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中午,廚房的方阿姨開始置辦午飯。
她和劉香蘭都是很負責任的人,每日開支都會對外公示,具體到毛票。
福利院也沒什麼精致好飯,不過是些茄子南瓜之類。
而且方阿姨以前也沒接受過什麼專業廚藝培訓,是個專業家庭主婦,很擅長……亂燉。
後來因為跟丈夫過不下去,這才決定來福利院工作。
雖然臟些累些,但好歹有穩定收入,退休也有國家養老。
不用看男人眼色過活的日子,挺好!
說到做飯,廖初就坐不住了。
正好這會兒餘渝正在給幾個大孩子輔導功課,他也摻不上手,索性去廚房幫忙。
方阿姨正埋頭剁肉,眼角餘光瞥見他後還嚇了一跳。
“哎呦,小夥子,餓了?”
廖初搖頭,去洗乾淨手,挽起袖子,“我來吧。”
給幾十個人做飯確實累,尤其是剁肉這種活兒,非常枯燥。
方阿姨猶豫了下,也就把刀和圍裙遞給他,“謝謝你啊,小夥子。”
年紀大了,腰腿就不行,站這麼長時間真夠嗆。
廖初嗯了聲,左右手各拿一把大菜刀,砰砰砰開剁。
“要包餃子還是包子?”
“餃子,肉蛋餃子,”方阿姨去旁邊摘芹菜,聽了這話就道:“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也得跟上。”
現在肉價降了,每天吃幾斤,負擔倒也不算重。
日常每天每餐都有一到兩個葷菜,到了周末,就會隆重點,包餃子或蒸包子。
這周是芹菜肉餡兒的。
廖初點頭,“挺好的。”
方阿姨看了他一眼,笑道:“小夥子動作挺麻利,在家經常做飯?”
願意下廚的男孩子可難得。
“我是個廚師。”廖初說。
“哎呀,難怪。”方阿姨說,“廚師挺好,起碼自己餓不著。”
說完,自己先就笑了。
廖初也跟著彎了下唇角,將斬過一遍的肉泥翻過來,二次過刀。
跟這些質樸的阿姨們說話,挺有趣的。
“阿姨,芹菜葉子彆扔了。”他抽空瞄了眼。
方阿姨一愣,試探著問:“這個也能做菜?”
廖初道:“切碎了加雞蛋、胡蘿卜絲和成麵糊,可以煎芹菜葉子餅。”
芹菜葉中也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本質上和菠菜等綠葉菜沒有什麼分彆,就這麼丟了實在可惜。
方阿姨聽得一愣一愣的,忙把手裡要丟的幾片芹菜葉又收起來,專門找了個小筐盛放。
胡蘿卜和雞蛋,這兒就有呀!
“還是你們專業,我還真不知道,我好好放著。”
這才是真正的變廢為寶吧!
“小夥子,你還知道什麼小妙招,也教教我。”方阿姨一臉求知若渴。
她也挺愛做飯的,隻是以前沒那個條件,不能正經拜師學藝。
眼下既然有名師,好歹學一學。
要是能利用地更充分點兒,沒準兒就能省出錢來,多給孩子們買幾斤肉啦。
廖初被問懵了。
倒不是不知道,而是太多了,這冷不丁的,還真不知從何說起。
他想了下,“要不您加我微信,回頭想起來就告訴您。”
他也是會善用微信的人了!
驕傲!
方阿姨點頭,笑道:“行!回頭我問你,你可彆嫌煩啊。”
整天待在這裡麵,附近也沒個消遣的地方,她和劉香蘭都挺悶的。
難得有個俊小夥兒不嫌棄,挺好!
又過了會兒,劉香蘭讓大孩子照看小孩子,自己也進來幫忙包餃子。
然後……
她和方阿姨兩個人一塊擀皮兒都不夠廖初一個人捏的!
他的動作飛快,像一台精密的儀器:
兩隻手湊在一起,一合一捏,那水餃就鼓起圓滾滾的肚皮,振起兩邊欲飛的白翅。
一隻,兩隻,三隻……一排!
很快,墊板上就出現了一片白胖水餃組成的軍隊,很有點壯觀。
嗯,這軍隊的話……看體型夥食挺好啊。
這既有質量又有數量的一手絕活,看呆了所有人。
方阿姨忍不住拿起一隻來仔細端詳,“嘖嘖,真好看。”
關鍵是邊邊角角都捏嚴實,也不怕等會兒漏湯漏餡兒。
有幾個調皮的孩子知道今天吃餃子,偷偷趴在窗口看。
後麵司和跑過來,“還不回去讀書?不然今天不許吃!”
