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0091 字 11個月前

第113章

就在魏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著急上火的時候,李浩淼正在同啟和帝一君一臣相互奏對。

李浩淼一進乾清宮,剛同啟和帝行完禮,就見一個折子從上首砸了過來。

“你自己看看這折子上寫的是什麼吧。”上首的那個聲音冷冷的道。

李浩淼的神色一凜,他撿起地上的折子,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

待到看完整封折子後,李浩淼大致知道是什麼事情了。

這密折是啟和帝在前線的眼線發過來的,說的是他和恒哥兒身邊的侍衛通信的事情。

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可以說是他關心兒子。往大了說,他一個暫時在家休養的前將軍窺探前線戰事。

啟和帝完全可以說他有不臣之心,並以此問罪。

可李浩淼心中又十分清楚的知道,啟和帝並不是真的想要治他的罪。

不然他不會壓下這份折子,也不會把他叫進宮裡來問話。

之後的結果如何,就看這次他如何奏對了。

想到此,李浩淼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他原本不想把恒哥兒和餘五姑娘的事情說出來的。

一則是因為他打聽到的消息是自地窖事後,餘五姑娘一直在躲著恒哥兒。

餘二爺夫婦倒是有那攀附的心思,可餘老大人似乎並沒有讓孫女嫁到國公府的意思,所以餘家內部現在也有爭執。

二則是因為他並不確定,餘五姑娘是否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宗婦,所以就還想再細細的考察一番他。

如果此番在陛下麵前過了明路的話,那後續的事情隻怕會不受他們控製了。

可事有輕重緩急,為了避免引起陛下猜忌,他也隻好把這事說出來了。

李浩淼就將恒哥兒是如何看中了這位餘五姑娘,又是如何讓侍衛去打探這位姑娘。侍衛擔心恒哥兒會做出不當之舉,便寫信將此事告訴了他。

以及後續他和魏若及老太君商議的事情也告訴了啟和帝。

啟和帝聞言先是一驚,隨後心中就是一沉。

這寫密折的人隻說了安國公和其子私下書信往來,卻沒說這其中還有這番緣故。

他心念一轉,就知道了寫這封密折的人可能被幾位皇子的人收買了。

思及此,啟和帝忍不住冷笑。

他這幾個兒子可真是長本事了,居然連他的人都能收買了。

啟和帝心中雖是思緒萬千,可麵上卻依然不動聲色。

他笑著對李浩淼道:“都是我們的疏忽了,咱們恒哥兒居然也到了少年慕艾的年紀了。”

李浩淼聞言就苦笑道:“我們家祖母和母親都很擔心這家姑娘沒法勝任安國公府主母的位置。”

啟和帝聞言就無所謂的道:“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讓她給恒哥兒做個妾室便罷了。”

李浩淼聞言再度苦笑道:“您也不是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我們家是無子方可納妾,怎麼能在恒哥兒這裡破了先例呢。”

啟和帝似乎才想起這回事,他就恍然道:“朕倒是忘記此事了,可這姑娘家門第也著實低了一些。再有她一直長在溯縣,你們也不了解她的性情。萬一娶回家裡來後有什麼不妥可怎麼是好?”

李浩淼聞言似是也有些沒了主意,他就問啟和帝:“那您說這事究竟該怎麼辦,我們家裡現在也是各有各的意見。況且此事也還沒有告訴娘娘和外祖母她老人家。”

啟和帝聽李浩淼說起貴妃,也像是沒了主意似的。

他就苦笑著對李浩淼道:“貴妃總說恒哥兒是長子,將來是要支應門庭的人。所以他的媳婦必得是那等溫良賢惠的人。現在要是貿然同她說,恒哥兒自己在外麵給她找了個外孫媳婦,隻怕她一時半會兒之間會接受不了。”

李浩淼聽到啟和帝這麼說後,麵容變的更無奈了。

啟和帝看到他這幅模樣忍不住搖頭。

他思襯了片刻後道:“你回去告訴你夫人,此事先不要告訴貴妃。等朕再讓人查一查那家人的底細再說。”

李浩淼聞言大鬆了一口氣道:“我們也私下查探過那姑娘的底細,隻是到底查的淺些。如果能讓內廷的人幫忙查一查就更好了。”

啟和帝聞言似是極為讚同的道:“若論起打探內宅女眷的消息,確實無人能與內廷相比。”

