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萬能口訣(2 / 2)

將碗中放入1顆八角、適量花椒、薑絲,放入開水泡20分鐘。

時間到時,撈出殘渣。

調味後的關鍵一步就是打水,肉餡吸飽了水後才能飽滿,鮮嫩多汁。

打什麼水很關鍵,清水可不行,要打“蔥薑水”或“花椒水”。

蔥薑、花椒都可以去腥增香,用它們煮水也有同樣的效果。

考慮到康貴傑不喜蔥,於是劉雨農選擇了花椒水。

500克的肉餡中放入100克的花椒水,要分次打進去,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

打水時的用量,一定要嚴苛的按照比例來。

這都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之後,流傳下來的最佳比例。

畢竟水打多了不好包。

料酒就不用放了,薑水的去腥效果比料酒還好。

再放半勺食鹽、少許蠔油、生抽、白胡椒粉,然後朝一個方向揉抓均勻。

餃子餡想要好吃,光是水嫩還不夠,還要油潤一些才香,所以還要拌一些油。

油可以增加香味,還能鎖住肉餡的水分。

但加什麼油?

很多人都直接加食用油,這是不對的。

生油有一股生味,香味也不濃,隻有一股油膩感。

正確做法是加用香料炸過的熟油。

熟油去除了生油味,還吸收了香料的香味,味道非常香,最適合拌餡,而且也不那麼膩,比較油潤。

鍋裡倒入冷油,加入花椒、八角、蔥薑片、小火炸至顏色金黃後撈起。

油放涼後倒入肉餡中,攪拌至全部被吸收。

肉餡就調好了。

而劉雨農做蒸肉糕用的肉餡,就是精心調製好的。

等鍋裡的肉餡蒸製完成。

她另拿2隻雞蛋取蛋黃打散,均勻地抹在肉糕表麵,入籠再蒸5分鐘,取出。

將肉糕切片,碼入碗中,入籠再蒸5分鐘,取出裝盤。

裝盤也是有講究的,怎麼擺放,什麼角度,配什麼花色的盤子。

全店,隻有烹飪這道菜時,會搭配真正的jdz瓷盤。

不是彷版,而是真正從jdz運回來的盤子。

私房菜,講究就講究在一個特色上麵,除了菜肴的口味新鮮,就是造型的彆致美觀。

這一份蒸好的肉糕,彆說是端去餐桌供顧客品嘗了,就是放在古代,禦膳房做出來的禦前菜肴,也就是這樣了吧。

後廚這邊陸續上菜,前廳那邊很快有回饋傳了回來。

康貴傑對於上桌的菜品非常滿意。

劉雨農又特意過去了一趟。

席麵上的菜肴,基本上都被動過了。

尤其是最先上桌的耗油白玉孤,竟然被吃的乾乾淨淨,一根都不剩。

劉雨農心下一鬆,臉上的笑容也越發的燦爛了。

果然,康貴傑對於今天安排的席麵非常滿意,樂得猛誇劉雨農。

“雨農,你店裡的菜做的真不錯。這胡蘿卜燉羊肉用的是大尾巴羊吧?能吃出來,這肉質太鮮,味太正了!還有這鱸魚,火候控製的非常好,這兩道菜是你親自掌勺的吧?瞧瞧這刀工,一眼就能認出來,太有特點了!”

劉雨農聽的滿麵放光,連連謙虛道:“確實是我掌勺的,就是想讓您嘗嘗我的手藝。”

康貴傑很是受用,笑說:“曖,你這丫頭,確實是太能乾了!這菜做的好啊!尤其是這道蒸肉糕,這肉餡調的特彆好!還有耗油白玉孤,這道菜非常的合我口味。”

說著,隨手指向麵前的空盤:“瞧瞧,這一盤子幾乎都讓我給吃了!就是我這一趟過來,反倒是讓你受累了。”

劉雨農趕忙說道:“這哪叫受累啊,我巴不得您天天過來呢!而且我給您做菜,那就是想要孝敬您!”

旁邊坐著的老友,笑著插嘴道:“雨農確實是有心啊!這幾道菜,我吃著,既沒有蔥花,也沒有香菜,這肯定是顧及著你挑嘴。“

另一位老友聞言,也樂道:“我倒是挺喜歡吃蔥的,結果受他連累了!”

康貴傑其實也吃出來了,這幾道菜,就連過油都沒有蔥花,口味上,一丁點蔥味都沒有。

但是這幾道菜,在烹飪時,正常情況下,肯定是需要用到蔥花的。

隻能是劉雨農知道他的口味,特意沒有放。

康貴傑心下一暖,這種待遇,隻有劉雨農父親在世時,他們一家過去做客,劉雨農的父親在掌勺時,會特彆注意這件事情。

他們可是多年的好友,彼此的飲食習慣,互相間非常了解。

沒想到,劉雨農也這樣有心。

康貴傑心下想著,越發覺得感動不已,拉著劉雨農又熱絡的聊了起來。

劉雨農眼瞧著這三位還沒吃完飯,酒也剛喝到一半,於是非常有眼色的陪聊幾句後,借口後廚忙不過來,功成身退。

都走出包廂門口了,還能聽到身後隱隱傳來對她的讚許:“雨農是真的有心啊!”

“這菜做的確實是好!”

“唉,長江後浪推前浪......”

劉雨農離開時,腳步輕快,心裡頭對付宇同樣暗讚不已。

這小子確實有本事,竟然真的觀察出康貴傑的飲食喜好了,而且還非常精準!

劉雨農滿心感慨的回去了後廚。

不等汪玉龍開口,劉章鵬先搶著詢問道:“老板,康廚那邊怎麼樣?對於今天的席麵還滿意嗎?”

劉雨農點點頭,如實說道:“康廚非常滿意!誇讚咱們店的廚師手藝好,做菜地道,而且對於他的口味喜好掌握的非常精準。”

想到什麼劉雨農忍不住笑著說道:“而且,那道耗油白玉孤,被吃的乾乾淨淨。我過去一瞧,好麼,連一根都沒剩下。”

她這麼一說,後廚幾人都不由笑了。

劉章鵬一直高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落了地,心情輕鬆下來,說話也隨意多了。

“主要還是老板你厲害!要不是知道康廚的飲食喜好,也不能將席麵訂的這麼恰到好處。”

說起這件事情,劉雨農趕忙道:“這事兒啊,還真不是我的功勞,我也是聽彆人說的。”

“原本我也想找個機會,跟你們聊聊呢!”

“咱們以前啊,隻顧著研究菜品,抓食材質量,控製服務態度。其實,卻忽略了非常關鍵的一點,忘了去觀察了解顧客的喜好。”

“就像今天這件事情,隻不過是在康廚用餐的時候,過去打了一聲招呼,人家怎麼就能通過觀察康廚的用餐情況,準確判斷出康廚的飲食喜好呢?”

“而你們呢?你們能在不同顧客溝通和詢問下,隻通過顧客的用餐情況,準確判斷出顧客的飲食喜好嗎?”

劉雨農一番話說完,在場眾人齊齊沉默了。

沉默之後,又不由紛紛好奇起來。

光通過用餐情況,就能判斷出顧客的飲食喜好,那肯定得陪在旁邊,才能觀察出來。

隻是打個招呼,就能做到這一點。

是哪位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