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1 / 2)

寒門科舉 MM豆 5313 字 10個月前

第四十一章

午飯之後,夫子叫來了一壺茶水, 三人坐在小酒館裡小憩片刻, 等著縣學那頭敲鑼召回。

樊凡在起身的時候, 一封皺巴巴的書信從袖口滑落下來,他撿起打開一瞧, 才想起這是大伯早上強塞給他的那封信。

就是這短短的一瞥, 就足以讓樊凡哭笑不得,隻見開頭一句便是“吾之大才罔有人知, 今欲為大人所用……大人用我,必定飛蝗騰達……”

“求生欲”使樊凡趕忙把書信合上,實在不堪入目,心中暗笑,還“吾之大才”, 我看是“無知大才”罷,好好的“飛黃騰達”寫成了“飛蝗騰達”, 這腦回路都能唱一曲山路十八彎了, 當真是“舉世之才”。

這樣的“才學”,到底是怎麼考上童生的?

恰巧, 樊凡打開書信的那片刻, 一旁的夫子不經意間也瞄到了一眼。

正在喝茶水的夫子被嗆得連連咳嗽, 好不容易順了口氣,對樊凡道:“還是勸你大伯看開些, 安心種田過日子罷。”

言下之意, 樊明仁這等水平, 科考是無望了。

瞧見酒館庭前正好有燒茶的火爐,樊凡順手把大伯那封自薦書投了進去。

……

……

午後,這一次不再敲銅鑼,而是敲響了講堂外的鼎鐘,以示莊重,樊凡等諸位學子被帶入了偏院裡頭等候放複試榜。

沒一會,上午監考的老學究手捧著榜單進來了,站在正前方,嚴肅道:“下午的辯試隻取八人,現由我依序唱榜,宣讀入圍者名單,未念及名者為不入圍,一會亦可隨行列席觀賽。”

十六取八,不知為何比原定的十六取十少了兩人,故院內氛圍又緊張幾分。

明明還隻是春末,天氣涼快,卻有人開始冒冷汗,濕了領襟,也無怪,若是沒進辯試,便意味著連在學政大人麵前開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談何得到賞識?

成,或者不成,榜單已經把這條界限劃得明明白白。

這樣客觀殘酷的一刀切,恰恰是科考的魅力所在,引得全民為此瘋狂。

老學究開始唱榜,隻聞道:“第八名,玉龍學院,陳家鈺,答對七題。”

玉龍學院號稱大塘縣第一學院,其學子進入辯試,眾人並不意外,唯有陳家笙臉色不是很好,垂著頭,頓時沒了盼頭,與樊凡細聲說:“二弟的學問高出我許多,也隻是考了個第八,此中藏龍臥虎,我必定是沒戲了,這樣想來,怕是我自以為答好的題目中,還有許多紕漏,才至於此。”

樊凡也細聲回應:“莫要灰心,便是沒進辯試,也是一番曆練,餘下的回頭再論。”

隨後,老學究又一連公布了好幾人,竟全都是縣裡學堂的學子,那氣焰甚是囂張的黃仕聰排在了第四,更是得意洋洋了,他答對了八題。

最後隻剩下前三名還未公布,高莊的高誦、高成雲知道已然沒戲,故皆是垂頭。

高誦喪氣道:“我本猜到有差距,卻未料差距如此之大,怕是要全軍覆沒……這次童子會後,隻怕更多人要看低農家學子了罷。”

高成雲雖也沮喪,卻不悲觀,勸道:“如今朝堂之上,寒門高官何其多,切莫太過悲觀,這次不行便回去好好準備,下次再來。今日上午,我瞧牛頭村那樊小子言之鑿鑿,頗為胸有成竹,指不定他有些許希望能進辯試。”

高誦卻不以為然,不屑道:“小兒不知天高地厚罷,前三豈是輕易能進得了。”

此二人站在最後,說話聲不大,卻正好能被樊凡聽到,得知第四名也不過答對了八題,樊凡笑笑,暗想——這前三我還真的進定了。

此時,院內之人皆是小聲議論,猜想前三會是誰人。

玉龍書院的唐賢程與青竹書院的林書芳二人尚未唱在榜內,眾人皆以為,此二人必定為其中之二,畢竟是去年童子會的第一第二名,學識是紮實的。

可這第三位,還能是何人?來自縣城書院的十二名學子間,雖是競爭關係,平日裡卻多有往來,相互熟悉,誰有幾斤幾兩,清楚得很,故怎麼都想不到這第三人會是誰。

他們至始至終都沒把農門學子考慮在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