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立儲立賢(1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1124 字 8個月前

皇帝蘇河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看著朝臣的表現。

這些朝臣現在的站位涇渭分明,形成了各自的派係。

屁股決定腦袋,隻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走到一起。

皇帝蘇河之前一直警惕黨爭,害怕大華帝國因為黨爭亡國。

唐朝的牛李黨爭,明朝的東林黨。

那都是導致唐朝和明朝亡國的重要原因。

皇帝蘇河擔任皇帝這幾年,他對於有些問題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治理一個國家,那是一門大學問。

官員形成派係,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避免。

共同利益的人,必然有著共同語言,他們會互相靠攏形成勢力,保護自己的利益。

上位者都喜歡有弱點的下屬,正是因為他們好掌控。

皇帝蘇河的經驗,讓官員們完全不結黨,這基本做不到。

哪怕是明麵上不結黨,這些官員也會在私下結黨。

皇帝蘇河在之後就放鬆管控,引導官員結成比較好管控的同盟。

因為某種利益組成在一起的派係,這比鄉黨更容易管控。

黨爭亡國,那就是他們失去了掌控。

例如前朝東林黨一家獨大攻伐異己,大明皇帝已經沒有辦法製衡,這才導致黨爭誤國。

隻要各派不一家獨大,徹底掌控朝堂,對於中庸之姿的皇帝,就能在各派之中左右逢源。

他可以通過拉一派打一派的方式,掌控朝堂的局麵。

皇帝蘇河厭惡儒家理學,他卻留著這些人,就是為了不讓心學一家獨大。

工商業資本起來,他又給予工商業資本的代表便利。

大華帝國官員派係,從各種學說鄉黨形成的派係,轉換成利益結合而成的派係。

現在工業派,已經能在朝堂上,發揮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

工業派強力反對儲君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在遏製對手,試圖通過儲君重新掌控朝堂。

皇帝蘇河輕咳一聲,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

他緩緩說道:“現在皇子年紀還太小,他們都沒有長大。

朕現在還年輕,不急著立儲。

朕準備等到皇子娶妻生子,他們的各項才能也表現出來,再考慮立儲君。”

皇帝蘇河這句話一出,直接讓很多朝臣驚住了。

他們都想不到,皇帝蘇河竟然想把立儲的時間,拖到十幾年之後。

大華帝國往後十幾年,都不設立儲君,這種情況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李誌升聽到這個消息,他就仿佛天雷轟頂一般。

十幾年之後,其他人不了解,他肯定是無法待在內閣,獲得擁立儲君的功勞。

他機關算儘,卻獲得了這個下場,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

李誌升用餘光看著派係的成員。

很多人神色有些蠢蠢欲動,他們卻沒有出聲。

李誌升知道,這些人按照他們升遷的速度。

隻要中途沒有犯事,十幾年之後,必定進入內閣和六部。

那時就可以獲得擁立之功,很可能會一步登天。

李誌升知道在朝堂之上,現在隻能靠自己,他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放棄。

他投入了這麼多資源,半途而廢,必定會導致整個派係分崩離析。

李誌升再次從隊伍中站出來,先是鞠躬行禮,隨後直起身子,看向皇帝蘇河道:

“陛下,臣不懂您為什麼要在十幾年之後,等到皇子長大成人,才確定儲君的人選。

我們可以借鑒前明的經驗,皇室對於儲君和其他皇子,進行不同方式的培養。

儲君由專業的人才,教授治國理政之道。

皇子則任由他們學習喜愛的學問。

這種製度極為有效,從大明最後兩任皇帝,天啟帝朱由校與崇禎帝朱由檢。

他們的治國理政的做法,就能看出來皇室教育的重要性。

天啟帝朱由校,經受過完整的儲君培養。

他看似不務正業,喜歡木匠活,他卻深知政治平衡之道。

任用閹黨與東林黨鬥爭,明朝國力衰退的速度,明顯降了下來。

反倒是崇禎帝朱由檢,沒有經曆過儲君培養。

任用大臣隨心所欲,不了解政治平衡之道。

大明的死忠官員,都可以被隨意舍棄。

臣覺得陛下應該吸取大明朝的教訓,及時確定儲君培養的方式。

儲君不提前教導,他即便登基,也會對帝國造成極大的危害。”

李誌升說話的同時,觀察著皇帝蘇河的表情。

他看到皇帝蘇河表情不太好,心裡擔憂的同時,也認為他賭對了。

皇帝蘇河表情有了波動,這代表著他極為關心儲君的培養,自己的激將法有了效果。

李誌升拿大明末代皇帝舉例,就是為了刺激皇帝蘇河。

皇帝蘇河不想讓子孫後代落得這個下場。

肯定要確立儲君培養製度,他們就能管中窺豹,了解到皇帝蘇河,屬意的太子人選是何人?

他們隻有現在投靠可能性最大的皇子,才能攥取最大的利益。

朝堂上,很多心思玲瓏的大臣,看出李誌升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們暗中豎起大拇指,讚同李誌升這個辦法。

激將法極為有效,就是用在這種場合,容易被皇帝蘇河記恨。

皇帝蘇河臉色微微發生變化。

新朝會分析前朝滅亡的原因,把前朝暴露出來的明顯問題解決。

大華帝國也不例外,那些修明史的翰林,不斷通過各種細節,總結著明亡的原因。

這也是皇帝蘇河提出稅製改革,朝堂上阻力很低的原因。

民間的阻力,傳統士紳被消滅。

那時民間商賈,還沒有形成規模,沒有話語權。

朝堂上的百官,也了解明亡的最大原因,就是朝廷沒錢。

對於明朝的儲君培養製度,大華帝國也有很多人專門研究。

明朝的製度,隻培養儲君一人。

其他皇子全部當豬養,他們的治國水平,連很多秀才都不如。

明朝中後期,出現三次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就能看出這些非嫡長子出身的皇帝,他們的表現。

景泰帝朱祁玉不是合格的皇帝,他是遇到千古名臣於謙。

於謙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嘉靖帝朱厚熜無師自通,天資聰慧,政治手腕遠超常人。

崇禎帝朱由檢,他就是沒經過係統儲君教育皇子的表現,明朝滅亡最大的責任人。

皇帝蘇河看著李誌升等人的表現。

他緩緩說道:“李愛卿說的有理,皇子們都要可堪大任,以應對意外情況。

皇子們除了正常上學之外,每周還要拿出一天時間,讓他們學習更專業的知識。

朕會根據他們的學習進度,為他們選擇合適的人教導,教授他們治國理政。

這項課程,麵向所有適齡皇子。”

皇帝蘇河這句話一出口,立刻把滿朝文武鎮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