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2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20091 字 11個月前

與此同時,純嬪也在啟和帝麵前吹枕頭風,說是她娘家的姑娘是如何如何的好,希望陛下能為其賜婚。

若隻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景王妃、信王妃和成王妃等人也紛紛來國公府找魏若。

她們或是說自己娘家的姑娘有多麼賢淑,或是說自己家的姑娘有多麼的嫻雅。

魏若拒絕了這個,就會得罪那個,況且溯縣餘五姑娘的底細還沒有查清楚。

她總不能在此刻應承下來這些婚事,或是將餘五姑娘的事情說出來。

於是她就把事情推到了李浩淼的頭上,她就說公爺說了恒哥兒的婚事要他點頭。

這些女眷們聽了之後,自是沒再來找魏若。

不過她們的夫婿卻被她們攛掇著過來找李浩淼。

就連太後聽了這些話後,都派人將李浩淼宣進了慈寧宮中。

李浩淼是如何應對的,魏若不知道。

隻是他回來後就苦笑著對魏若道:“我覺得等溯縣那邊的消息過來後,如果餘五姑娘確是個妥當人的話,我們就把這門婚事定下吧。”

魏若本就對餘家這門婚事沒什麼不滿意,隻擔心餘五姑娘的品行不好,因此她聽李浩淼這麼說後便點頭應了。

不過老太君和老夫人卻對此有些異議。

她們問李浩淼,真要如此草率的定下這門親事嗎?

李浩淼就苦笑著對兩位老人家道:“現在想和我們家結親的人家,家世都太顯赫了。她們身後又或多或少的有著諸位皇子們的影子。與其定下這些人家的姑娘,將來這姑娘因夫家和娘家的政治立場不同,與恒哥兒反成怨偶,還不如定下餘五姑娘。至少餘家身家清白,和彆家的勢力沒有牽扯。”

老夫人聞言若有所思。

老太君沉吟片刻後道:“隻能這樣了,隻要這位餘五姑娘品格過關,縱然她有什麼不懂的,咱們慢慢教就是了。反正你媳婦也還年輕,也能再管幾年府裡的事情。”

李浩淼原本的打算是等恒哥兒媳婦過門後,就讓若若將管家一事交給她。

這樣一來,若若也能歇上一段時間。

可若是聘了餘五姑娘為長媳,那若若就要又辛苦上幾年了。

李浩淼忍不住歎息。

老太君哪裡能不明白他的心思,她見狀就勸李浩淼道:“世事安能兩全,咱們這樣的人家因得了祖宗的餘蔭才能有今日之富貴。越是這樣,就越不能想著把好事都落在咱們家才是。”

李浩淼一想也是,便也沒再說些什麼了。

李浩淼和老太君等人談話過後的第二日,啟和帝就將他宣進了宮裡。

“這戶女孩真的說著急也沒用,隻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就成了?”李浩淼聽完啟和帝的話後,眼中閃過一絲訝色。

啟和帝的眼中也閃過一絲讚賞,他對李浩淼道:“她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心性,倒比許多男孩要強一些。”

李浩淼聞言忍不住點了點頭道:“是的,況且此事全是恒哥兒孟浪,這位姑娘自己倒是沒有什麼不妥的。”

啟和帝聽他話裡話外對這餘五姑娘似有回護之意,似是明白了什麼。

他就問李浩淼:“你可下定主意了?”

李浩淼聞言就道:“畢竟出了地窖那樣的事,我們之前已經說好了,若是這位餘五姑娘無甚品行上的差錯的話,那我們就會去餘家提親。”

啟和帝聽完李浩淼的話後,不知在想些什麼,半響他才道:“你們家中也算是厚道了。”