李浩淼聞言再次向啟和帝道謝。

君臣二人又說了些恒哥兒和毅哥兒在溯縣的事情後,李浩淼就告退回去了。

李浩淼走後,啟和帝的麵色陰沉了下來。

他讓陳福把內廷掌事太監叫了過來。

陳福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一個長相平平,但周身氣息卻很是平和的中年太監隨著陳福一起進入殿內。

他進來後便低頭垂手的站在了啟和帝的下首。

陳福將那太監領進來後,先是親自為啟和帝上了一盞茶,隨後他就悄步躬身退了出去。

半響,啟和帝麵色晦暗不明的道:“前線密線報上來的關於安國公的事情有誤。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誰在說謊。如果前線的密線真的被人收買了的話,那他是被誰收買了。”

那掌事太監聽說前線密線可能被收買後,麵色一變。

他和啟和帝一樣,也想到了一個可能。

啟和帝說完這件事後,便開始說接下來的事情,不過這回他的語氣輕鬆了不少。

“恒哥兒那個孩子去了一趟前線,竟是相中了一個姑娘。你派人去查一查那姑娘的底細,看看她可否堪當這安國公府的嫡長媳。記住,這事不能走漏風聲,要選那嘴緊一點的人過去。”啟和帝叮囑道。

那掌事聽見聞言連忙應是。

等從乾清宮退出來後,他開始思襯了起來。

陛下說要他們查一查那姑娘可否堪當這安國公府的長媳,那就證明他們需要打探的是這姑娘的品格和管家能力。

不過就連他這身居內廷的人都知道,這安國公府的公子不知被京裡多少官眷們惦記著。

他最後的姻緣竟落在溯縣這麼個小地方嗎?

思及此,那掌事太監不由得搖了搖頭。

要是這位姑娘家世高貴的話,隻怕還能震的住這些京城的官眷們。

可他知道溯縣並無多少富貴的人家,這姑娘的家世隻怕連京內五品小官家的女孩都不如。

有著這樣的家世,縱然她嫁進了安國公府,今後出門交際隻怕也會被不少人為難。

況且據他打聽到的消息,太後以及各國公夫人和王妃們可都盯著安國公府的公子這塊香餑餑呢。

這樁婚事能不能成可不一定呢。

不說京內的人為了恒哥兒和餘五姑娘的婚事發愁,餘老大人也在為了這兩人的事情發愁。

他自幼家境一般,能爬到總兵的位置,除了確有幾分真才實學之外,靠的就是這分眼力勁兒了。

他很清楚他們家與國公府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更清楚這位安國公府的未來掌舵人,在京中會有多麼的搶手。

這麼一位香餑餑可不是他那個溫善的孫女可以握的住的。

想到他這個孫女,餘老大人又開始發愁了。

他這個孫女自小就是個美人胚子,剛出生時就皮膚雪白,毛色濃密,渾然不似一般孩子那樣皺巴巴的。

隨著年紀漸長,他這孫女容色漸盛。

他遍觀周圍,竟難以發現有比她孫女更貌美的女孩。

若是旁的人家,看到自家姑娘這麼貌美,隻怕會高呼自家祖墳冒青煙了。

可餘老大人是個真心疼孩子的人,他並無那攀龍附鳳的心思,隻想為自家孫女擇一良婿,安穩度日。

也因此,自孫女日漸大了之後,他就不許她隨便出門了,以免被那好色之人看到,反生事端。

這次安國公府的兩位公子來他們府上居住,他擔心這兩個男孩年少氣盛,看到孫女的模樣後會生出那等不該有的心思,而以安國公府的門第,必然不會讓他孫女做正室。

他不想耽誤了孫女的終身,便不許她出去。

本來一切都很好,哪成想他那日一時高興,想著隔著屏風他們也看不到孫女的長相,便讓闔家出來宴飲。

哪成想,安國公府的公子就這麼對孫女上了心。

他察覺到安國公府公子身邊的親衛在打探孫女的消息後,便示意下人們不要將此事告訴孫女。

他想的是眼下戰事在即,安國公府的公子打探不到孫女的消息,又見不到她的麵,自然會漸漸對她冷了心思。

哪想到竟會有如此意外發生,更沒想到此事過後,安國公府的公子會說他要娶孫女。

聽到這位貴公子這麼說後,餘老大人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

他反而很是惶恐。

如果安國公府的長輩們知道後,覺得他家刻意教唆姑娘勾引安國公府的公子該怎麼辦?

