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七章 密折(1 / 2)

“其實微臣哪裡有什麼良策?要說拙劣的法子,倒還真想到一個。皇上若是想知道朝中所有的大小事,不如讓官員上密折。”

顧誠玉微微一笑,天下大權,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這是所有帝王的心願。

啟用密折,能使官員、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這樣皇上就算每日不批閱內閣呈上來的奏折,那也能高枕無憂了。相互監督,誰還敢背著皇上做那等不臣之事?

群臣直言進諫,廣開言路,那些平日裡不敢在奏折上書寫的,也敢直接想皇上稟明了。

皇上一聽,興致越發濃厚“哦?顧愛卿快快仔細道來,朕願聞其詳。”

“皇上不如在朝堂之上選幾位親近官員,讓他們有要事就啟用密折。那密折不用上交通政司,直接呈給皇上您,奏折的內容,除了皇上您和上奏官員,誰都無從知曉。”

大衍朝的奏折都是官員先交給通政司,後轉交內閣。由內閣先票擬,再呈給皇上。這裡頭有不少弊端,奏折是經了兩道手,才到皇上手裡。

中間若是出了什麼差錯,那奏折若呈不到皇上的麵前,那上奏的官員也隻能吃了那等啞巴虧。再說,那奏折經過了許多官員的手,能寫上什麼機密的內容?

如今內閣勢大,就是有人想彈劾,奏折裡也是不敢寫的。那些在早朝時上奏的人,也是極有勇氣了。但那僅限於上朝的官員,品級低的官員可沒那個權力,他們連皇上的麵都見不到呢!

還有那些地方官員,若是按照正常流程,奏折中的內容也是經過內閣篩檢的。

“不錯!莫停,繼續說。”皇上一聽,覺得此法甚妙。可是這親近之人,選誰好呢?而他又如何知道那幾人不會欺瞞與他?若是隻有幾個,那肯定是不成的,看來人數得多些。

皇上聽了顧誠玉的分析,心中也有了打算。

“將才隻是好處之一,二是皇上您將密折定為優先禦覽,就能儘快知曉下情。三是密折有了保密製度,官員們有些事不敢在奏折上寫,卻能在密折中敘述。”

還有一點顧誠玉沒說,那就是更好地鞏固皇權。那些大臣為了獲取皇上的信任,肯定都想好好表現,那密折中說的事就多了。

皇上一聽,大為滿意,不禁喜笑顏開,哈哈笑道:“哈哈!顧愛卿果然才乾了得,這密折一事實乃良策。”

跪在書房外的張亥和閔峰剛才就見小全子守在了禦書房外,而他們此時卻聽見了皇上高興的大笑聲。禦書房內隻有顧誠玉和皇上兩人,難道是顧誠玉說了什麼,惹得皇上龍顏大悅?

兩人心中五味成雜,看來顧誠玉的聖眷正濃,他們還跑上去和顧誠玉叫板,那豈不是自討苦吃?

顧誠玉見皇上十分高興,不過他還有幾句掃興的話不得不說。

皇上若是年富力強,身子骨康健,那此法必然妙不可言。雖然皇上會比原來的工作量大了些,可下頭的官員不敢欺瞞,皇上自然是甘之如飴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