那幾個孩子就哇哇亂叫起來,“姐姐,那個哥哥好厲害!”
“是呀,方阿姨都比不過他!”
司和跟著看了眼,還真是。
“看什麼呢?”
餘渝回身寫板書的工夫,學生就跑了六七個,隻好跑出來找。
發現大家都趴在廚房外麵時,頓時啼笑皆非。
到底還是孩子呢,可不容易餓?
司和小聲道:“那個跟你一起來的哥哥好厲害呀。”
包餃子簡直跟飛一樣!
“我看看……”
餘渝也擠過去看。
哇,真的好厲害!
於是稍後廖初一回頭,就見窗外密密麻麻一片黑壓壓的腦袋。
餘渝一張白嫩的臉尤其突出,活像被震驚的貓咪。
廖初:“……”
這是上的哪門子課?
餘渝:“……”
糟了,被抓包啦!
我可是老師哎!
他臉上一熱,趕緊推著小朋友們往外走,“不要看啦,都回去上課!做完題就吃飯,快點快點!”
眾小孩兒哄笑著作鳥獸散。
有個小朋友人矮腿短,跑不快,餘渝乾脆從後麵把他提起來,哇哇叫著往前跑。
“飛機起飛啦,嗚~嗚嗚~”
前麵被他追趕的小朋友們越發興奮,嘻嘻哈哈在院子裡亂跑,活像被老鷹追逐的雞仔們。
被提起來的小朋友一開始還有些怕,可看著高空的視野,感受著輕撫麵頰的微風,馬上就把小臉兒興奮得通紅,也學著餘渝的樣子大叫起來:
“肥雞起飛啦!嗚嗚嗚!”
“是飛機,一聲!”
“飛,肥雞!”
廖初撲哧笑出聲。
劉香蘭也跟著笑,欣慰道:“廖先生,真是謝謝你們了,孩子們已經很久沒這麼開心了。”
廖初收回視線,繼續捏餃子,“沒事。”
煮餃子就不用他下手了。
方阿姨迫不及待道:“你能不能做做那個什麼芹菜葉子餅?我也學學。”
芹菜並不算貴,如果真能用葉子做餅的話,小朋友的餐桌上就又多了道菜。
廖初估算了下芹菜葉的數量,先在大盆裡攪了些麵糊,又往裡麵磕了兩隻雞蛋。
雞蛋不用加的太多,主要是提香,也為了成品顏色好看,提高酥脆度。
然後把洗淨的芹菜葉切成粗條,和胡蘿卜絲一起丟進去攪勻。
翠綠的芹菜葉,橙紅的胡蘿卜,都在呈現出淡黃色的麵糊中浮動,好看極了。
劉香蘭和方阿姨都看呆了,“這可真好看!”
彆說小朋友們了,就是她們這些大人見了也愛吃的。
往大平底鍋裡略抹一點油,舀一大勺麵糊進去攤開。
“嗤啦!”
白煙伴著水汽一同竄起,空氣中瞬間彌漫開芹菜特有的清香。
因為加了雞蛋,味道中更多幾分醇厚。
方阿姨用手扇了兩下,“哎,真香啊。”
劉香蘭更是感慨道:“沒想到芹菜葉子還能這麼吃。”
以前困難的時候,她倒是做過鹹湯,可終究不算正餐。
像廖先生這麼做,可是既當飯又當菜,還挺簡單的!
到底是大鍋飯,鍋碗瓢盆,什麼都大。
就眼前這隻平底鍋,直徑至少也有半米了,足足攤了十二隻芹菜葉餅,麵糊立刻去了一半。
約莫兩分鐘後,麵糊凝固,多餘的水分被蒸發,廖初晃動鍋子,就聽餅子底部和鍋底摩擦,發出沉悶的“斯拉”聲。
嗯,凝固了。
他挨個翻麵。
金燦燦的底部立刻翻轉上來。
高溫瞬間鎖住水分,綠的依舊綠,紅的依舊紅,而麵糊的部分,卻都變成了美麗的燦金色。
湊近了看時,還有細小的油花不斷爆裂,連香氣也跟著越變越濃。
圓滾滾的,一個都沒破沒裂!
方阿姨就誇他好技術。
廖初道:“鍋子保養得好,不粘。”
對管理廚房的人來說,再沒什麼比這話更令人舒坦啦!
方阿姨頓覺喝了一碗舒心湯,心道這小夥子咋越看越順眼?
“你這話還真說對了,”她難掩得意道,“鍋碗瓢盆就是咱們廚師的家夥事兒,可不能怠慢嘍。這裡頭每一口鍋我都仔細開鍋、保養,不生鏽不說,還省油呢!”
