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指的是用撣子或彆的東西輕輕地抽或拂。
給肘子抹醬之所以用這個詞,大概率是因為湯汁過於濃稠的原因。
畢竟要是像油漆那樣,用刷或者抹就行了,能用到撣,就說明更加粘稠,粘稠到沒法用抹或刷。
徐拙把鍋裡的醬汁燒開之後,盛到一個碗裡。
然後他端著碗,用刷子蘸著這濃稠的醬汁,均勻的塗抹到肉皮上。
這一步其實並不好做,因為刷子太小,醬汁太稠,很難塗抹均勻,一邊塗抹,一邊用甩的方式讓刷子上多餘的醬汁濺到肉皮上。
這樣才算是勉強抹好。
塗抹醬汁要趁熱,最好是肘子剛出鍋,就把鍋底剩下的醬汁燒開進行塗抹。
因為這個時候,肉皮比較軟,而且肉皮上會有水分和油脂,塗抹的話比較方便,而且趁熱塗抹的話,隨著肘子溫度的下降,醬汁會收縮進肉皮中,香味兒也會隨之滲進去。
要是等溫度降下來再塗抹,塗抹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而且醬汁冷卻之後很容易脫落,不會像趁熱塗抹的那樣和肉皮連為一體。
用刷子把所有肘子的表麵全都塗抹一遍之後,徐拙便將盛著肘子的托盤放在一邊,進行冷卻。
冷卻的時候需要有耐心,最好彆用風扇等加快冷卻的手法,因為這樣會減少肘子的水分,使肘子的口感發乾發柴。
最好的做法,還是放在廚房自然冷卻。
隻有這樣,肘子吃起來口感才會更好。
肘子放好後,幾個攝像師湊過去開始拍特寫,接下來就是等冷卻後,由季明宇進行試吃了。
不過現在還不能拍攝,得等溫度降下來才行。
這種剛出鍋的肘子,也不需要等溫度徹底降下來,稍微溫熱一點吃,味道也非常棒。
太熱了就不行了,太熱的話根本就切不成片,就更彆說用餅夾著吃了。
等溫度差不多可以的時候,也到了下班的時間。
徐拙挑了個大塊兒的肘子放在案板上,用菜刀開始切片。
而季明宇,則是下樓買燒餅去了。
吃肘子,就得用現做出來的燒餅才過癮,所以季明宇沒有點外賣,而是選擇到樓下的一個小店裡排隊購買。
徐拙這邊開始切肘子。
俗話說,橫切牛羊豎切豬,切肘子,得順著肘子的形狀,把肘子豎直切成片。
不過在切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用刀直接切,得像是切凍肉那樣,慢慢用力切,這樣肘子的瘦肉部分才不會散開。
要是直上直下的用力切,肘子的瘦肉就會一塊塊散開,就切不成肥瘦相間的那種肉片了。
彆看肘子的外皮油光黑亮的,但是裡麵的肉顏色卻很淺,肥肉部分依然白膩,而瘦肉部分的顏色也是淺粉色。
能有這個顏色,全是因為煮之前浸泡的緣故。
這會兒切開後,黑色的肉皮配上白色的豬肉和粉色的瘦肉,看起來莫名讓人覺得有些好看。
一片完整的肘子,要有肉皮,要有肥肉,還要有瘦肉。
在這個基礎上,肉片要儘量的薄,這樣吃著才過癮,才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