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南方攻略 統一世界,不如走海路……(1 / 2)

周渝聽說排灣族的石喻言到了江陵, 冷笑一聲:“一直沒空理會她,竟然蹬鼻子上臉了?”

對周渝而言排灣族的幾萬人實在是不夠看,以前不去理睬排灣族是因為荊州作為胡問靜的糧倉, 穩定是第一位的, 反正北大武山周圍沒什麼真正的平原,算不上產糧之地。為了一塊雞肋屠殺幾萬人沒什麼大不了的,殺光排灣族可以殺雞駭猴,看荊州還是有那個山民部落敢不服王化?但想到山區剿滅幾百人的山賊就足以讓幾千人的官兵痛不欲生, 想要在連綿的山區中剿滅幾萬人, 而且是在山中有農田, 能打獵,可以自給自足的幾萬人簡直是一場噩夢,周渝不想為了一塊雞肋興師動眾,耗時經年, 這才選擇了忽略排灣族掌管的鎮子不進行集體農莊製, 並且對排灣族采取了一定的忍讓,但排灣族的頭領竟然大搖大擺找上了荊州府衙, 擺出一副與朝廷談判的架勢, 這是把朝廷當作豆芽菜嗎?

沈芊檸搖頭道:“石喻言表示可以接受集體農莊製,但是必須讓排灣族的人進入官府。”

周渝冷笑:“做夢!”區區幾萬人的頭領就想要挾眾進入體製內,這是以為朝廷的人都是傻逼嗎?

沈芊檸眼神詭異, 她是知道一些道門正在進行的秘密任務的, 慢慢地道:“恐怕……排灣族遇到了一個好時機……”

周渝愕然。

……

府衙內, 石喻言鎮定地坐著,輕輕地嗅著茶香,卻並不喝。沁人心脾的茶香滲入了她的身體,她定了定神, 接下來是決定排灣族命運的一次會麵。

周渝與沈芊檸進了大堂,看了一眼石喻言,開門見山地道:“你沒有資格與朝廷談條件。”

石喻言微笑道:“我知道。”她將手裡的茶杯放下,慢慢地道:“我們排灣族人多,那是對比小鎮子的百姓而言,幾萬排灣族部落人在朝廷眼中隻是極其小的一撮人,除了巴蜀,大楚朝已經平定了天下,隨時可以發動十萬大軍殺入北大武山,見我排灣族殺得乾乾淨淨,雞犬不留。”

周渝輕輕地鼓掌:“說得好,不過……”她淡淡地道:“我不需要發動十萬大軍的,我可以放火燒山。一座北大武山而已,擋住了朝廷的大軍,燒了就是了。或許山裡有山澗水,一次燒不光,那也沒什麼關係,我多放幾次火,再大的山都能燒光了。”

石喻言臉上一點變化都沒有,平靜無比,道:“不錯,隻要朝廷願意,碾死排灣族就像碾死一隻螞蟻。”

周渝哈哈大笑,心裡卻有些沒底,石喻言有恃無恐,怎麼回事?

石喻言盯著猖狂大笑的周渝,道:“我排灣族在北大武山也有幾百年了,大漢的時候,我們老實繳納糧食,到了如今我們依然老老實實的繳納賦稅糧食,我們隻是一群想要過日子的百姓,沒有任何推翻朝廷或者不服從朝廷的意思,我們隻是想要按照自己的習俗生活。”

周渝慢慢地點頭,道:“本官理解你們,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開開興興的生活,其他事情什麼都不想管,什麼集體農莊也好,什麼大漢曹魏大縉大楚,你們都為了躲避亂世為了逍遙自在躲進了大山之中了,為什麼朝廷還要強迫你們按照朝廷的規矩生活?人就不能隨心所欲的生活了嗎?”

周渝盯著石喻言,嚴肅地道:“本官可以答複你。不能!”

