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2 / 2)

寒門科舉 MM豆 3988 字 11個月前

三辯的時間並不長,也就半柱香的時間,沒一會便輪到樊凡上場了。

隻見教諭隨手從竹筒中搖出一支題簽,上前大聲念道:“《嶽陽樓記》,‘微斯人,吾與誰歸?’,樊氏族學樊凡先出題,儒江書院胡曦作答。”

意思是要根據《嶽陽樓記》“微斯人,吾與誰歸?”一句出題。

《嶽陽樓記》乃名篇,樊凡在前世就學了,到了大明,自然也免不了,對此十分熟悉,所以樊凡十分淡定。

光光是看這一句話,自然是問不出什麼,關鍵還是要回顧前文。

樊凡把《嶽陽樓記》在腦中快速過了一遍,當下決定由淺入深,說道:“我的題目是——‘斯人’所指何人?”

總評判官站起來道:“可。”意思是樊凡所出的題目符合規矩。

能讓範仲淹發出“吾與誰歸”感慨的,自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古仁人”,若是通識全文意思,此題並不算難。

顯然,胡曦雖背得全文,卻未了其意,因《嶽陽樓記》全文中僅出現了“滕子京”一人名,故答道:“‘斯人’所指巴陵郡滕子京也。”

實際上,全文的第一段,不過是個引子,“滕子京”也隻是此名篇的“引路人”,範仲淹寫此文規勸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六位評判官並無人敲響桌前木鼓,意味著,無人認同胡曦的答案,答錯了。

接下裡輪到胡曦出題,許是開頭便答錯了一題,小小少年心神不穩,一時過於慌張怯場,加之“微斯人,吾與誰歸”寥寥數字,實在不好出題,本想問“前一句是何”,不料口誤道:“此句的下一句是何?”

“可。”評判官雖詫異,但此題並不違規。

樊凡也是一愣,答道:“此句為篇末,並無下一句。”六道木鼓聲響起,意味著樊凡答對。

隨後,樊凡又問道:“‘微’可一字多義,皆有哪些?”此題便更簡單了,與後世考多義詞相似。

樊凡本是想友情放水,誰料胡曦學習字義句意僅靠《四書章句集注》,拘泥於朱熹作出的注解,認識有偏差。

於是胡曦答道:“朱老夫子注《四書》有道‘微,無也’,微即無,無即微,如何能道一詞多義?”意思是,朱熹隻注了“無”一層意思,他便將“微”等同於“無”了。

樊凡忍住不敢笑,心道,這便是“死讀書,讀死書”罷,背書的本事是一流的,奈何學得不深不廣,才會鬨此笑話。

“荒唐至極。”樊凡駁道,“以胡同學之見,論語有道‘孔子微服而過宋’,豈非……”

樊凡沒把話說完,算是給胡曦留了情麵,若是他把話說完,“有辱孔子”一道帽子蓋下來,恐怕胡曦這輩子都難在科考上有什麼成就了。

本隻是普通的對辯,不至於此,樊凡把握好了分寸。

胡曦還不明白樊凡的苦心,正欲繼續爭辯,他的夫子在一旁觀賽,卻知道其中利害,連忙向評判官招手示意,道是認輸了,趕緊把胡曦領了下去,留住麵子。

走之前,那夫子還對樊凡道了一句:“謝小公子留情。”樊凡還禮。

如此,樊凡得勝,進入下一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