開煮好的板栗塞到嘴裡:“我知道有一家賣洋雞的,明兒買回來燉就是了。”
“不當家不知道油米茶鹽貴!”
趙大嫂正要數落人呢,封映月就端來一大碗板栗雞。
等封映月走後,趙大嫂看著飯桌中間那道加進來的菜感慨著:“得跟她說說,自己吃就行了,咋還往外送呢,這也不是啥素菜。”
“你有本事你就說去,”趙天憋笑,“囡囡,爹給你舀。”
“好!”
囡囡美滋滋地點頭。
板栗雞微甜,孩子自然是喜歡的,見囡囡吃得那麼香,趙大嫂咬了咬牙,對趙天道:“你說說那家在哪,我明兒就去買!一隻買不下,我可以找一個人和我搭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