側立在一旁的陳福聞言忍不住點頭。

可不是呢,安國公府和餘家勢力差距很大,若是安國公按著頭不肯承認這門親事,那餘家也不敢說些什麼。

縱使這事傳了出去,彆人也隻會笑餘家,說餘家想攀高枝沒攀成。

安國公願意認下這門婚事,真的算是厚道了。

思及此,陳福忍不住又看向啟和帝。

此事過後,隻怕啟和帝對安國公府的印象會更好了。

這邊陳福在兀自想著事情,那邊啟和帝察明李浩淼的心意後,就對他道:“既如此,此事還是告訴一下貴妃吧。”

李浩淼聞弦歌而知雅意的道:“臣明日就讓夫人進宮一趟。”

啟和帝欣然頷首。

魏若從李浩淼嘴裡聽說了餘五姑娘的事後,倒對她的印象好上了不少。

“這位餘五姑娘倒是不焦不躁的。”她笑著對李浩淼道。

李浩淼聞言點了點頭道:“不管怎樣,這姑娘的心性倒是難得,看起來也不像是個糊塗的人。”

魏若也忍不住點頭道:“是的,既如此,那我明日就去告訴娘娘了。”

李浩淼頷首應是。

待到第二日一早,魏若進宮將此事告訴了貴妃。

貴妃聽說恒哥兒不僅在溯縣看中了一位姑娘,而且還嚷嚷著要娶人家後,忍不住睜大了眼睛。

“你們打聽清楚了那位姑娘的性情嗎?”貴妃問魏若。

她和魏若一樣,認為姑娘的家世不是頂重要的,但性情和品格一定要好。

魏若聞言就把他們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貴妃。

貴妃聽魏若說了一通,都是那位姑娘不愛出門,以及性格安靜之類的話,並沒有提及那位姑娘的長相,便問魏若:“那那位姑娘的模樣如何呢?”

魏若聞言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她們隻顧著打聽那位姑娘的性情了,倒對那位姑娘的長相沒有太關注。

不過......

“雖說見過那位姑娘的人不多,餘家的下人又嘴緊,咱們也打探不到什麼。但公爺說既是能讓恒哥兒看上,那這姑娘必定長相不錯。”魏若忙對貴妃道。

貴妃一想也是,倒也沒那麼擔心了。

待到晚上啟和帝來後,貴妃就同啟和帝說起了恒哥兒的事情。

“說那位餘五姑娘很安靜,也不怎麼喜歡出門。這麼聽起來性格應該比較溫順,咱們恒哥兒的性子有些霸道,配她倒也可以。”貴妃一邊服侍啟和帝換衣服,一邊高興的道。

啟和帝是知道貴妃一向不太看重家世這些東西的,他聽貴妃說罷話後就問她:“那你看看我們要現在把餘家宣到京裡來嗎?”

“把餘家人宣進京嗎?”貴妃聞言就有些猶豫了:“這樣會不會太大張旗鼓了?”

啟和帝聞言就道:“溯縣現在戰事緊急,說不得又有什麼事情。到時這餘家姑娘要是有個萬一,咱們恒哥兒豈不傷心?”

貴妃一想也是,她就又問啟和帝:“不知這餘家大人所任何職,貿然將他們宣進京的話,會不會妨礙公務?”

啟和帝聞言就詫異的問她:“安國公夫人沒有和你說餘家人的底細嗎?”

貴妃聞言就道:“我們隻顧著說這餘五姑娘了,倒也沒顧得上問彆人。”

啟和帝忍不住啞然失笑道:“你們呀。”

彆的女眷遇到這類事,肯定都是問人家姑娘父兄是做什麼的,你們倒好,竟隻問人家姑娘了。

啟和帝就把餘家姑娘的父兄所任何職告訴了魏若。

貴妃想了想道:“既然除了她兄弟外,其餘親眷任的都是閒職,那想必他們現在進京也是無礙的了。”

啟和帝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又笑起來道:“是無礙的。”

啟和帝笑完後,貴妃又說起了她擔心的一件事。

“兩個孩子現在才十二三歲,這離成親的年紀還有兩三年,這兩三年咱們是不是要找幾個嬤嬤過去教一教餘家姑娘規矩呢?”貴妃問道。

啟和帝想了想道:“當然,這個你讓你宮裡的陳芸或者南嬤嬤挑幾個得力的嬤嬤就可以了。”