廚藝好不好另說,炊具起碼得保養好了。
不然就跟士兵鏽了槍似的,那還能行嗎?
一鍋芹菜葉餅很快就做好了,廖初又把剩下的麵糊照樣攤了一回。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美食這種東西,數量疊加之後,釋放出來的香氣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的。
就像一隊來勢洶洶的大軍,隻要破開你的第一道防線,再往後,便勢如破竹。
彆說那些小孩子,就連餘渝都被窗戶裡飄來的香氣饞得夠嗆。
廖先生到底做的什麼呀?
怎麼這麼香!
剛才隱約聽說是做什麼餅?
正經餅哪有香成這樣的!
“假設咱們把這個餅帶入x……”
此言一出,餘渝自己都愣了。
我完了。
幾個學生眨巴著眼睛看他,“老師,你是不是餓了呀?”
餘渝抓抓頭發,誠實點頭,“你們餓不餓?”
一排小腦瓜整齊地上下搖擺。
“那今天上午的課就上到這裡,”餘渝果斷道,“現在,讓我們去看看中午吃什麼好吃噠!”
一群大朋友小朋友齊聲歡呼起來。
司和作為最大的孩子,還有點不好意思。
“可是,這套卷子還沒做完誒……”
餘渝笑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吃飽了才好學習,你今天上午已經做的夠多啦,休息下吧。”
這個姑娘什麼都好,就是太懂事了些,學起來不要命的。
說話間,一股風刮過,香氣越發濃烈。
司和就聽見自己的肚子很沒出息地叫了兩聲。
餘渝笑著對另一個小姑娘眨眨眼,對方心領神會,立刻拖著司和往外跑。
司和踉蹌了幾步,接觸到外麵的空氣後,心情突然變得雀躍,也跟著笑起來。
真好呀!
這樣的日子真好呀!
於是稍後廖初抬頭活動頸椎時,就發現窗台又滿了。
經曆過一次之後,餘渝大概是臉皮厚了,帶頭衝他笑,“嘻嘻。”
後麵一群小朋友也都跟著嘻嘻哈哈。
廖初:“……”
他忽然覺得有些好笑,就單獨鏟了一張芹菜葉餅放入盤中,和筷子一起遞到窗台那邊,交給那個“領頭的”。
“再做一個冬瓜蛋花湯就好了,你們先分一分。”
肚皮餓起來是不講道理的,凶得很呐!
剛做好的芹菜葉餅還冒著熱氣,金黃色的外殼又酥又脆,餘渝的筷子剛戳下去,就發出清脆的破裂聲,活像春日躁動的浮冰,哢嚓嚓碎了。
一群嗷嗷待哺的小朋友們,眼珠子都綠了,拚命吞咽著口水,發出整齊的讚歎。
“哇~”
看上去好好吃哦!
外殼酥脆,裡麵柔嫩至極,微微泛著瑩潤的水光。
撕扯間,更洶湧的白汽冒出,迷了人的眼。
餘渝給每個人都分了一塊,自己留了一小塊。
油香,麥香,蛋香以及芹菜的清香,通通彙聚成一股颶風,混著脆和嫩兩種口感一起在他口中肆意奔騰。
芹菜原來是這麼好吃的東西嗎?
餘渝對以前自己吃過的飯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他的嘴巴裡嚼著芹菜葉子餅,眼睛也不閒著,巴巴看廖初做冬瓜蛋花湯。
冬瓜去皮切成透明的薄片,和蝦米一起先用一點油爆香,然後添水煮開。
等水沸騰以後,廖初就用一隻長柄大勺子在湯中用力攪動。
冬瓜利水清熱,降火利尿,最適合燥氣上揚的秋初食用。
隻是它的味道有些淡,所以才會用蝦米提鮮
等那泛著點點金色油花的湯形成肉眼可見的漩渦,他才拿起旁邊提前打散的蛋液,緩緩倒入。
蛋液遇到沸水之後,瞬間凝固成淡黃色的絮絮,又因湯底流動而不成團,隨著水流上下翻飛。
分明是一鍋再普通不過的冬瓜蛋花湯,竟也有了那麼點仙氣飄飄的意思。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方阿姨竟然廚房多年,也算半個內行了,她看到的自然也跟彆人不一樣。
這小夥子的動作步驟看上去簡單,但每一分都恰到好處,多一點兒、少一點兒,都沒有現在這個效果。
沒多年的經驗是不成的。
她索性就偷個師,站在旁邊幫著打下手,時不時問點關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