如果安國公府的長輩們因此怪罪他們家,他們家可怎麼辦?

餘老大人這幾日都有些不得安眠,他不由得去了自家孫女的院子裡,想要看一看她在做什麼。

餘五姑娘正在帶著丫鬟們製香。

她素手拿起銀勺,將一抹香粉挑到了香爐裡。

她的動作不緊不慢,襯的她身邊的幾個丫鬟反有些急躁。

餘老大人知道那幾個丫鬟為什麼急躁。

她們既然是跟在餘五姑娘身邊的丫鬟,對於前些日子發生的事情自然了如指掌。

這幾個丫鬟擔心自家姑娘的前程,所以有些坐不住了。

那他的孫女呢?

思及此,餘老大人不由得再次看向餘五姑娘。

他的孫女在麵對如此潑天的富貴時,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餘五姑娘仍舊在安安靜靜的製香,似是沒發現身邊丫鬟們的心思。

餘老大人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每逢大事有靜氣。

越是在這個時候,才越是要沉得住氣才行。

這才是他的孫女應該有的模樣。

可惜了,以他孫女的人品材質如果不是礙於家裡門第不高,也未必配不上那安國公府家的公子。

可現在就是不行,齊大非偶呀。

餘老大人搖著頭離開了後院。

餘五姑娘院子裡的人絲毫沒有發現餘老大人來過。

“姑娘。”餘五姑娘的大丫鬟珠兒見自己都著急上火了,自家姑娘還是不緊不慢的,實在忍不住問道:“您就不著急嗎?”

餘五姑娘聞言就眉眼不動的道:“著急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將手上的事情做好。反正一切自有祖父做主。”

丫鬟們聞言啞然無語。

她們這位姑娘自小就和一般的姑娘不一樣。

她自幼就不喜歡那些花兒粉兒之類的東西,反而對那些書呀畫呀的很感興趣。

之前大老爺家裡的幾個姑娘還沒嫁出去的時候,每逢外麵送了什麼首飾料子進來,那些姑娘們都搶成一團。

唯有她們姑娘,也不爭也不搶的,隻撿了那剩了的首飾和料子來用。

二夫人縱然給她打了一些新首飾,她也不怎麼帶。

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竟有了些心如止水的感覺。

思及此,丫鬟們又忍不住歎息。

“珍兒,今兒個中午讓她們做些菌菇湯來喝吧,再燙些青菜過來,讓她們少放些油。”餘五姑娘挑完香後站起來對她的另一個大丫鬟珍兒道。

珍兒聞言連忙站了起來,自顧自去了廚房。

以珠兒為首的眾丫鬟們看到自家姑娘是如此的不緊不慢,再度在心裡哀嚎了起來。

為什麼她們姑娘如此容色,卻一點也不知道進取呢?

那邊廂,恒哥兒剛結束完一場戰事從前線回來。

他昨夜在外埋伏了一夜,因此精神略有些疲憊。

回府後,恒哥兒換完衣服後,先倒頭睡了一覺,直睡到夕陽西下方才起身。

他起床時才覺得腹鳴如鼓,好在他的貼身侍衛們已準備好飯菜了。

恒哥兒吃完飯後,方才覺得舒適了一些。

他站起來走了一圈後,故作不經意的問侍衛:“父親那裡可有信寄過來?”

那侍衛聞言便道:“屬下暫時還未接到信。”

恒哥兒聞言忍不住皺眉。

他的信寄過去已經有十幾日了,父親和母親縱然有什麼意見,為了讓他安心,也會寄封回信過來。

可如今,他們那裡卻了無音信,莫非是有什麼變故不成?

恒哥兒猜的沒錯。

李浩淼和魏若原本想先寫封信給恒哥兒,說他們要再看一看這位姑娘的品行,以安一安他的心的。

可魏若這裡卻被太後給拖住了。

事情是這樣的。

萬有齡指揮失誤的消息傳到京裡後,眾人質疑起了這位忠勇伯的治軍能力。

又有恒哥兒和毅哥兒在前線屢立戰功的事情傳到京裡,一時之間眾人就又將目光放到了恒哥兒的婚事上。

這回就連太後都坐不住了,她娘家嫂子進宮幾次後,太後就將魏若叫進了宮裡。

她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想將承恩公府的姑娘許給恒哥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