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常風位列金榜二甲第十(1 / 2)

常風拔貢,意味著他即將榮登進士。因為大明的殿試是不淘汰貢士的。就算殿試考個倒數第一也是三甲同進士出身。

等待殿試的日子裡,常風夜夜苦讀自不必說。

殿試當日,一眾貢士按杏榜排名在奉天門外聚齊。常風自然排在最後一位。

隨後,禮部儀製司郎中帶領二百四十九名貢士至奉天殿。眾貢士按照排名數的單雙,分彆列在丹墀的東西兩邊,麵北而立。

朝廷文武百官則身著朝服,站在兩排貢士的中間。

司禮監掌印劉瑾代天子點名。確定人齊之後,鴻臚寺的唱禮官三請皇帝坐殿。

正德帝這才身著冕服進得奉天殿。前廣庭的十二名大漢將軍甩響了“靜鞭”。

靜鞭並非清朝專屬。可能後世清宮劇太多了,導致世人誤解。

其實早在唐太宗時,已經有了靜鞭禮。宋、元、明沿襲之。

靜鞭者,顧名思義,“鳴之以發聲,以表肅靜”。

這就好比後世領導開會要講廢話了。一準有個馬屁精拿起話筒提醒大家:“請肅靜,大家鼓掌歡迎某某領導做出重要指示。”

文武百官、諸貢士向正德帝行三拜九叩之禮。

殿試隻考策論。由皇帝親自出題。會試考題可能會外泄,殿試則不會。

正德帝下旨:“頒策題。”

一群小宦將二百四十九份考題放置於策題案上。

這二百四十九份考題中,有一份是兩刻之前,正德帝在乾清宮內擬定的。剩餘二百四十八份皆是小宦謄抄。

皇帝親筆的那一份考題,會蓋上皇帝奉天之寶的印璽。

大明皇帝有十七枚玉璽,諸如皇帝奉天之寶、皇帝之寶、皇帝信寶、皇帝行寶之類。

其中以皇帝奉天之寶最為尊貴。因為此璽乃是唐璽,傳之於宋,靖康恥被金搶奪,蒙古滅金時繳獲之。元時列為元帝玉璽之一。

洪武之初,徐達伐大都,與元順帝達成默契。元順帝可以帶著全部臣子、珍寶“北狩”。明軍不加乾預。屬於明代版的北平和平解放。

但徐達唯獨要求元順帝留下皇帝奉天之寶,不得帶走。因為它代表著華夏王朝的正統。

大明皇帝隻有在國家重要典禮下詔時,才會使用此寶。

殿試亦是明代重要典禮之一,名曰“國家掄才大典”。

言歸正傳,皇帝親筆執書的考題是有皇帝奉天之寶印璽的。其餘二百四十八份謄題則無。

想想就知道,皇帝親筆的那份試題,是一件頂頂重要的紀念品。一般這份考題會給予杏榜第一。

但很奇怪。今日這份皇帝親筆沒有擺到杏榜第一的考案上,而是給了坐在最後一排最右位置的榜尾常風。

司禮監秉筆魏彬親自將皇帝親筆放在了常風手邊,他壓低聲音道:“常爺,好好考。皇上對你很是期待。”

常風沒有答話,隻是微微點頭。

司禮監掌印劉瑾高聲唱道:“正德三年殿試,開考!”

考生和執事官開始忙碌起來。

洪武朝定下的規製。殿試主考為皇帝,從考為讀卷官和執事官。

執事官又分為掌卷官、提調官、監試官、受卷官、巡閱官、印卷官、彌封官、供給官。大家各司其職。

常風打開了帶來的筆墨盒。

會試時,考生會攜帶筆墨盒、食盒。

殿試則隻需自備筆墨盒,盒中有草紙、正紙各十二張。

無需攜帶食盒。到皇帝老兒家裡考試,皇帝老兒總要管頓飯。

策論要答整整一天。

至午時,彌封官高聲道:“封卷,陛下賜午宴。午宴罷繼續答卷。”

常風和一眾貢士、一眾考官來到了前廣庭前。前廣庭已經擺好了光祿寺的笨廚子準備的午宴。

貢士們的午宴那是相當豐盛。

每五名貢士為一桌。每桌果子五碟、茶食五碟,點心一碟,湯二品,飯一甕,菜四色,酒五鐘。

沒錯,貢士考了一半兒,中午是可以喝酒的。

但沒人作死去動酒鐘。萬一喝多了,下晌散落一個墨點汙了卷子,那就得三甲榜尾了。

也沒人去動時令水果。萬一吃壞了肚子,下晌考著考著竄了稀,拉一褲兜。那丟人可就丟大發了。

至於從考官們的夥食,那就差勁多了。每人倆饅頭,一碗湯。

一刻時辰後,眾人草草吃完。

劉瑾來到前廣庭:“午宴畢,入殿,開考!”

常風跟著貢士們入得殿內。繼續作答。

一直到傍晚時分,受卷官才高喊一聲:“時辰畢。受卷!”

一眾貢士紛紛離案,朝著空空的龍椅三拜九叩。

一般來說,曆代尊重文人的皇帝,譬如弘治帝,殿試時是會從清晨一直在奉天殿坐到傍晚受卷的。

正德帝卻是個雞毛撣子腚——坐不住。上晌坐了半個時辰,他就移駕豹房跟一眾義子乾兒們研習武藝去了。

受卷完畢,一眾貢士並不著急走。

劉瑾高聲道:“有上諭,賜晚宴!”

考生們晚上還管一頓飯。

這頓飯比中午那頓要豐盛無數倍。負責晚宴的由光祿寺變成了禮部。

二百四十九人的招待規格為:鹿一頭、豬兩口,羊三隻,鵝十二隻,熝豬肉七十斤,江南貢米三十鬥,金華火腿三支,雞蛋一百個,豆腐五十垛、油醋二十瓶,醬六斤,鹽十斤,細粉五十斤,花椒一斤,胡椒一斤,麻菇五斤、香油六斤,酒九十瓶。

晚宴剛開始,劉瑾便將常風叫到了殿外。

朝中人人都怕立皇帝,不敢在他麵前失儀。常風則不然,他跟著劉瑾出來的時候,手裡還拿著一個米餅邊走邊啃。

至殿外,劉瑾笑盈盈的問:“考得如何?”

常風道:“也就那樣。應該位列三甲靠後。”

劉瑾歎了聲:“唉。三甲即可啊!也算了結了你半生的心願。”

常風卻道:“我其實該謝你。伱隻需吩咐下麵的人一聲,恐怕會試時我的考卷會像楊慎的一樣,被燭花引燃。”

劉瑾擺擺手:“我從未有過害你之心。算我求你了,不要再跟我為敵,如何?”

“咱們還跟以前一樣,親如一家不好嘛?朝廷的權柄,隻要你想要,點個頭,我分你一半兒!”

“三廠一衛我都可以給你管。甚至於你想帶兵,天下衛所軍我也分你一半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