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來京城湊要飯的
城北,程府。
會試主考程敏政坐在書房之中喝著茶,等待著唐寅的到來。
程敏政時年五十三歲,世代書香,是典型的文官世家。從曾祖那輩兒起,程家人靠著科舉代代都當官兒。
他的父親程信,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程敏政從小就是北直隸有名的神童。他十七歲時,程家後花園池塘開了並蒂蓮,他高中北直隸鄉試第一名解元。
年僅二十歲時,他會試中會元,殿試高中榜眼,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差一點就創造連中三元的神話。
時任內閣首輔李賢一看:嘿,這小夥子行,前途無量。
於是李首輔榜下捉婿,把女兒嫁給了他。
除了當兵部尚書的爹,程敏政又多了個當內閣首輔的嶽父。
應該說,老程有個王炸開局。
爹是尚書,有一張碩大的官場關係網。自己也爭氣,弱冠之年就成了榜眼。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看日儘長安花。還娶了內閣首輔家的女兒。
前途無量,真的前途無量。
不過老程這人,讀書科舉能力行,當官做事能力一般,中規中矩。靠著入仕早、關係硬,苦巴巴的熬資格,當上了禮部右侍郎。
按照官場的晉升規矩。他再熬個兩三年,五十五歲左右就能晉升禮部尚書。
而禮部尚書,又是天字第一號的閣儲。不出意外,六十歲之前就能入閣,位極人臣。
這回皇恩浩蕩、至交李東陽也給力。李東陽舉薦,皇上欽定,讓他當了會試主考。
會試主考是個臨時委派的差事,不算常設官。但大明的正三品以上文官,人人擠破頭搶著當主考。
會試主考會成為整整一科一、二、三甲進士的座師。政治實力能暴增一波。
一科進士好幾百人呢,今後一準能出息幾個。就算日後有人當上了首輔,見到他也要畢恭畢敬的稱一聲:“座師”。
程敏政誌得意滿。準備在會試開始前,收幾個已經名滿天下的約定門生。
像唐寅這種有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名號的人,如果能成為他的約定門生,一來他臉上有麵子。
瞧,能當大才子的老師,說明我本身的才學也冠絕天下。
二來,約定門生比普通門生關係更近一層。
唐寅這種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若為我所用。我的人脈圈子實力又要增加幾分。
且說唐寅領著徐經來到了程府門前。
徐經是大財主家的兒子,但絕不是傻兒子。人家有舉人功名。
大明各省鄉試,就算你想花錢行賄考官買舉人功名,自身也得過硬。首先,字跡要好。其次,要通八股,懂如何遣詞造句。
不然就算把試題泄給你,你都不知道怎麼寫應試文章。
找人捉刀,提前寫出文章你也背不下來。
寫出來字不好,受賄的考官也沒法圈你的卷子。
徐經聽說本次會試主考程大人邀請唐寅入府一敘。他腦瓜子一轉:我跟著去一趟,跟程大人搞好關係,此次會試不是多了幾成勝算?
於是徐經請求唐寅同來。
唐寅沒有拒絕。這趟趕考之旅,人家徐經在他身上花了沒八百也有五百兩銀子。
一路上無微不至的照顧,殷勤體貼至極。
這點麵子還是要給徐經的。
二人站在了程府大門前。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宰相門前七品官。
門房老頭程旺攔住了二人。
唐寅拿出了拜門的名帖:“應天舉人唐寅,前來拜見程大人。”
程旺接過名帖:“啊,是唐舉人啊。我們老爺等你多時了。”
轉頭他朝著一個年輕仆人喊:“瑞哥兒,領唐公子去老爺書房。”
徐經跟著唐寅想要進府,程旺一把攔了下來:“你是何人?”
徐經答:“江陰舉人徐經,前來拜見程大人。”
程旺老臉一耷拉,就跟徐經欠他二兩銀子沒還似的:“當朝禮部侍郎的府邸,是什麼阿貓阿狗也能進的?”
“去去去!”
唐寅解釋:“老人家,這位徐舉人是與我一同來的。是我的至交好友。”
程旺對唐寅的態度,與對徐經不同。他兒子程忠是程敏政的貼身仆人,消息靈通。
程旺知道唐寅是老爺看重的大才子。
程旺口氣緩和,對唐寅說:“唐舉人。我們老爺隻說見您,沒說見你這好友。”
“我們可不敢隨便往府裡領人。”
徐經眼疾手快,將一張銀票塞進了程旺的袖中。
不過事出突然,他的銀票是反疊著的,程旺看不到數目。
程旺認為,撐死就是十兩、八兩的麵額。
不過拿人家手短,他收起了剛才那副嬌傲不馴的表情:“啊,唐舉人久在鄉下,可能不知京官府邸規矩多。”
“老爺沒說見你,我不能放你進府。”
“不過你既是隨唐舉人來的。我也不能讓你枯站在門口乾等。”
“這樣吧,你到門房坐會兒,喝杯清茶,等一等唐舉人。”
人家徐經好歹是江陰豪族。江陰又是江南富庶繁華之地。程旺卻說他“久在鄉下”。
沒辦法,在這幫老京城眼裡,出了四九城,全是鄉下。外地人進京,都是臭外地鄉下人,來京城湊要飯來了。
要不是徐經給了程旺一張銀票,他連門房都不讓徐經進。
唐寅大步進了府。徐經則進了門房。
程旺給了徐經一張小馬紮:“徐舉人湊合坐會兒吧!平日裡那些四品五品的地方官來拜見老爺,連馬紮都混不上。”
徐經很懂人情世故:“啊,多謝老人家。”
程旺又道:“要是六品、七品官,連門房我都不讓進的。得站在大門口杵著乾等。”
“得了,我給你泡壺茶去。雖是高碎,可京城水好,衝的高碎,比鄉下幾兩銀子一斤的茶還要好喝些呢!”
徐經又是一番千恩萬謝。
程旺出了門房,來到茶房。他對茶坊老頭說:“來了個鄉下湊要飯的!衝壺高碎。”
茶坊老頭轉身泡茶。
程旺趁機從袖中掏出徐經給他的銀票,看看有沒有十兩。
打開一看不要緊,程旺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隻見銀票上大書“憑票取庫市平銀貳百兩正。”
程旺目瞪口呆。那個鄉下湊要飯的出手也太闊綽了!一出手就是二百兩?
要知道,外地那些知府、知縣來府上拜見程敏政,最多賞程旺十兩八兩銀子而已。
程旺收起銀票,連忙拍了下茶坊老頭的背:“沏最好的雨前茶,那是貴客!江南富貴鄉來的,喝不慣高碎。”
程旺拎著茶壺,返回了門房。態度為之一變:“啊,徐舉人,這是上等雨前茶。請用,請用。”
徐經喝了口,說:“果然是好茶。老人家費心了。”
徐經心中暗笑:爹說的真對,天下就沒有花錢的不是。
一準是這老頭出去看了我給他的銀票,知道了數目。不然怎麼態度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