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 以為能夠太平一些日子,剛回來劉元就與劉盈說起就算蕭何擔了貪汙之名, 然而沒有性命之危,倒是無妨的,卻突然聽說了劉邦將蕭何打入大牢的事, 當時劉元正幫著張良收拾書簡準備都搬到公主府去。
本來還以為在長安住不了多久的, 雖說書在雲中已經都印了出來,但是張良的這些書許多都是有批注的, 還得想辦法重新整理才好。
反正張良現在就是擔著一個虛銜,有的是時間整理書本。
因而本來就打算搬到公主府住下, 書也得都帶過去, 否則怎麼整理。
運了不少日子,終於把書都運完了, 正在公主府收拾著, 因蕭何為百姓控告,道其侵奪百姓的錢財,劉邦將信都丟到了蕭何麵前, 讓蕭何自去與百姓請罪, 蕭何卻趁機請劉邦將上林苑賜於百姓耕種, 因而惹得劉邦大怒,將蕭何打入了大牢。
“我進宮一趟。”劉元二話不說便要往宮裡去, 張良心急地喚了一聲殿下,想要攔著劉元卻沒來得及。
劉元極快地進了宮,待要見劉邦之前卻叫一人攔住了, 卻是尤鈞。
“尤廷尉。”劉元心急要見劉邦,叫尤鈞攔住了,劉元打招呼的喚上一聲,等著尤鈞道明攔著她的用意何在。
“我若是殿下便不會進宮去與陛下求情。”尤鈞不二話,即將來意道明了,劉元不悅地擰著眉,“尤廷尉,那是你的想法,並不是我的。”
越過尤鈞就要走,結果卻叫尤鈞再次攔下,“殿下心裡清楚蕭丞相因何落得如此下場。說到底都是因為陛下。”
劉元的腳步一頓,有些事劉元清楚明白,隻是事到臨頭,想到蕭何會死,劉元便隻想進宮為蕭何求情,一個為大漢嘔心瀝血的人,不應該落得如此下場。
“此時殿下若是為了救蕭丞相而犯上,殿下想過後果?”尤鈞後麵的話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提起來叫劉元想清楚了,她是當真要繼續?
為蕭何求情,求情不成,更有可能會把自己搭上,劉邦又不是沒有將劉元打入過大牢。
劉元道:“想過,不過走一趟大牢而已。蕭丞相已經年過六十了,一輩子為大漢殫精竭力,臨老卻落得如此下場。我能有今天既受蕭丞相的栽培,因何而無視他身處牢獄,且置之不理?”
“殿下若是直諫,徒惹陛下不悅。”尤鈞說來說去就是想讓劉元想想彆的辦法,用計來救蕭何,而不是直衝到劉邦的麵前跟劉邦要求放了蕭何。
“寧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一個是我的先生,一個是我的父親,為了先生與父親動心思,當如是?”劉元反問尤鈞,尤鈞張了張嘴,劉元不是不清楚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救蕭何,隻是不願意用計救人,還是從她的父親手裡救人。
尤鈞道:“殿下以為自己如今行事可以救到蕭丞相嗎?”
“會的。”劉元肯定地告訴尤鈞,尤鈞道:“就算如此隻會惹動陛下動怒,會讓陛下不喜於殿下,甚至遷怒於太子殿下?”
“是。”後果劉元擔得起,凡事有舍方能有得,她不知道蕭何有多少準備,她隻知道在出事之時,她就得想辦法去救蕭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蕭何出事。
尤鈞聽著不禁後退了數步,卻是不再攔著劉元了,但是看著劉元幽幽地問道:“隻盼殿下最後能告訴我,你如此可值得?”
“不必最後,現在我就可以告訴你,值得!”值得的。蕭何因何而自汙,因何而落於如此境地,都是因為劉邦。
一個不貪大秦寶藏的人,怎麼可能會搜刮百姓?