“大楚朝要建立一個公平的世界,第一步就是消滅饑寒交迫。大楚朝不允許出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集體農莊製是最簡單最徹底的消滅饑寒交迫的辦法。”

“排灣族或許沒有饑寒交迫,或許生活條件比集體農莊還要高。但是,本官不管,朝廷不管!因為本官和朝廷沒有精力和能力調查一個個百姓一個個村莊的生活條件,唯有一刀切。”

周渝盯著石喻言,冷冷地道:“集體農莊必須深入到大楚朝的每一個角落,誰敢阻擋集體農莊,誰就是造反。”

“本官以前沒有能力對付你以及其他躲在山中的百姓,為了尋找幾個百姓付出的財力物力太不劃算了,但是本官現在緩出了手,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對付山民,所有山民必須就地加入集體農莊。”

“排灣族要麼老實下山,要麼被官府剿滅!”

石喻言看著周渝,明明是一個女子,但是周渝的身上就是透著一股淩厲的氣勢,這就是朝廷大將的氣勢?石喻言認真地道:“假如我排灣族可以為朝廷效力呢?”她注意到周渝的眼神沒有一絲變化,笑了:“我排灣族真是上天的寵兒啊,就在懸崖邊卻撿了大便宜了。”

石喻言伸出手,將案幾上的茶杯茶壺儘數少落到了地上,從懷裡取出一張地圖,重重地放在了案幾上。

“當今天下,大楚朝隻有巴蜀沒有並入版圖,真的?”

石喻言緩緩地搖頭:“不對!不僅僅是巴蜀沒有並入版圖,還有廣州、交州。”

“天下隻有我排灣族心存僥幸,不願意服從朝廷的命令執行集體農莊?不是吧。”

“周將軍一個月之內克揚州,揚州真的全部都執行集體農莊了?揚州南部的山區真的開始集體農莊製了?揚州晉安郡儘數是山地,真的已經開始集體農莊了?”

“揚州遠了些,我是不知究竟了,這廣州呢?廣州多山,山中部落無數,真的能夠執行集體農莊製?”

“交州一直在華夏版圖之內,一向不服王化,大楚朝新立,兵鋒鼎盛,自然是容不得的,但是這交州瘴氣蚊蟲多如牛毛,朝廷真的有把握征服交州?”

“聽聞陛下大軍天下無敵,五百騎屢次大破幾十萬軍,這廣州交州之地山路縱橫,這五百無敵鐵騎真有用武之地?”

“中原之人不願意南渡長江,言我江南之人是蠻夷,這也罷了,又說江南多瘴氣,濕氣重,北人南渡壽命不過三五載,故北人一向不願意南渡長江為官。這中間的歧視或誤解,我也不屑去爭辯,我隻說這大楚朝的精銳真的能夠在南方的崎嶇山路,炎熱溫度,潮濕氣候,多蟲多瘴氣的地方打仗?”

“謠傳中秦始皇曾派數萬大軍南下交州,卻在南方的瘴氣和森林中全軍覆沒不知所蹤。我才疏學淺,不知真假,但北人不適合南方隻怕未必是空巢來風。”

周渝平靜地看著石喻言,隻覺這次真是倒黴啊,遇到了一個厲害的角色。

石喻言看著不動聲色的周渝,真誠地道:“朝廷想要真正地掌握天下,需要一支真正的適應南方的氣候,熟悉山林的軍隊,而我排灣族願意為朝廷效力,平定廣州、交州。”

“唯一的要求,就是我排灣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在山中生活,不進行集體農莊製,不強製下山。”

周渝冷冷地笑了,輕輕地鼓掌:“雖然周某之前就猜到你是個厲害人物,沒想到你竟然比周某預料得更加厲害。”

石喻言微笑,她的底牌幾乎都打出去了,但是對方還沒有出牌。

周渝盯著石喻言的眼睛道:“廣州、交州都是山地,氣候炎熱,蟲蟻眾多,瘴氣橫行,可是大楚朝根本不在意這些地方。大漢朝可以任由交州半獨立,大縉朝可以任由交州半獨立,我大楚為什麼不能任由交州、廣州半獨立?不毛之地,要人沒人,要糧食沒糧食,我大楚得天下之地,既不缺糧也不缺地,今年的芋頭就有九億斤,大楚朝唯一的擔憂就是人口太少,這麼多土地根本種不過來,哪怕是天府之國的巴蜀我大楚都一直未曾用兵,為什麼要去理會交州廣州?”

