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飪中,雕花一直屬於很雞肋的技能。
主要是不管雕的花型好不好看,到不到位,都不會影響菜品的質量和味道,有時候甚至還會給人一種故弄玄虛的感覺,對菜品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可以說,除了高端飯店和一些美食比賽上麵,平時生活中,很少有見到菜品雕花的現象。
不過今天徐拙要做的這道一品豆腐,卻需要用到這一技能。
而且還很重要。
一定程度上來說,花型甚至是評價一品豆腐這道菜品的關鍵所在。
那些美食家點評這道菜的時候,很少會談論味道口感,大多都是從賣相上下手。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基本上已經定死了,不管誰做,除非是換花樣搞創新,不然味道口感幾乎都一個樣。
而且這種高品級的菜品,味道和口感自己不是最重要的了。
怎麼讓這道菜顯得更加尊貴,更加雅致,才是食客們關注的重點。
而這些說到底,就是賣相而已。
賣相好,才會顯得雅致,才會顯得尊貴,才會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這些年來,無數人都在一品豆腐的雕花和裝飾上下功夫。
有人把一品豆腐的圓形表麵上做成宮扇畫,有人做成水墨畫,還有人做成書法或者刺繡。
反正就是怎麼吸引人怎麼來,怎麼奪眼球怎麼做。
這些年來,菜品的味道沒怎麼有變化,但是菜品的賣相,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倒不是大家跑偏了或者把注意力放錯了地方,實在是這道菜的口感和味道,已經到了無所提升的地步。
充其量也就是因為食材的不同,而導致口感略有不同罷了。
至於味道,基本上都一個套路,食鹽加白胡椒粉的搭配,讓這道菜品好吃之餘,也略微有一絲絲的辣味,這樣吃起來會更過癮,也更開胃一些。
徐拙把洗淨的美人豎直切開,刮去裡麵的辣椒籽,然後把辣椒切成細細的長絲。
美人椒的顏色非常紅豔,但是味道卻不怎麼辣,反而有一絲絲的甜味。
這個特點加上美人椒的個頭比較長,所以一般給菜品做搭配的時候,都會用美人椒,而不是個頭小卻非常辣的朝天椒。
今天徐拙打算用美人椒切成的細絲來做一朵有點抽象的牡丹花。
用廖廖幾根紅辣椒絲,把牡丹花的造型勾勒出來,這樣既顯得文雅,也不落俗套。
同時白皙的內酯豆腐和紅色的辣椒絲搭配,視覺上也給人一種衝擊感。
總體來說,這時候很不錯的創意。
要擱以前,徐拙絕對不敢這麼玩的,但現在他有A級的技能在手,還精通擺盤,這種操作簡直手到擒來,跟喝涼水一樣簡單。
切完了美人椒之後,徐拙又切了一點非常細的胡蘿卜絲,用來做牡丹花的花蕊部分。
最後,徐拙又削了一點黃瓜皮,然後切成細絲。
這是用來做牡丹花的葉子的。
一切準備妥當後,徐拙用鹽水把這些食材浸泡一下,然後就用鑷子開始往豆腐上放。
之所以先用鹽水燙一下,主要是這樣可以讓三種食材變軟,可以隨意擺出想要的造型。
這類線條畫相對來說還是挺難的,因為在創作的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線條,還得考慮留白的部分,比較考驗畫工和對美的理解。
徐拙有技能在手,做這個倒是毫無難度的。
很快,一朵漂亮的牡丹花就出現在了豆腐上。
花朵很大,看上去就像一元硬幣的反麵一樣,讓人一看就非常喜歡。
做好花朵之後,徐拙又在角落的空白處,把剩下的辣椒絲擺成了一個長方形的方框,做成印章的風格。
