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英雄(2 / 2)

當時搖天動、黃龍等十三家賊兵在四川橫行。

有一個叫秦纘勳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給賊兵當了耳目,被捉拿後殺死獄卒逃跑了。

良玉抓獲了他,把他交給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沒有一個逃脫。

遺憾終老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率兵再次進犯四川。

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勢給巡撫陳士奇,建議派兵守十三個關隘。

但陳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劉之勃,劉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計策,但是卻無兵可派。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領大軍長驅直入,再次進犯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但寡不敵眾,被擊潰。

張獻忠攻下成都後,秦良玉對部下說:

“我兄弟二人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現在這種地步,也敢與賊勢不兩立!“

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石砫境,張獻忠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不敢來石砫。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遠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鍵派使節專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錢海嶽《南明史》為忠州侯)。

同時近在西南的永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討使,仍以鎮東將軍督兵平定川中諸賊。

清順治五年(1648年),秦良玉去世。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攻陷四川,於成都稱帝後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

秦良玉軍事力量弱小,有建議投降的,有建議轉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張獻忠。

作《固守石砫檄文》,誓與石砫共存亡。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各處險要,張獻忠之前與秦良玉多次交戰被擊。

雖然現在勢力龐大,卻不敢靠近秦良玉守衛的石砫。

據傳秦良玉死後發喪48處,事後埋葬的人又中毒而死。現存秦良玉墓有三處

:1,秦良玉墓,位於石柱縣城東7公裡的回龍山上。建於清順治年間,總麵積為320畝。

內有秦良玉墓,秦良玉衣冠塚、良玉子馬祥麟墓、良玉兄邦屏、弟民屏及良玉後裔馬光仁、馬佑昭,麾下將官馬德間等墓20座。

良玉衣冠塚前,有石俑、石馬、石羊、石獅等石雕分列兩旁,氣勢莊嚴;

2,秦良玉東墓,墓碑上刻有“秦良玉之墓“五個大字,旁邊則刻有:“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掛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貞侯“銘文

;3,秦良玉西墓,主碑上刻有:“馬母秦氏貞素之墓“。兩旁則分彆刻:“明萬曆二年甲戍歲吉誕“;“卒於清順治五年戍子歲“;“孝男馬祥麟立“等銘文。

秦良玉祠又稱太保祠,始建於清朝乾隆壬午年(公曆1762年)。

嘉慶19年(1815年)進行修葺。後改為村小學校。

再後來慘遭破壞,但窗花、浮雕、字碑依稀可見,遠看秦家祠堂風光尤存。

現已列為重慶市一級保護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