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啊!你可要節哀順變呐!”這一刻,顧長柏倒是能理解顧老爹的感受。
當年他也是這般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他這把老骨頭還活著,他那年輕的兒子卻早早地去了。
顧老爹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老二生前確實對他算不得好,對這個兒子他也曾過幾分厭惡的情緒。
但人死如燈滅,往日的恩恩怨怨都隨著老二的逝去而消散了。
因為昌哥兒還小,不能沒有親娘的照顧,且昌哥兒剛才就在哭著喊娘。
顧誠玉覺得身為顧誠義的妾室,若是不讓王月娘和厲氏出現,也說不過去。
因此,他讓青霞和彩雲分彆看著王月娘和厲氏,這樣也不怕她們跑了。
至於汪氏,本就是可有可無的人物,順帶也就給了汪氏自由,沒人在看著她了。
汪氏和顧誠義未成親,自然算不得顧家人。這會兒是去是留,根本無人在意。
若是汪氏跑回了娘家,倒也省得顧家還要處理顧誠義留下的爛攤子。
但汪氏可能就這麼回去嗎?當然不可能。
她將清白的身子都給了顧誠義,如今顧誠義駕鶴西去,留下她無人問津,她不得為今後的日子打算?
不過,汪氏倒也識相,沒在顧家瞎晃悠。
很快,族中的婦人就扯了白布,給顧家人都製好了喪服。
顧誠義是他兄弟,顧誠玉隻需服大功即可。
服喪期為九個月,大衍朝對於給兄弟服喪並沒有這麼嚴格,顧誠玉回了京城後照樣做官。
隻是在飲食上需得注意一些,茹素還是要的。
當然,也沒人會這般較真,這就得看個人是否心誠了。
而為父母或祖父母守喪這就十分嚴格了,父母都是三年孝期,為祖父母則是一年。
在這期間就算在朝中做官,也得丁憂。除非皇上奪情,不然就得等到期滿,再等吏部重新安排職位。
隻是原先的職位已經叫人頂了,再想謀個合適的職位十分不易。
所以官員最怕的就是丁憂,那些世家大族中的長輩,隻要有一丁點不舒服,家中的晚輩都會迫不及待地請郎中甚至是禦醫。
當然孝順肯定是有的,但怕丁憂也是真的。
二郎他們換上孝服,都跪在了靈堂燒紙,就連才三歲多的昌哥兒也在靈堂跪著。
二郎看了眼跪在一旁的王月娘和昌哥兒,心思不由轉到了銀錢上。
他爹留下了二千多兩銀子,若是分給三個兒子,那他又能拿到多少?左不過八百兩左右。
就算他是二房的長子,那最多也隻有一千多兩。
以後每年香皂的分紅,二房都得分成三份。
這可不成呐!越到後頭,讀書的花費隻會越來越多。
同窗之間的人情往來就不是個小數目,每年的筆墨紙硯、束脩,還有買書的銀子,更是一大筆開支。
二郎忽然想到之前顧誠玉讀書時,顧家都是緊著他先用的。
如今三郎不讀書了,而昌哥兒還小,唯有自己還在讀書。不管怎麼說,這銀子應該讓自己再多分點才是。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