旁的人劉元不敢保證,可是蕭何落得今日如此地步,卻是因為過於儘心,因他一心為百姓,因此才會叫劉邦起了疑心,生怕蕭何得了太多的民心,最後危及他的江山。
為人相者本就該調節陰陽,厚待百姓。將分內的事情做好了,卻為君王所忌,何其讓人心寒。
劉元自不願意蕭何那樣儘心儘力為大漢做事的人,最後臨老落得身陷牢獄,性命垂危的下場。
蕭何不容易,他已經早就防著為劉邦所忌,可是最終還是沒能完全的逃過一劫,連自汙都做出來了,蕭何何其不易。
尤鈞想攔著劉元讓劉元想清楚了,沒想到劉元根本不需要以後給他答案,而是肯定地告訴尤鈞,她不改變,她是認為一切都值得的。
“為大漢儘心者,當以敬之愛之,不僅是臣下,就連帝王也當如此。寒了天下人的心,以後還會有人願意為你儘心嗎?”劉元看著尤鈞,“為人臣者最想要的是善始善終,看著蕭丞相如此,尤廷尉的心中沒有其他的想法,你不怕?”
尤鈞迎對劉元的直問,他也如實地回答,“怕。”
怕是真怕,尤鈞還告訴劉元,“法家之人,能夠善始善終的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入朝之後就已經想過以後會死,而且死得很慘。”
劉元道:“不,是誰規定的。你們既然是為天下,為大漢儘心儘力,就因為你們的功太高,就因為你們為帝王,為大漢做到了極致,太得民心而為君王所忌,這是誰規定的?”
“可是殿下,既為帝王所忌,此局殿下何解?除了殿下,就算是昔日與蕭丞相交好的人也無一人為蕭丞相求情,殿下不知因何?”
“因為越多的人求情,隻會讓陛下心中更忌憚,更擔心丞相是不是不僅得了百姓的心,更得了百官的心。百官也罷,百姓也好,都該是陛下的,並不是丞相的。”
接二連三的問題問出來,尤鈞也是一步不退,有些問題是無論提或不提都存在的,劉元是個聰明人,她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但是還是想衝到劉邦的麵前直接和劉邦對上,劉元是不是傻了?
“百官跪著求情,是會讓父皇動怒不假,畢竟要是換了我,我也不願意看到如此局麵。所以我一個人來。”一個人去與劉邦好好地說說那麼些年,蕭何如何儘心儘力的為劉邦的。
尤鈞瞧著目光灼灼,一往無前的劉元,終還是沒能再說出阻攔的話。
“望殿下如意。”尤鈞最終也隻有這份祝福和希望。若是劉元可以做成了,尤鈞想,或許將來他也可能善始善終。
尤鈞沒有再攔著劉元了,劉元便大步走了進去,尤鈞看著劉元的背影,“或許你可以還天下一個公平。是啊,為了大漢殫精竭力,最後卻落得一個為帝王所忌的下場,任誰的心中都會覺得沉重。”
“儘心是死,不儘力也是死,是要逼得人不再為大漢儘心嗎?”
如同尤鈞自出仕就想過了自己將來的下場,也不怕將來的下場,但是如果可以不死,而能善始善終,誰會不願意?
劉元叫劉邦叫進去時,劉邦躺在榻上,像是早就料到劉元會來,盯著劉元見完了禮,他便輕聲地問了劉元,“你來是為何?”
與劉邦作一揖,“那一年,父皇為亭長時,朝廷征徭役,要求村中必須要達到兩百人,可是村裡的壯丁是有那麼多,若是全都送去做了徭役,村裡還有誰種田,還有誰在家裡?”
“後來,是蕭先生為父皇送來了六十名囚犯,至少是讓父皇不必再因此多思六十人。”
“可是後來,父皇押徭役時因為延期,父皇帶著人走了,但是我們一家卻叫縣令押入了大牢,若非蕭先生與曹先生相救,我們一家子早已死在牢中。”
“後來父皇回來了,因著大澤鄉起義,人人爭效仿之,彼時蕭先生為父皇召集民眾,更在起義之後說服縣中德高望眾之人,讓大家共舉父皇為沛公,由此開始,父皇走到了今天。”
“那些年,父皇與項羽對峙時,蕭先生坐鎮後方,送來源源不斷的人馬和糧食,若是沒有蕭先生,父皇自問,我們當時能撐下去?”
