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2)

綜合考慮天氣、糧草、兵器等情況,東征時間定在初秋。

朱標近來忙於備戰之事,少有空閒之時。

常樂帶著兩歲的雄英,還有魯王朱檀和大名公主,往來於春和宮和東華門外的秘密基地。

十八歲的常升給王爺和公主完成今日份授課後,特意來書房尋找姐姐。

雄英正由晚星、晚月陪著,三人在旁玩搭積木的遊戲。

常樂親手給弟弟煮了杯茶,問道,“怎麼了?”

常升從小外甥那裡收回目光,“姐姐,我準備隨軍東征。”

常樂端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抬眸看他,“為何?”

常升:“我有幸得姐姐傾囊相授,通曉多國語言、地理、民俗,又擅騎射,水性也不錯。”

他白皙俊秀的麵龐,鑲嵌一雙笑眯眯的,彎月似的眼,眼底透著堅定,“讀萬裡書,行萬裡路,我想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常樂眉峰稍蹙,提醒,“娘大概率不會同意。”

常升咧嘴,露出口大白牙,“還得姐姐幫我在娘麵前,美言一二。”

常樂:“......你覺得我會同意?”

還想推她出來應對娘親,想得挺美。

常升拿起茶壺,殷勤斟茶倒水,“姐姐最是人美心善。”

常樂:“......”

使勁憋,才能憋住到嘴邊的笑意。

她的確美,最美什麼的,也還行吧。

常升瞅眼自家姐姐,然後繞過書桌,拉著她的袖子搖來晃去,“姐姐,姐姐!”

他怎一個嬌俏二字......

常樂真是,莫可奈何。

自個一手帶大的弟弟,真是跟自個一模一樣。

但有所求,甜言蜜語什麼的,隨手拈來。

晚星,晚月兩人習以為常,眼都沒帶抬一下的。

年紀尚幼的朱雄英沒見過世麵。

他仰起圓嘟嘟的小腦袋,學道,“姐姐,姐姐。”

常升搖來晃去的動作,跟被點穴似的,瞬間僵在原地。

朱雄英歪著腦袋停頓片刻,隨即又慢動作地前後搖晃肩膀,再一次道,“姐姐,姐姐。”

他學得還挺像......

常升那臉,青了又紅,紅了又青。

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他拉著常樂的袖子繼續晃,“姐姐,姐姐。”

那邊朱雄英也不甘示弱,跌跌撞撞跑過來,跟他舅舅一模一樣,“姐姐,姐姐。”

此起彼伏的二重奏環繞,常樂不堪其擾,唯有舉白旗投降。

常升喜滋滋鬆開姐姐的袖子,仿佛啥事沒有發生,他優雅返回自個座位。

朱雄英左看看娘親,右看看舅舅,也原路返回了他的積木堆邊。

·

洪武十四年十月初,朱元璋以“倭寇屢次侵擾我朝沿海百姓”為由,揮師東征。

常升如願以償,隨軍前往。

曆時半年,水師大獲全勝,滿載而歸。

除了金、銀、銅等金屬礦外,還有成堆的木材。

自周開始冶鐵,發展至今,技術逐年精進,可製造出來的鐵具質量反倒在降低,特彆的脆,極易折斷。

比如作為兵器使用的刀,鋒利、堅固程度,遠遠不如大唐時期。

還有作為火炮炮筒,極易炸膛,長此以往,導致我國火炮逐漸落後西方。

究其原因,唐朝用的是木炭冶鐵,而到宋明時期,因為北方林業資源日益枯竭,改為煤炭冶鐵。

煤炭冶鐵本來是技術的一大突破,可會導致冶煉出來的鐵具,含有大量的硫、磷,是降低鐵具質量的元凶。

而在此時,尚無科學完備的去硫去磷工藝。

但沒關係,小日子國林業資源豐富,在去硫去磷工藝完備之前,隻能麻煩他們多多幫忙了。

當然,除了這些資源,水師還帶回來三十多個倭寇首領,那都是些常年在我朝沿海地區作亂之人。

另外還有小日子國遞交的臣服國書。

史書記載,鄭和帶領軍隊和寶物前往,走得是恩威並施路線,而這一回,隻有一船船的炮!

小日子國唯有選擇臣服,逮捕倭寇,任由明軍予取予求,寶物什麼的,想也彆想。

朱元璋看著滿船的戰利品,喜得直搓手。

曾經以能征善戰出名的黃金家族,三次東征均以失敗告終。

而他,淮右布衣,一出手打得倭國毫無還手之力。

還有誰,就問還有誰!

狂喜之餘,朱元璋令專人押送那三十多名倭寇首領至山東蓬萊,那裡的百姓受倭寇之苦久矣。

海風陣陣,浪朵朵,空氣裡夾著淡淡的腥味。

三十名倭寇,沿著海平麵排成長長一串。

他們雙手被綁縛於背,閃著冷光的鋼刀就在眼前,但他們毫無反抗的餘地,

自被抓捕,他們每日僅得些稀薄的粥維持性命,四肢早已癱軟,連顫抖的力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