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嘗味道如何。”
老爺子在炒鍋裡加點水,重新放在灶上,麻利的洗刷乾淨後,這才一邊擦手,一邊催徐拙嘗嘗味道。
徐拙拿著一個小碗,用筷子從盆裡夾出一些涼皮出來。
涼皮既然筋道,彈性十足。
而且因為加了少許老抽,顏色非常誘人。
而裡麵的雞蛋塊因為放進去比較晚,所以依然保持著黃亮的顏色。
白色的豆芽,黃亮的雞蛋,綠色和紅色的辣椒絲,以及褐色的涼皮,這種色彩上的搭配,讓人一看就垂涎三尺。
徐拙夾了一根涼皮送進嘴裡。
入口微微發燙,口感潤滑,還真有種吃乾炒牛河的感覺。
不過卻比乾炒牛河多了份彈牙筋道的口感。
吃完涼皮,再來幾根炒得恰到好處的綠豆芽和青椒絲,口腔中的油膩一掃而空。
“好吃!”
徐拙連著吃了兩小碗,這才放下了筷子。
剛剛已經吃了碗涼皮,這會兒又吃了兩小碗炒涼皮。
他實在吃不下了。
不然這盆炒涼皮,他甚至能一口氣吃完。
美食果然不在食材的好壞,這份炒涼皮用的食材,甚至比路邊攤的還寒酸。
除了豆芽和青紅椒,剩下的就是涼皮和調味料了。
但是老爺子憑借自己精湛的廚藝,依然把這份炒涼皮做到了比路邊攤更加美味的地步。
徐拙甚至覺得比羊城那些大廚做的乾炒牛河還好吃。
國宴主廚,果然恐怖如斯!
“炒的時候,想要雞蛋顏色好看,就盛出來,覺得沒必要,雞蛋炒好後直接放豆芽也行,這個看個人習慣。”
老爺子見徐拙這會兒沉思不語,還以為他在回味剛剛看到的做法,便提醒了一句。
其實徐老板對做法並不在意。
畢竟,他已經得到了炒涼皮的D級招牌菜技能。
做出來的炒涼皮,不比老爺子做的遜色多少。
徐拙開始準備配料,也試著做一次。
他跟老爺子的做法不一樣,或者說,他得到的技能跟老爺子不一個流派。
因為徐拙得到的這個技能,居然需要先攤雞蛋皮。
對,就是把雞蛋液倒進鍋裡,然後攤成很薄很薄的雞蛋皮,再切成跟涼皮一樣的絲,炒的時候跟涼皮一道下鍋。
這樣做出來的炒涼皮顏色更好看,而且這樣操作,顯得雞蛋很多,還不用專門像老爺子那樣把雞蛋炒一下再盛出來。
而且更重要的是,炒雞蛋太耗費食材,一份炒涼皮用一個雞蛋。
再加上炒雞蛋時候耗費的食用油,成本會很高。
但是攤成雞蛋皮就能省很多。
一次做一盆雞蛋皮,炒涼皮的時候抓一把進去,成本能下降不少。
更彆說雞蛋皮還能往裡摻假了。
這次學到的技能,也不知道是從哪個攤販身上複製的。
居然還有如何在攤雞蛋皮的時候摻假的教程。
比如雞蛋打散後,往裡麵再加一些澱粉水攪拌均勻,這樣做出來蛋皮數量更多,而且還更薄,同樣的雞蛋,摻了澱粉水之後,差不多能多做三分之一的蛋皮出來。
這無形中,又會減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