“建朝之後,蕭先生如何為父皇做事,如何為大漢做事,父皇,你還記得嗎?”
並非一來就是求情,劉元反而問起劉邦,他可記得,記得曾經蕭何為他做過的一切。
“這樣的一個人,半生都在為父皇謀劃,他是位居丞相之位,卻也還是當初那一個人,一個一心一意為你,也希望借著你的手,可以讓天下太平,讓天下安樂的的人。父皇,你還記得當初他為何追隨你?你還記得邦為何意?”
劉邦這個大名,當初是蕭何所取,劉元還記得當初劉邦在得了這個名字時的歡喜,劉邦是真覺得自己的名字取得極好。
劉邦早就知道劉元是進來求情的,可是劉元一句求情的話都沒有說,隻是提醒了劉邦,他可記得自己早些年是怎麼過來的,蕭何為他所做的事,他都曾記得?他就一點都不曾放在心上?
本來板著一張臉的劉邦聽著劉元細細數來的,慢慢地坐了起來,抬起頭回答劉元道:“我自然還是記得自己初心,記得自己當時的歡喜。可是現在失了初心的人不是我,是蕭何。他貪汙受賄你不知?”
“大秦的寶藏在沒有到父皇的手裡時,是我交給蕭先生打理的。”有些事劉元本來是打算瞞著劉邦一輩子的,現在既然劉邦懷疑起蕭何的人品來,劉元便告訴劉邦一些他所不知的事。
劉邦一眼看向劉元,劉元道:“大秦的寶藏是我答應救子嬰一命而得來的。”
事到如今劉元既然說出來了,也不怕說到底。
劉邦驚得瞪大眼睛,想到當年劉元竟然在項羽的眼皮子底下救一個項羽一心要殺的人,膽子太大了。
“父皇若是想問我為什麼不告訴你,因為若是父皇知道了,父皇是絕對不會答應的。”當時的劉邦隻想保住自己的命,如子嬰這樣完全可以要他性命的人,劉邦絕對不會去碰的。
叫劉元一說,劉邦想了想當時的自己,還真是,如果劉元真把人弄過來,他絕對不會要的。
“富貴險中求,冒一個險得了大秦的寶藏,凡事總要有取有舍。寶藏放在蕭先生的手裡那麼多年,在我瞞著父皇的情況上,如果蕭先生想將寶藏據為己有,我敢與他討要?”
“你瞞著我的事還敢與人討要,瘋了吧。”劉邦一臉認同地告訴劉元。
“可是蕭先生完全不想據為己有,這一個見財而不動的人,臨老卻貪起汙了,父皇你相信?還是要我也相信?”劉元該說的了,再看向劉邦,“聰明如父皇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劉邦的臉都黑了下來,他站了起來衝著劉元道:“那你也知道朕為何如此?”
“有功於大漢,儘心為大漢,到了最後卻成了最大的錯了?”功高蓋主,什麼是功高蓋主,一個人的功勞是如何積攢起來的?
“為君,為民,為天下!當這些都成了催命的藥,請問還有誰願意為天下儘心?”劉元直問劉邦,劉邦答不上來。
劉元走近問了劉邦,“父皇希望將來的大漢變成一個什麼地方?如貴族隻想著自己,想著自己的家族,罔顧天下,不思朝廷,你想要大漢變成一個旁人的朝廷,而不是劉氏的天下嗎?”
“當然不是!”本來板著一張臉表明不悅的人,結果倒好,劉元的氣勢反而越來越高,他卻正好相反,越來越弱。
好想捂個臉啊!劉邦生生給忍住了,他想反譏劉元一句,劉元道:“若是直言進諫,思為大漢,思為父皇都成了錯,父皇要如何處置我,我無二話。”
說著與劉邦直接跪下,如此作由劉邦全然處置的姿態,劉邦無話可說。
“你起來。”劉邦再有氣,但是劉元是來為蕭何說情沒有錯,卻也勾起了他許多塵封的記憶。
蕭何啊,若是沒有蕭何,劉邦想問自己會不會有今天?答案是不會的!