然後又在印章裡麵,用篆體擺了兩個字:一品。
這樣,逼格妥妥的出來了。
擺好之後,徐拙在上麵蒙上了一層保鮮膜,然後又用牙簽,紮了一些小洞。
這麼做的目的,是防止鍋裡的水蒸氣滴落在盤子裡,破壞好不容易擺好的花型。
不過要蒙保鮮膜的話,鋼圈的高度一定要超過豆腐才行。
不然這些保鮮膜緊緊貼在牡丹花上,等再揭開的時候,花就會被徹底破壞掉。
做完這些之後,徐拙把蒸鍋放在灶上,加水後快速燒開,然後將盤子裡的豆腐擺進去,開始蒸製。
這道菜在做法上,真算不上難。
隻要食材齊全,稍微一個會做飯的的人就能做出來。
唯一難的,就是這道菜的雕花,或者叫擺盤。
這才是考驗廚藝的關鍵一步。
這一步,不僅考驗了廚師的動手能力,同時對廚師的美學以及畫工等等,也有一定的考驗。
可以說不會作畫的人,基本上跟這道菜絕緣了。
隻有一定美術功底的人,才能把這道菜完美的呈現出來,甚至能夠超越前輩,讓菜品更具美感,更加雍容華貴。
多年來,中餐師傅樂此不彼的對這道菜進行創作,原因就在這裡。
這道菜,已經徹徹底底的脫離了菜品的範疇,而達到了藝術的境地。
藝術有儘頭嗎?
沒有。
所以大家對這道菜的熱情,也始終不減。
徐拙把菜品蒸上之後,開始準備做這道菜要用到的玻璃澆汁。
所謂的玻璃澆汁,其實就是用澱粉熬製的稍微濃稠一點的澆汁而已。
因為會呈現出透明的效果,所以在業界被稱為玻璃澆汁。
做玻璃澆汁要用到清雞湯和蔥薑水,蔥薑水的量不用太多,主要是給清雞湯提一下微熱,讓清雞湯的鮮味更加醇厚一些。
除了這兩樣之外,澱粉水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
畢竟澆汁嘛,說白了就是用芡汁熬成的湯水而已。
徐拙把三樣湯水準備好之後,又準備了一點食鹽。
食鹽的量不需要太多,因為這道菜的澆汁不需要有太濃的味道,隻需要有一點點鹹味來引出鮮味就行。
至於彆的調料,一概不用。
高端的菜品,在調料的使用方麵是很吝嗇的。
這類菜品在調味方麵,有些返璞歸真的感覺。
用最少的調味品,還原出食材本真的味道是高階菜品共同的追求。
不管什麼菜係,一旦涉及到高階菜品,基本上都會變得清淡和素雅起來。
比如現在以麻辣著稱的川菜,其高階菜品依然是開水白菜和已經失傳的肝膏湯。
這兩者,都是味道非常清淡的菜品。
另外還有香辣和酸辣聞名的湘菜,其高階菜品竹筍芙蓉湯,也以清淡素雅而聞名。
至於彆的菜係就更不用說了,稍微一把拉就能發現,高階菜品的風格幾乎完全一樣,很少能夠見到重口味的。
美食中的返璞歸真,不光是味道清淡素雅,更重要的是一種回歸自然,回歸平和的一種心境。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了人均好幾千的經典魯菜,覺得物有所值。
而有些人則覺得菜品全都沒啥滋味,還不如吃毛血旺配米飯來得過癮。
心境達不到一定的水準,就蓋特不到廚師們在菜品種傳遞出來的思想,也就品不出菜品中的滋味了。
——————
這種玄而又玄的說法,不僅在中餐中出現,其實日料法餐等等,也都講究這個。
特彆是日料,相對中餐而言更加神秘玄乎。
從這點來說,世界上的人在美食方麵的追求,幾乎是一致的。
這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下大同吧。
食材準備好之後,徐拙並沒有著急開始做,而是站在,靜靜的守著蒸鍋。
這道菜需要蒸製十五分鐘左右,要是提前準備的話,澆汁很有可能會冷掉,所以最好等豆腐出鍋之後才進行熬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