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這得如何去估算啊(2 / 2)

不過為了讓自己的表現稍微正常一點,付宇還是按部就班的老老實實操作,半點沒有暴露自己牛逼的廚具性能。

等將山楂泥熬到可以黏湖成型的狀態,用勺子推動感覺有些吃力,而且提起勺子,勺子上麵沾附的山楂泥不往下掉落。

這個時候,就可以關火,進行下一步烹飪操作了。

付宇另拿了一個淺口盆,在盆底刷上一層薄薄的油。

趁熱把山楂倒入盆中,用力壓實。

把山楂糕弄的平平整整的,包上保鮮膜放冰箱裡冷藏。

這回,饒是對藥膳小有研究的李宗鳴也有點看懵了。

付宇做的是什麼藥膳?

山楂糕嗎?

雖然山楂確實有健脾益氣的做用,但會不會太簡單粗暴了一點?

今晚可是定製宴席,這山楂糕也是能拿的出手的菜肴?

姚石則是微微挑眉,看著付宇動作麻利的拿過一個木瓜,開始削皮去籽。

他能看出來,付宇分彆做的是山楂糕和山楂果醬,這兩樣無論是哪種,也算不上是一道完整的菜肴。

難道是用來擺盤造型的裝飾?

又或者是搭配其他菜肴的配菜?

在眾人猜測的時候,付宇已經將木瓜、生薑切製好,一起放到了砂鍋中,倒入陳醋開始煮製。

這是要做醋燉木瓜?

夏安妮和經紀人麵麵相覷。

原來木瓜也是中藥材嗎?

兩人下意識看向站在旁邊的任予昌。

任予昌對上她們的目光,不由搖頭笑道:“這個我也不懂啊,老李,你能看出來這做的是什麼藥膳嗎?”

李宗鳴聞言,下意識挺了挺胸,解釋道:“應該是要做醋薑木瓜。這可是一道比較有名的藥膳,對脾胃痰溫所致的痤瘡有效。不過因為藥性溫補,所以一般也會應用於脾胃虛弱的患者。對夏小姐的病症能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而且口味很獨特,還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夏安妮點點頭,心下很是感慨。

原來這道藥膳還挺有名!

看來付宇雖然年輕,但是在藥膳方麵確實挺厲害。

幾人小聲交流的時候,付宇拿過一個大碗,開始分彆清洗白扁豆、白蓮子、白茯苓、白山藥、白菊花。

付宇操作的動作很快,在外人看來,就覺得特彆流暢,有種說不出的美觀性。

其他人旁觀這一幕時,都是以著純欣賞的角度去看待。

隻有姚石一臉難掩驚訝的表情。

因為他發現付宇在盛放白扁豆,白蓮子這一類食材的時候,完全是徒手抓取,根本沒有進行稱量。

如果是一般的菜肴,估摸著重量來,那倒也說的過去,畢竟熟能生巧,做的多了,也就有經驗了。

可是付宇眼下做的卻是藥膳,這食材和藥材的用量,應該都是有明確規定的吧?

難不成這麼隨便抓取,就能確保食材的用量?

姚石一邊思索,一邊觀察付宇操作。

這一看,倒是讓他看出來點名堂。

付宇的動作很快,不過在拿起食材時,他有一個非常微妙的動作,就是當連抓了兩把白扁豆時,在最後一把抓取的過程中,很明顯的又重新放回去了一些。

這個動作,看似非常隨意,但姚石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付宇在抓起其他幾樣食材時,都有過同樣的舉動。

廚師在烹飪時,因為操作次數多,經驗豐富,偶爾也會用手稱重,隨便拿起一樣食材,掂量一下,就能大概估算出具體的重量。

但是用手稱量,肯定會有一個掂量的動作。

付宇操作時卻沒有,他隻是隨意的一抓,好像這樣就可以準確的憑借著手感,判斷出抓取的食材重量。

但是,這怎麼可能呢?

想要憑借經驗去準確判斷出某一種食材的重量,那至少得經過幾千上萬次的反複操作,慢慢積攢出經驗。

可是付宇現在使用的幾樣食材,平時在後廚能用到的次數可不多。

尤其是中藥材!

這得如何去估算啊?

就在姚石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付宇將幾種食材放到破壁機裡,打磨成粉末。

他準備趁著其他菜烹製的間隙,先把五白甜味糕的麵團給和好了。

從破壁機裡,把磨好的五白甜味糕原粉倒入麵盆中。

和麵時,是有一定比例的,每二百克原粉加入一百六十克糯米粉。

付宇直接用勺子稱量,一勺接一勺的盛放,直到對話框出現提示,才開始一點點往回盛,直到用量達到標準。

姚石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付宇的操作上,所以,他發現付宇好像確實在食材的稱重方麵,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

不,或許應該說,付宇在烹飪方麵的天賦,包含了對於食材重量的把控。

否則,實在無法解釋他現在的行為。

在姚石目不轉睛的注視下,付宇開始往麵盆中加水攪拌。

和麵是付宇的強項,有著個人技能在手,黏湖湖的麵粉很快被和成麵團。

付宇將麵團拿出,放在撒有五白甜味糕乾粉的桉板上開始揉。

在場的眾人對於麵桉的活計都不熟悉,所以隻能看出付宇揉麵的姿勢很熟練,卻沒有發覺付宇的動作,標準的堪比教學視頻上麵的導師演示。

無論是從手臂到手掌的用力按壓,還是揉按麵團時的角度,都非常完美。

用著最省力的動作,完成最大限度的麵團揉按。

想要達到這種程度,沒有個幾年的麵桉工作經曆,根本達不到這種水平。

在其他人看來,付宇很快揉好了麵團,隨後將麵團揉成長條。

再將長條切成段,最後將每小段依次揉成圓球靜放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