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油潑黃河大鯉魚(1 / 2)

,最快更新美食從和麵開始最新章節!

油潑黃河大鯉魚是一道經典的西北名菜,不光在山西地區流行,而且在陝西甘肅等黃河流域,也頗有市場。

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是與肉鮮嫩,乾香入味,最後一步潑油的環節其實跟清蒸鱸魚和清蒸鱖魚一樣,撒上輔料用熱油激出香味兒,但因為油潑黃河大鯉魚這道菜用了很多乾辣椒和花椒,所以這道菜跟清淡的清蒸類菜品相比,味道重了不少。

不過這種香辣開胃的味道,也符合西北人的口味,體現出了西北人的那種豪邁與熱情。

對於這道菜,徐拙其實完全不陌生。

因為中原地區的飄香魚,跟這個做法很相似。

把魚徹底醃透之後,先過油炸,然後再放上乾料用熱油淋上去,讓乾料的香味兒順著熱油融進魚肉中,這樣吃起來會非常過癮。

不過這種做法,其實從主流上來說已經有點過時了,健康飲食的觀念不僅改變著千家萬戶,也改變著餐飲業。

以前需要油炸的菜品,全都減少了用油的步驟,哪怕避免不了,也會降低用油的量,儘可能減少菜品中的油脂。

在這種風潮下,油潑黃河大鯉魚這道菜,就出現了新的做法。

比如把油炸改成清蒸,或者放在將滾不滾的熱水中把魚浸熟,然後再放上乾辣椒段和花椒等配料,用熱油潑上去。

這樣減少一次油炸的過程,魚肉吃起來會更嫩一些。

但這樣做會失去魚肉那香酥的口感,同時也會失去乾香的特性。

作為一個堅定的守舊派,馮衛國對於這種水煮或者清蒸的做法不屑一顧,用他的話說就是土不土洋不洋的,失去了地方菜的特色。

而改變之後也沒有南方清蒸類菜品的那種清鮮,好好的一道菜做成了四不像。

所以今天馮衛國教徐拙做的,還是傳統的做法。

這種做法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不符合廣大人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但不得不說的說,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鯉魚……

是真的香。

徐拙收起心思,手中提著一條一斤三四兩重的黃河鯉魚,開始認真的跟著馮衛國製作。

潛心好學再次冷卻完成,他不知道該學什麼菜品。

原本想跟著鄭光耀或者戴震霆做一道新式的菜品呢,比如粵菜中的三杯雞或者浙菜中的梅菜扣肉啥的。

但是中秋臨近,戴震霆得回去準備過節,畢竟他那邊一大家子的親友呢,得提前準備。

而鄭光耀閒著沒事,也跟著去了。

兩人在國宴後廚時候就是老搭檔,這會兒老了之後,自然有很多知心話想說,加上鄭光耀每到過節就挺淒涼的,所以戴震霆就帶著他一塊兒回去了,讓他去自家飯店看看,再商業互吹一波,同時也讓鄭光耀感受一下大家族過節的氣氛。

當然了,戴震霆主要還是擔心自己的老大哥過節時候太無聊,所以就邀請他去杭州散散心,順便等著看錢塘江大潮。

把倆老頭送走後,馮衛國立馬就來勁了。

從高鐵站回去的時候就催著徐拙趕緊去拍視頻,還自作主張給郭興旺打了電話,讓他準備兩條好一點的黃河鯉魚,下午拍視頻用。

就這樣,原本還琢磨著怎麼維權的徐拙,被馮衛國硬拽著開始拍攝油潑黃河大鯉魚這道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