“交州廣州百姓,山地百姓,排灣族或者其他山中部落百姓不願意服從朝廷,沒關係啊,真的沒關係。”

“距離近的,比如荊州之內,不服從的就儘數殺了,左右不願意服從我大楚,非我大楚百姓,殺了也沒有損失。”

“青山綠水就儘數燒了,留下光禿禿的山頭,過上百十年自然又是滿目蒼翠了。”

周渝冷冷地道:“我大楚才立國,最大的敵人是北麵的胡人,我大楚全力以赴準備打胡人,那才是我大楚的心腹大患。北麵一馬平川,胡人又有駿馬無數,不殺光了胡人北麵就不太平。”

“至於南麵躲在山中的百姓我大楚不是很在意的,打下來也不出糧食,若是山民敢下山造反,正好領教一下我大楚的騎兵的厲害。”

周渝站起身,負手而立,俯視石喻言,淡淡地道:“你以為你手中有籌碼,其實是沒有的。”

“等平定了北方的胡人,我大楚對南方總是要動刀兵的。不過周某不一定需要用山民的。”

“我大楚朝從陛下起,名將大臣朝氣蓬勃,用二十年訓練十萬能夠適應南方氣候的大軍也不是不可以。”

“二十年間,你們這些山中百姓的人口能夠有多少?山中若是真的糧食無窮無儘,你們就不是幾萬人,而是幾百萬人了,二十年間隻怕你們的人口增加有限,而我中原人口翻倍,更是不在意區區幾萬人了。”

周渝笑了:“對了,就是排灣族人口翻倍,有十幾萬了也無妨,十幾萬山民之中有多少可以拿起武器作戰的丁壯男子?五千?八千?算你們把所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男子都發了刀劍好了,也不過是一兩萬人,你們有兩萬把刀子嗎?要不要我借你們一些?”

“排灣族個個都是英雄,足以以一當十,北大武山是神山,不怕火燒,我大楚十萬大軍與你們一萬丁壯同歸於儘,排灣族打出了威風,打出了煞氣!了不起!”

“然後周某再征調十萬大軍,你們還有丁壯嗎?十歲以下的孩子和五六十歲的人也能拿起刀劍嗎?”

“應該也可以的。不過這次麵對我十萬大軍隻怕做不到以一當十了,一比一,你排灣族有十萬人犧牲嗎?”

“無妨,就算這十萬人又死光了。周某再起十萬人又如何?二十年後我大楚有幾千萬人口,區區三五十萬人不傷筋骨。過不了幾年人口就補上了,你們山民可以嗎?”

石喻言淡淡地笑,似乎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壓力。她也站了起來,笑道:“大楚朝若是可以等四十年,大楚朝的人口就有六七千萬了吧,那就更可以不在意區區幾十萬人的損失了。”

她柔和地笑著:“可是,大楚朝真的能夠等二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嗎?”

周渝厲聲道:“為何不可?是排灣族威脅我大楚了,還是天下有誰威脅我大楚了?”