“還有餘家姑娘的丫鬟也需要□□一番。她們將來也是要跟著餘家姑娘一起嫁到公府去的。身邊的貼身丫鬟若是能能乾一些,那餘家姑娘也能省不少事。“貴妃又道。

啟和帝聽到她如此為餘家姑娘打算,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就調侃貴妃:“看你現在對外孫媳婦的這個熱乎勁兒,將來對咱們兒子媳婦估計還要更上心一些。”

貴妃聞言就笑道:“咱們兒子才幾歲,離他成親,怎麼著也得有個十幾年呢。”

啟和帝就道:“將來咱們兒子一定得尋一個溫和一些的兒媳婦,若是尋到了那種惡媳婦,隻怕你會被她吃的死死的。”

“那不還有陛下嗎?”貴妃聞言就斜睨著眼睛看向啟和帝道:“有陛下在,有誰敢欺負我。”

她看向他的眸光瀲灩急了。

啟和帝見狀情動不已。

紅燭搖動之後,啟和帝抱著氣喘籲籲的貴妃道:“恒哥兒的婚事若是定下來後,隻怕毅哥兒和仁安那邊的婚事也會逐漸公開了。你到時不要忘了瑤姐兒。”

貴妃平複了一下呼吸後就道:“那是自然的,陛下放心。”

既是已查清楚餘家姑娘的性情,且溯縣那邊的戰事又有了轉機。

或許是想要一雪前恥,萬有齡在接下來的指揮戰役中十分的謹慎。

朝廷的兵力本就比那聖花教的教眾多,在他的指揮下,朝廷已奪回了那幾座城池。

眼看著戰事已到了尾聲,且溯縣現在離主戰場已很遠,必不會有什麼危險。

李浩淼和魏若這邊就托五爺夫婦去溯縣餘家為恒哥兒提親了。

五爺夫婦原本不知道事情的始末,但李浩淼和魏若既是要委托她們提親,就必不會瞞著她們。

兩人都沒想到恒哥兒的婚事會落在溯縣,忍不住乍舌。

在路上的時候,五夫人就對五爺道:“咱們恒哥兒的這位媳婦將來的日子隻怕不會好過。”

五爺聞言就奇道:“為什麼這麼說?”

五夫人就道:“恒哥兒的婚事不知道被多少人盯著,就連太後都宣二嫂進了幾次宮,可最後二哥二嫂卻為恒哥兒聘了這麼一位連家世平平都稱不上的妻子。隻怕將來她嫁進來後會受不少刁難。”

五爺聞言就不以為意的道:“咱們自家人自不會欺負她。要是外麵的那些人敢欺負她,以娘和二嫂的性子必也不會乾看著。說不得要為她找回場子,所以你還是不要擔心了。”

五夫人細想之下,覺得五爺說的很有道理,便也沒再說下去了。

餘老大人原本在書房練習書法,聽說國公府來人後,頗為擔心的站了起來。

該不會是興師問罪的人來了吧。

待到聽到來人是國公府的五爺夫婦後,餘老大人似是不敢相信般的睜大了眼睛,一個朦朧的念頭在他的腦中升起。

如果是興師問罪的話,國公府又怎麼會派主子爺們在這個時候過來?

他怎麼瞅著,安國公府這模樣倒像是來提親似的。

餘老大人頗為猶疑的迎了出去,待到聽到五爺說明來意後,他忍不住睜大了眼睛。

“五爺。”餘老大人頗為心虛的道:“您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我那兩個兒子都不成器。大兒子在州府任了一個閒職,平日裡就隻知附庸風雅,攀附權貴,一點真才實學也沒有。我那小兒子比他哥哥更不如。他在縣裡任了一個閒職,有時連點卯都不過去的。若是這樣也都罷了,他還在外麵眠花宿柳,隻是有我管著才不敢往家裡領。我們家的門第已是萬萬比不上公府了,家中的兩個兒子又無品行。公府相中我的孫女,我自然高興,可齊大非偶,我們也不敢妄想去攀公府的高枝的。”

