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勸道:“隻有你知道娘昨兒出來穿了甚麼衣裳,一會兒才好跟不良人們描述,讓他們好找人呀!”
一陣好勸歹勸的,才把李氏拖去縣衙。
李氏臉上的儘是忐忑之情,雙腿跟灌了鉛似的,艱難地挪動著。
報官這等事不需要去敲登聞鼓,隻需要同守衛的不良說一聲,他就會領著人去找縣丞。
孫縣丞頗為不耐煩地從一堆案牘中抬起頭來,敷衍的三兩句問清楚了原委。
問完,他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等事他是最不想管了。
土裡刨食的莊稼漢身上是撈不出油水的,孫縣丞所幸也就不朝這些農民伸手。但他們畢竟是一縣之根本,他們的事又不得不管。
所以孫縣丞對於這種讓自己費時費神又沒什麼好處的事是最為厭煩的。
他放下手裡今年州縣試應考考生的名冊,裝腔作勢地端起一碗茶來,抿了一口,才慢條斯理道:“你們家老太太和小姑子走丟了?何時走丟的呀?”
李氏惶惶恐恐,根本不敢作答。
鄭氏無奈之下隻好自己出麵,她道:“回縣城大人,家母與家姑昨日來縣城趕集,一夜未歸,具體何時走丟,民婦並不知。家母向來不肯錯過農忙時節,也從不夜不歸宿,如此定是出了意外了!”
孫縣丞一聽,更是在心裡大呼難辦。
具體什麼時候走丟的都不知道,這整整一天的時間跨度,要找個人也忒難了。
他從案上隨手拈過一頁白紙,用紙鎮把它鋪開,提筆蘸墨,又問:“行吧,那你們說說你家老太太和小姑子出門的時候穿的什麼衣裳,長相有什麼特征!”
這下子總歸該李氏回答了。
鄭氏拽了拽李氏的袖子,李氏猛然從發呆中回過了神來。
李氏思考了半晌,說道:“昨日娘她出門趕集時穿的是一身灰布上襖,深青色的裙兒!小姑她穿的是一身橘色的平紋綢,還是弟妹你過年時拿回家的料子呢。”
鄭氏又補充道:“家姑她身形圓潤,和家母一樣都是國字臉,細小眼睛,厚嘴唇!家母頭發霜白了。”
孫縣丞正準備往紙上落筆,記下走失人員的相貌特征。結果李氏和鄭氏這麼一出口,孫縣丞忽然覺得有些不對。
這描述的裝扮……好像有些眼熟!
他見過這兩個人呀!
孫縣丞乾脆把毛筆往筆洗裡一泡,也不動筆了,直接整個人向後一仰,靠在了椅背上,翹起二郎腿,乾笑道:“這事……不好辦啊!”
鄭氏見狀,急切地問:“縣丞大人,您知曉她們倆的下落?”
“昨兒這兩個人在集市上當街鬨事,被關進大牢啦!”
話音剛落,李氏踉蹌一下,一屁股跌到了地上!
鄭氏也驚呆了。
她連忙問:“大人,這裡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誤會?”孫縣丞冷笑,“也不知你家老太太和小姑子發的什麼瘋,當街扯著彆人家的小娘子嚷嚷說是她孫女,鬨得周遭人都過去看,把街上堵了個水泄不通,這難道還有誤會?”
彆人家的……小娘子……
鄭氏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心跳如雷。
是喬芸,肯定是喬芸!
李氏則嚇得徹底有些動彈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