石喻言搖頭,道:“大楚建立國家太容易了,陛下以乞丐之身起家,不過數年,以不到二十的年齡取得了天下,天下有沒有更容易的建國的帝皇,我石喻言才疏學淺不知道。可是這大楚與曹魏真的很像啊。”

石喻言伸出了一根手指:“陛下和曹操都想要擺脫門閥的控製,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朝廷。”

她又伸出第二根手指:“陛下和曹操都缺乏人口,曹操延續了漢朝的政策,內遷胡人,以為胡人不堪一擊,不足為患。陛下以為南麵的山民不堪一擊,打算‘內遷’山民。”

周渝臉色微變。

石喻言又伸出了第三根手指:“陛下和曹操都有名將無數,擊潰了所有帶著光環的敵手。”

石喻言微笑道:“我地處荒野,對陛下所知有限,但是我想,曹操能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的雄心壯誌,陛下不滿二十,這雄心壯誌怎麼都不會比曹操差了,隻怕是不能接受有排灣族、有山民、有廣州、交州不服王化的。”

石喻言深深地鞠躬,道:“我排灣族對陛下談不上忠心耿耿,但我排灣族幾百年來從來沒有獨立謀反之心,我排灣族想要保持自己的傳統,不願意出山加入集體農莊,若是陛下和將軍堅決不允,我排灣族絕不做螳臂當車之事,我石喻言立刻就帶數萬排灣族人下山,是在北大武山的山腳下加入集體農莊也好,是被遷移到了將領也好,是被打散了也好,我石喻言和排灣族堅決服從朝廷的命令。我排灣族想要過幸幸福福的日子,有吃有穿,若是集體農莊之中吃得更好,住得更舒服,我排灣族為何要繼續待在山中?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我排灣族願意下山。”

“若是陛下和將軍憐憫我排灣族久居山中,消息閉塞,卻仍有一顆向善的心,願意讓我排灣族為朝廷效力,征服南方山區,向廣州交州等偏遠之地傳遞朝廷的威名,我排灣族絕不推辭,族中精壯願意儘數出山為陛下而戰。”

“隻是,請陛下看在我排灣族為陛下流血犧牲的份上,允許我排灣族依然住在山中。”

周渝冷冷地看著長鞠到地的石喻言,雙方都極度虛張聲勢了,但是這次交鋒依然不過是平局。她直接說出自己的底線:“排灣族和山民不願意出山,本官可以答應你們,但是,本官要三千丁壯入我軍中,征討南方。”排灣族久居深山,人口數字極其模糊,幾萬究竟是三五萬還是八(九)萬?但無論如何三千丁壯不會影響了排灣族的生活,若是這點條件都不答應,那排灣族的反叛之心就是昭然若揭了,她立刻就去安排放火燒了北大武山,殺光了山中的所有人。

石喻言平靜地道:“是,一個月內我就帶三千人丁壯下山。”她又一次長長的鞠躬。

周渝淡淡地道:“彆以為你用三千人就換來了排灣族留在深山的權力是賺了,你們還不知道集體農莊的威力,等你們發現集體農莊能夠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隻怕你們求著加入集體農莊。”若是以為集體農莊僅僅就是有飽飯吃,每十天有肉吃,那也太小看“公平”二字了。

石喻言站住了身體,沒有回頭,道:“用三千丁壯的性命換取的生存,何來‘賺了’?”大步離開。

周渝沉默,逼迫一個在山中與世無爭的部落進入平原,是對是錯?隻是時代的車輪碾壓過來了而已。

沈芊檸一直沒有說話,此刻才第一次開口道:“大楚需要人口,大楚需要一支能夠南下的大軍。這是朝廷的方略。”

周渝緩緩點頭,她已經知道了胡問靜的計劃。

胡問靜看似一心想要北上殺儘胡人,追殺到草原的最深處,其實那隻是一支詳攻的隊伍,胡問靜的真正目標不是“北上向西”,而是“南下向西”。

……

“‘北上向西’的道路自然是存在的,可是這代價有點高昂,朕付不起。”胡問靜對周渝等人誠實地解釋。

“出了長城就是茫茫的草原,如何補給糧食?若是草原真的可以風吹草低見牛羊,為什麼胡人要絡繹不絕的入關進入中原?這草原與中原相比定然是更不適合居住,遊牧民族沒有未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