“你去牢獄為朕接蕭何出來。”劉邦朝著劉元輕聲吩咐,劉元明白劉邦意識到了自己錯誤,劉邦就算是怕,就算是畏於一個個的功臣,怕極他們對不起他,但是事有輕重之分,劉邦還是分得清楚的。
“父皇聖明。”劉邦能做出如此決定,劉元確實鬆了一口氣,總算不用跟劉邦吵起來。
劉邦看了劉元一眼,“你是不是也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問出是不是怕,劉元答道:“方才我在來見父皇之前遇到了尤廷尉,尤廷尉告訴我說,法家的人從古至今都沒有好下場的,所以打從他出仕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做了準備不得善終。我也早就想過了,做好自己的事,若是將來也沒能有一個好下場,至少我活著的時候無愧於心。”
……劉邦想啊,他這一輩子都沒有如此的境界。瞧著劉元道:“你都不像我女兒。”
以前的時候劉邦總覺得劉元最像他,可是慢慢的劉邦卻發現,劉元一點都不像他。
“不像嗎?看我臉皮那麼厚,那麼無恥,都不是跟父皇學的?”劉元哪怕知道劉邦指的什麼意思,卻裝著糊塗一般地朝著劉邦回答。
臉皮厚,無恥的某人,劉邦道:“去吧。”
不想再叫劉元氣著,急於將人打發了,劉元與劉邦道:“父皇永遠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的。”
劉邦其實不太確定想著未來,但是看著意氣風發的劉元,劉邦道:“將來的天下是你們的,朕怕是看不到了。”
自從與英布一戰後,劉邦的傷一直都不好,臥病在榻,太醫看了無數次都隻讓劉邦好好地養著,話說至此,劉邦再問道:“我想封你的兄弟們為王?”
劉元毫不猶豫否認道:“不可。”
劉邦等著劉元說話,劉元道:“父皇斬白馬而盟之,道異姓不可封王。難道父皇以為同姓封王便沒有異姓王的禍端?許多話一開始我就勸過父皇。人心異動,今日之忠誠不代表生生世世的忠,不想被人反便不要給任何人謀反的權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父皇開創了一個大漢朝,不知有多少人也想開創一個大漢朝,父皇心裡有數。父皇在世時諸王不敢亂,但若天子弱而諸侯強,天下必將再起動亂。想想春秋戰國因何而來,不就是因為分封。分封之製不可取。”
劉邦就是因為記得劉元一番話所以就算心裡想,卻遲遲沒有下定。
“若是父皇非要封王也可以,王可封,封地卻不可封。劉家的人,你的兒子朝廷可以養著,卻不能養成朝中的大患。而且眼下有功於社稷之異姓王剛叫父皇除了,父皇此時無功而賞諸子,天下何人心服之?至少我也不服。”
不服,就要從實道出,劉邦道:“你的小叔都沒封呢。”
“是啊,父皇若不是想讓二伯父看著我,也不會封他為代王。”提起劉喜來,劉邦的臉色都僵了,不想再提此事,隻是感歎道:“朕沒有多少日子了。”
劉元見劉邦不願意再提,但不再說,隻接話道:“父皇不是還想看到外孫嗎?那你得長命百歲。”
“朕也想,隻是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就是另一回事了。劉肥家的幾個孩子,你這一次回來沒帶?”劉邦想起自己也是有孫子的,雖然幾個孫子還不小了,但是想了想劉肥,還是不太喜歡的。
“沒帶,他們都在上課,回來不知多少時日,不能帶回來,否則落了課程,後麵想要補上並不容易。”劉元回答了劉邦。
劉邦揮揮手道:“罷了罷了,曹氏還想著能看看他們,你要是將來得空就讓人送他們回沛縣一趟,年紀大了的人,倒是想看看孩子,你且遂了她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