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查我常風的賬?(五千字章)(2 / 2)

李廣這才開口:“稟皇後娘娘。內閣丘閣老病故。如今內閣缺員,皇上正在甄選新任閣員。”

“有一人能力出眾,忠義雙全,實在是閣員的不二人選。”

“若皇後能夠效仿唐太宗時的長孫皇後,向皇上舉薦賢能,留之史書一定是一樁美談.”

李廣還沒說出劉璋的名字,張皇後已經麵色大變。

張皇後是一個很有分寸感的女人。

她或許護犢子護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事事護著兩個弟弟。

但她恪守著一條底線,那就是:後宮不得乾政!

張皇後鳳顏大怒:“李廣,你糊塗!閣員是輔政重臣。閣員人選,關乎社稷根本。”

“你卻攛掇本宮介入新閣員的選拔?你是在害本宮!”

“難道你要讓本宮做萬貞兒嘛?”

李廣從未沒見過張皇後發這麼大的火!

他連忙跪倒磕頭:“老奴糊塗。老奴該死。”

張皇後道:“你是糊塗!本宮知道你貪財。拿些底下人的孝敬,本宮並不反對。無根之人,總要攢些銀子防老。”

“可今日,你竟攛掇本宮乾政!本宮若成了第二個萬貞兒,你就成了第二個尚銘!”

“尚銘是什麼下場,你應該比本宮清楚!”

李廣萬萬沒想到,他觸碰到了張皇後的底線、逆鱗。

他還是不夠了解張皇後。張皇後這人,屬於典型的輕小節而有大義。

李廣“梆梆梆”磕頭。張皇後見他一頭白發,有些可憐他:“罷了。你剛才的那些話,本宮就當沒聽過。”

“以後彆再犯這等糊塗!”

張皇後離開了前廣庭。

李廣心道:完了,看來皇後這條路走不通。那隻能另覓他途,把劉璋捧上閣員寶座。

翌日,錦衣衛。

錢寧找到了常風:“常爺,咱們的耳目打探到,昨日有人去了李廣公公的外宅.”

常風皺眉:“按照規矩,錦衣衛不得監視宮內少監以上。你怎麼敢往李廣公公的外宅附近放耳目?”

錢寧解釋:“屬下怎麼敢監視李廣公公。”

“是工部尚書劉璋那邊的耳目,發現劉璋換了便服,坐著一頂小轎出府。身後的仆人還抬著幾個大箱子。”

“耳目覺得蹊蹺,就跟了上去。一直跟到了李公公外宅。“

“耳目還看到,李公公跟劉璋進了宅子東麵的桃花林。一些小宦官,往桃花林裡抬了一張祭桌,還有黃紙、肥雞、香燭之類。”

“耳目判斷,李公公應該是跟劉璋結拜了。”

錦衣衛的耳目果然神通廣大,而且心思縝密。竟判斷出了李、劉二人結拜之事。

常風沒有說話,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

劉笑嫣跟他說,劉璋最近變賣夫人首飾,似乎是在湊銀子謀閣員缺兒。

今日錢寧又說,劉璋跟李廣結拜。

兩件事串聯起來,常風得出了一個結論:劉璋勾結內監圖謀升遷。且二人很可能結成了同盟。

然而,此事沒有證據。錦衣衛不像禦史,可以風聞言事。

向皇上稟報百官不法情事,一定要有證據。

常風打定主意,先靜觀其變就是。

禦史常風吩咐錢寧:“盯牢了劉璋。在新閣員人選昭告天下之前,劉璋每日吃過那些飯食,睡過哪個小妾,我都要一清二楚。”

錢寧問:“那李公公那邊要不要”

常風搖頭:“錦衣衛無權監視少監以上宮人,這是規矩。規矩不能破。”

“李公公是皇後娘娘身邊的第一紅人。咱們輕易動不得。除非.他乾下了大逆不道之事。”

錢寧拱手:“成。我義父也是這個意思。”

就在此時,石文義氣鼓鼓的走了進來:“常爺,出事了!”

常風問:“哦?什麼事?”

石文義將一封公文呈上。

原來是李東陽、劉大夏、謝遷三人聯名上折,建議弘治帝下旨,由戶部牽頭查錦衣衛的私庫。弘治帝恩準,派三人明日前來查賬。

查賬的理由很充分:錦衣衛亦屬武官衙門。曆年賬目不清,自該有個交待。

常風哭笑不得:“入閣的關鍵時刻,李東陽弄這幺蛾子作什麼。這三位跟我關係都不錯,都是能臣,就是太愛較真了!”

