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狂士楚歌(1 / 2)

突然出現的弓/弩兵將袁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船上的士兵還在忙著控製船隻,對抗顛簸。先上岸的這一批士兵無人接應,又找不到遮蔽之處,被密集的箭矢擊中,覆沒了大半。

袁軍損兵折將,好不容易穩住船,倉促地往另一個渡口退。

另一個渡口瀕臨山澗,隻容小船來回,大一些的船隻易擱淺。袁軍卻顧不上這些,他們的行蹤已經泄露,等船靠岸,袁紹立即下令棄船東行,背靠著山澗匿於林中。

袁軍本以為進入這處山林,曹軍哪怕追到他們身後也無計於施,甚至有可能被他們反過來偷襲。就在袁軍清點完輜重,準備解一解疲乏,以逸待勞的時候,不知何處竟然傳來一聲如同鬼魅索命的排簫聲。

這時天色已黑,圍著熒熒篝火,密林中的幢幢樹影被賦予了可怕的神秘感。這份可怕的神秘感被詭譎的排簫聲迅速放大、擴散,結合本就令人悚然的樂音,讓人心頭發毛,牙床打顫。一些畏懼神鬼的士兵當即被嚇得不輕,更有膽小的恨不得扭頭就跑,再無戰意。

袁紹聽到這如泣如訴的陰間傳樂,也被驚出了一聲冷汗。

他又怵又怒,欲派人去循聲查探究竟。可今夜無星無月,林中黑黢黢的一片,前有猛獸出沒,後有這個磨滅意誌力的鬼音在作怪,無人敢冒著個險。

最終袁紹強令主將安排人手出去探尋,被選中的衛隊不得不離開營帳,心中多有怨懟。

這支衛隊一去不複返,營中的其他士兵深感不安,好在鬼哭狼嚎的排簫聲逐漸停歇,徘徊心中難以排解的毛悚感終於散了些許。

袁紹又派了一支人馬出去探尋,這支人馬很快回來,說查探了四周,並未發現異聲的源頭。

又因為異聲已經停止,他們就算繼續尋找也沒有方向,所以回來複命。

袁紹知道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他們之所以這麼快回來,主要還是因為林中危機四伏,前一支人馬生死不知,他們心中生了怯意。

儘管惱怒,袁紹卻不好在這個時候多責怪什麼,隻讓人加強巡夜,不要讓曹軍有機可乘。

眾人等了小半個時辰,沒有等到其他怪事。就在眾人心情放鬆下來,準備輪番休憩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高亢的嘯聲。

已經躺下準備入睡的袁紹驀地一躍而起,大怒道:“已值宵禁,何人不歸家休息,在這荒郊野嶺又是吹簫,又是吹嘯?”

偏生因為地形原因,簫聲與嘯聲都似疊了一層回音,聽得人躁鬱不已。

袁紹懷疑是曹操的人在暗中使懷,因此更為警惕。

袁紹索性命人點燈,就著昏昧的燈光處理軍情。

大約過了半刻鐘,那擾人的嘯聲才停。

袁紹繼續處理文牘。不知過了多久,燈光躍動,燈油將儘之時,袁紹生出濃厚的睡意。

他強撐住困乏,又等了片刻,仍未等到任何異聲,終於決定去席上睡覺。

袁紹疲憊地躺下,剛醞釀了一會兒睡意,又聽到詭譎的排簫聲。

袁紹怒而起,在心中來回咒罵曹操與吹簫者。

怒了一小會兒,他發現這次排簫的旋律與上次有所不同。不同於上回的陰森悱惻,這次的簫聲極富韻律,按著一定的拍子打節奏,宛若一首歡快的歌。

袁紹仔細聽了片刻,發現簫聲的主旋律乃是“3-3-5,7-5”的拍子,頓時臉色一黑。

這正是“本初詩”的句讀。

“曹阿瞞欺我太甚!”

他仿佛能預見所有士兵因為這首在心中高唱“本初詩”,代入節拍哼哼唧唧的場景,怒不可遏,下令士兵拔寨收帳,連夜向曹軍的城池進攻。

同一時間,在一處與山澗相對的穀中。

鄭平放下排簫,意興闌珊地嗬了個哈欠:“已至戌時三刻,當找個地方入眠。”

郭嘉道:“袁紹今晚定會攻城,恐怕是個無眠之夜。”

話剛說完,就見鄭平從馬背旁的包裹裡取出一隻簡易版的睡袋,鋪在地上。

郭嘉:……

還要回去為曹操機變權謀的他突然產生離譜的羨慕之情。

“自便。”

鄭平矜然道,已帶上了送客之意。

郭嘉道:“讓四五人留下……”

“不必。”此時的鄭平仍舊帶著郭嘉所熟悉的幾分狂傲,“袁軍不會尋到此處。就算另有變故……你莫非讓我保護留下的幾人?”

想到鄭平的武力值,郭嘉默然。

他道了句保重,與這隊騎兵一同離開。

等到了穀口,他們與另一支埋伏在此處的精兵彙合。

荀攸見鄭平未隨著郭嘉回來,詢問緣故。

待知道是留下睡養生覺,即便是沉穩泰然如荀攸,也不免在一瞬間露出“……”的神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