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驅疫(2 / 2)

魚娘冷不丁打了個寒顫,麵對劉氏的笑臉她還真不習慣,她確實想去外麵看看,不過不是為了求老天爺保佑,純屬是好奇,能去看一場古代原生原味的祭祀,這是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經曆。

不過,即使她不回頭,她也知道陳氏的目光一定在緊緊盯著她,於是魚娘隻能搖搖頭,小聲道:“我怕。”

劉氏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魚娘,“你怎麼這麼膽小?”卻也沒有繼續強求。

陳氏在後麵鬆了一口氣,這種事還是讓娘自己去摻合吧,彆帶上魚娘就好。

城內怪象百生,除了請道士做法事,貼黃符,還有各種各樣的偏方也開始盛行起來,什麼喝狗尿、挖鍋灰……魚娘大開眼界,為百姓的想象力深深折服。

好在魚娘他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些事情對他們的影響不大,隻耐心等待李大成從石家回來即可。

城外並不比城內好多少。成千上萬的災民聚在府城外,吃喝拉撒都用護城河的水,如今河水裡臭氣滿天,各種汙穢之物都被扔到了裡麵。

若說起疫情,城外是最初發源的地方,比起城內有過之而無不及,患上時疫的災民七歪八斜病殃殃躺在地上,蒼蠅圍著災民亂飛。一眼望去,觸目驚心。

□□的災民雖然渡過了河,卻沒有打進城裡,城門堅不可摧,隻憑一根圓木和吃不飽的災民,想進城簡直比登天還難。

災民從最開始的士氣高漲,到如今的死氣沉沉,不過是幾天的功夫。

領頭的災民靠在城牆腳下,見身邊的人東歪西斜,氣的他狠狠地錘了一下城牆。

青黑色的城牆厚重古樸,矗立在身後仿佛堅不可摧。

一人建議道:“大哥,我看咱們硬撞是進不去了,不如想個辦法瞞過守軍進去。”

領頭的災民也是無計可施,他本來不過是個普通的農民,憑著一腔孤勇聚集起一幫人,真要動腦子,還真是轉動不彎。

“大哥,聲、東、擊、西,咱們假裝攻打正門,然後悄悄派一批兄弟繞過正門去側門,讓他們以為咱們都在正門,實際上咱們真正要攻打的是側門。”

領頭的災民笑了,“你小子,有這好法子怎麼不說出來,我看可行,等咱們攻進了城,我給你記一大功,封你為第一軍師。”

他也不懂什麼是軍師,不過戲文裡都說軍師是最足智多謀的人,想來應該是個大官。

這邊災民在城外密謀如何進城,石家這邊,陳夫人的病情也有了明顯的好轉,高熱退了下去,也不再腹瀉裡。

陳夫人除了臉色蒼白、經常疲憊外並未任何不妥。

而且,最慶幸的是除了陳夫人,石家沒有任何人感染了時疫。

既然陳夫人已經好了,李大成自然要回去。

他叮囑陳夫人,“近日還是要休養生息,不可勞累,飲食清淡,再將養一段時日,病症才會完全祛除。”

石貴在床上躺了幾日,一直敷著李大成的藥,傷口裡裡外外也好了七七八八。

他親自把李大成送到門口,幾乎熱淚盈眶,這幾天他們家算是在死門關上溜了一趟,能全須全尾活下來真是太不容易了。

“李大夫,多虧了你,要不然我和拙荊能不能活下來還兩說,你就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以後你的事就是我石貴的事,我一定鞍前馬後為你辦的妥妥的。”

說著,石貴又從袖子裡掏出個荷包要遞給李大成。

李大成推辭道:“治病救人本就是我應該做的,你說的我實在擔不起。”

石貴硬把荷包塞到了李大成懷裡,“就算不說恩情,這幾日的出診費你也該收下,不然我的臉皮都不知道往哪擱。”

這次李大成沒有推辭,收下了石貴的荷包。

石貴這幾日又不知從哪搞來了一輛馬車,馬的毛色油光水滑,一看就是匹好馬。

他吩咐東生把李大成送回去,叮囑東生路上一定要小心。

臨彆之時,石貴低聲對李大成道:“這幾日外麵亂,我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你們一家弄出去。”

李大成感激道:“多謝石小兄弟了。”

回去的路上,李大成坐在寬敞的馬車裡,把荷包打開看了一下,默默數了數,足有一百兩銀子,石家還真是大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