無論古今中外的情報機構,賬目不清都是通病。

辦秘密差事,豈能沒有秘密資金。資金流向不足為外人道也。

石文義怒道:“這三人吃飽了撐的,竟要來查咱們錦衣衛的賬。”

常風如今是錦衣衛的大掌櫃。這事他自然要管。

他起身:“走,去一趟私庫。”

錦衣衛的私庫,就設在北鎮撫司檔房邊上。明晃晃的,絲毫不避諱。

誰能想到有人會查錦衣衛的賬?

常風來到了私庫。

管庫的司賬百戶綽號大算盤。人如其名,是個算盤精。

常風問大算盤:“私庫存銀多少?”

大算盤答:“共計白銀五萬兩,另有三百兩黃金。”

錦衣衛這些年抄家,都是二十取一收入私庫,不是個小數目。

雖供養耳目、收買敵國人員開支龐大,但依舊存銀不少。

常風又問:“賬目呢?有多少箱?”

大算盤答:“近十年的收支賬目共有十三箱,六百五十冊。”

常風道:“賬目倒是好說。放進密檔房,貼上密檔的標簽就成。李東陽他們這些外臣沒有旨意,是不能查看密檔的。”

“至於銀子.”

錢寧笑道:“常爺,咱們查了這麼多年‘八藏’,這回要藏銀子躲避文官查驗了。”

常風啞然失笑:“嗬,是啊。咱們找銀子是好手,藏銀子亦是好手。”

“銀子彆往衙門外搬了。對麵就是六部,這麼多銀子動靜太大,還不露了底?”

“兩萬兩沉入衛內的十幾個恭房糞坑。兩萬兩在校場挖坑埋了。另外一萬兩沉入幾口水井裡。”

石文義拱手:“得令,我這就讓查檢千戶所的袍澤辦這件事。”

常風又吩咐錢寧:“讓弟兄們把嘴閉嚴了。就說除了月俸,衛裡不發任何額外的補貼銀子。”

錢寧點頭:“常爺放心。我這就去交待弟兄們。”

常風用了一天時間,做完了隱藏私庫的事。靜待李東陽等人上門。

入夜,常風回了府。

恰好老泰山劉秉義來了。

吃晚飯時,常風將查賬的事說給了劉秉義聽。

劉秉義道:“李東陽這人可真是的。入閣的關鍵時候節外生枝。”

“幸虧賢婿你寬容大度,不會跟他計較。”

“若換了心胸狹隘之人管錦衣衛,一雙小鞋丟給李東陽,他的閣員位子也就泡湯了。”

常風卻漸漸咂摸出了味道:“文官視錦衣衛為仇敵。”

“老泰山,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李東陽是故意找錦衣衛的茬兒,借以得到文官們的認可和支持?”

“他又曉得我的為人。不怕我會報複他。”

劉秉義一拍腦瓜:“話不說不明。好一個李東陽啊!怪不得都說他善謀。”

與此同時,李廣外宅。

李廣跟劉璋一臉苦相對坐著。

李廣歎了聲:“唉。真沒想到,皇後對舉薦人入閣的事這麼反感!坤寧宮這條路是走不通了!”

劉璋沒了主意:“這可如何是好?”

李廣一番深思熟慮,隨後麵露凶光。

他抿了口酒,惡狠狠的說:“還有一條路!乾掉最有希望入閣的李東陽、謝遷。我再讓跟我交好的幾個禦史、給事中上折子保舉你!”

乾掉競爭對手,是升遷的不二法門。

既然枕頭風的路走不通,那就隻能走這條路。

劉璋驚訝:“二弟,你說乾掉?你該不會要殺了他們吧?”

李廣苦笑一聲:“大哥,這兩人一個是禮部右堂,一個是詹事府詹事。都是朝廷三品大員,又極為受寵,怎能輕易殺他們?”

“我的意思是栽贓!”

劉璋問:“這二人平日裡行事謹慎,恐怕沒那麼容易栽贓。”

李廣道:“事在人為。如今隻有這一個法子,才能把大哥你送入內閣。”

“此事需從長計議。”

李廣跟義兄劉璋、心腹穀大用密謀了一晚,終於擬定好了計策。

準備去錦衣衛查賬的李東陽、謝遷怎能想到,一個陰謀正圍繞著他們二人徐徐展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