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意見分歧(2 / 2)

其實顧誠玉這樣已經很仁義了,算是照顧到了茶農的利益,因為較之前茶農的田稅可不比這些少。

“學生在裡頭提到,讓官府在沿途設置稅卡,很大程度地保障了茶商的自身安全,往來的大大小小茶商肯定會比之前更多。茶商多了,茶農的選擇多了,價錢自然不會被壓得太低。”

顧誠玉這麼一分析,梁致瑞覺得還有些許道理,可他依舊不認同此事。

“按照你說的,可那些茶商的利益被減少,他們會願意?不願意的話,誰還來做茶商?”

梁致瑞對在商賈身上搜刮銀子,並不為他們心疼,他之前在意的是茶農的利潤。

顧誠玉聞言笑了笑,“為何不願意?茶商的利潤極大,有了茶稅,他們隻是損失了一點利潤。我這裡製定的稅收並不重,這麼點稅收對他們來說,那都是九牛一毛。”

“這樣大的利潤,他們舍得放棄?至於他們願不願意,那就由不得他們了,朝廷的田地稅、人丁稅和鹽稅,哪樣不是強行實施?”

對於朝廷如何貫徹執行,他一點也不擔心。這裡是皇權社會,可沒有前世那些民主意識。而此稅最大的阻礙,就是茶商背後的那些官員。

梁致瑞看著顧誠玉滿不在乎的模樣,久久無語。他有些看不透這個弟子了,這話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好似已經習慣了上位者發號施令似的,變得有些冷酷起來。

唉!官場向來是人心易變,希望這個弟子不會改變他的初心。

“老師,您有沒有想過?朝廷已經到了艱難的時刻,本朝的稅收並不重。百姓們休養生息已有數十年了,這裡隻是收了一部分商賈的稅銀,並不過分。”

顧誠玉知道老師固執,無非是怕新稅法給百姓帶來負擔。可茶稅畢竟還是商賈出力多,能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又何樂而不為呢?

“那你又如何得知日後這茶稅不會越收越多?隻要多了一種稅收,就多了一種禍害百姓的手段。”

其實梁致瑞還擔心日後朝廷會違背初衷,倘若以後加重了賦稅,商賈固然有損失,可倒黴的還是那些茶農。

顧誠玉感動於老師是真心為百姓著想的,可那都是之後的事了,隻能說走一步看一步,誰也不能未卜先知不是?

“之後的事誰又能說得清?就拿鹽稅來說吧!本朝就沒有加重鹽稅,加不加稅要看那些上位者是否貪婪。就算沒有茶稅,其他的稅難道就不會加重了?”

顧誠玉雖然也對這個有些憂心,可那隻決定與君王是否無能、昏庸。再說,若是朝廷到了危難時刻,加重賦稅那是必然。

“老師,皇上每日為國庫憂心,守衛邊疆的將士已經有好幾個月發不出邊餉。若是長此以往,那必然會引發戰亂。到時候,朝廷都岌岌可危,誰還來管百姓?”

“朝廷已經這般艱難,我若是不提出茶稅,日後加重賦稅勢在必行。本朝的稅收隻有那幾種,還不是要算在那些窮苦百姓的頭上?”

這裡隻是損失了茶商和茶農的一部分利益,而另外的則是損失貧苦百姓的利益。孰輕孰重,相信老師自然知道該如何抉擇。

梁致瑞聽了顧誠玉的話,不由得大吃一驚,又將顧誠玉從上到下審視一遍。

“是老夫老糊塗了,還沒你想得周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