五爺聽完餘老大人這些話後,反而高看了他一眼。

餘家門第雖不高,可這位餘老大人卻是位極明白,也極務實的性子。

他聽了公府的求親後,並沒有隱瞞家中的情況,反而將家中的事情如實告知了他。

這樣一來,這門親事若是成了的話,那他們自然不能再拿餘大老爺和餘二老爺的事情說事。

若是不成的話,他也能落一個不攀附權貴的美名。

餘家有這樣一位家主看著,倒也不用擔心那兩位老爺會出什麼大的差池。

五爺思襯了一下後對餘老大人道:“此次我過來是受我二哥委托,老大人說的這些事情,我也不知道二哥是否知情。老大人若是不著急的話,我將這些事情寫到信裡,再快馬加鞭送回京裡。約莫四五日,京裡必會有回音,到那時咱們再提此事如何?”

餘老大人聞言忙道:“這是自然的。”

五爺聽他說完後,就當著他的麵,將此事寫到了信裡,然後囑咐侍衛快馬加鞭將此信送回京裡。

前院這邊五爺和餘老大人倒是談話很愉快,可五夫人這裡卻不是很愉快了。

她這次來餘家是餘老夫人、餘大夫人,連同餘五姑娘的生母餘二夫人一起招待的她。

她進餘府之前已經跟五爺說好了,先由五爺在前院同餘老大人商談婚事。

她這次就隻同餘家的夫人們敘些閒話。

因此五夫人來到餘家後院後,絕口不提婚事的事情,而是和餘家夫人們拉些家常。

這麼一聊天,五夫人就發現了這餘府後院的一些問題。

這餘家老夫人也就是餘五姑娘的祖母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很好。

她能從她身上感覺出一些陰險的感覺。

這是其一。

再來說餘府的這位大夫人,她看著倒也是個和氣且知禮的性子,可五夫人這些年也算是和京內的官眷們打了不少的交道,自是能看出這位餘大夫人和善外表下的深沉心機。

若隻是這樣倒也罷了,畢竟這內宅的婦人,誰沒有心機呢?

可餘二夫人的性子卻讓她有些擔憂,倒也不是說餘二夫人不好。

而是她發現這位餘二夫人雖然熱情,可卻十分的喜歡耍小聰明。

若是這樣倒也罷了,偏偏她又十分的表裡不一,既想刷些小聰明得些好處,又想博一個為人善良的美名。

若是她發現這兩者不能兩全時,她就會選擇博一個美名而把好處讓給旁人。

在摸清楚了這餘府眾人的性情後,五夫人不用猜就知道餘二夫人的子女特彆是女兒在這家中一定是吃虧的那一個。

如餘大夫人這樣的人一定會利用餘二夫人的這點心思,去謀取好處。

而如餘老夫人這樣看誰強勢就向著誰的性子,她也一定會處處偏幫著餘大夫人及其子女。

而等恒哥兒和餘五姑娘的婚事定下後,隻怕餘老夫人和餘大夫人會挑唆著餘二夫人向他們公府要好處。

以餘二夫人這樣容易被人糊弄的性子,隻怕禁不住這兩人的挑撥。

但這隻是五夫人擔心的一個方麵,她在看了餘二夫人後就又擔心起了餘五姑娘的性情。

二嫂她們隻說了餘五姑娘不愛出門,旁的倒也沒提。

姑娘家又在內幃,她們就算打聽也打聽不到什麼不好的東西。

俗話說女兒肖母,若是這餘五姑娘的性情同餘二夫人很像的話,那她就要告訴五爺把這門婚事延一延。等她把事情告訴二嫂後再做決定。

她們公府絕對不能娶一位糊塗的主母回來。

五夫人原本不打算見餘五姑娘的,可思及此,她就生了想要見一見餘五姑娘的念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