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倒黴的多爾袞(1 / 2)

“開炮,給本王轟死他們!”

濟爾哈朗一聲令下,城頭上幾十門大小火炮一起向城下追殺建奴的明軍騎兵開炮:

“轟隆隆……”

“轟隆隆……”

隨著城頭上火炮齊射,一顆顆炮彈激射向明軍騎兵陣中,幾十個騎兵直接被炮彈打爆……

“停止追擊!”

看到城頭上開炮轟擊,楊國棟擔心明軍進入火炮射程傷亡過大,立即傳令收兵。

直到建奴潰敗回城,沈世魁還感覺這一切都好像不真實,他們麵對的可是建奴鑲藍旗啊!

“奶奶的,真爽,從來沒有想過打建奴會如此輕鬆……”

金日觀也是滿臉驚愕,片刻後才反應過來:

“這是建奴鑲藍旗滿洲兵嗎?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到底是他們變弱了,還是我大明軍隊變強了?”

楊國棟白了二人一眼道:

“當然是我大明軍隊變強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明神武皇帝降世……”

說到神武皇帝,三人立即向京師方向拱手:

“吾皇聖明,吾皇威武……”

隨後三人目光看向蓋州城,金日觀道:

“下一步怎麼辦?是否立即攻城?”

沈世魁臉色凝重,他抬手摸摸自己的胡子:

“對等兵力的情況下,想破濟爾哈朗防守的蓋州城很困難,一旦傷亡過大,就算攻破蓋州,我們也無法阻止濟爾哈朗離開。”

楊國棟微微一笑道:

“盧大人說過,乳峰山一戰,建奴八旗肯定傷亡慘重,為了避免濟爾哈朗率領支援,要我們挖壕溝困死濟爾哈朗,暫時無需攻城。

神武皇帝親率大軍攻破盛京後,整個遼東隻剩蓋州一座孤城,那時他插翅難飛,執行盧大人的命令吧!”

……

乳峰山

在護國軍加入戰鬥力後,明軍對乳峰山的攻勢勢如破竹,山上建奴依靠壕溝矮牆已經很難阻擋明軍攻勢。

圍困錦州的建奴已經撤離,他們緊急回師支援乳峰山。

看到建奴匆忙撤離,又聽到乳峰山近日炮聲隆隆,祖寬感覺有明軍來援,他立即要求率兵出城追殺:

“大帥,建奴退兵了,我們可以和乳峰山明軍裡應外合……”

祖大壽卻搖搖頭:

“我們被困錦州多日,對外麵情況不了解,絕不能輕易出兵追擊建奴,本帥懷疑這是建奴詭計,立即派人出城打探,看情況情況再做決定……”

祖寬一愣:

“這……大帥,能否給末將一支人馬,末將去追殺建奴,絕不能讓他們去乳峰山支援皇太極……”

祖大壽眼睛一瞪:

“不要忘了你什麼身份,執行命令!”

“喏!”

如此好的機會被放棄太可惜了,祖寬無奈,隻好領令。

祖寬原本隻是祖大壽家丁隊長,在和流寇的作戰中很是勇猛,最後從一個千總升為參將。

曆史上建奴入關屠濟南,魯王也在城破後被殺,崇禎大怒之下,斬殺數十將領和幾十個文官,祖寬也在此次被斬殺。

但因為朱慈烺的穿越,建奴入關屢屢被吊打,祖寬也間接活下來。

崇禎八年,建奴再次入關,祖寬奉命勤王,這次皇太子朱慈烺橫空出世,率領東宮衛隊暴打建奴。

祖寬很幸運在皇太子朱慈烺麾下戰鬥過,經過幾場完爆建奴大戰,他對皇太子崇拜至極。

特彆在神武皇帝登基繼位後,祖寬想率兵跟隨護國軍戰鬥的欲望更加強烈,可祖大壽基本都是按兵不動,根本不給他機會。

祖大壽吳襄作為遼東最大將門,他們內心不希望大明光複遼東,也不希望建奴過於強勢,隻有這樣才能保持家族的最大利益。

一旦大明光複遼東滅亡建奴,他們在大明的地位會大幅下降,每年幾百萬的遼響也將不複存在。

明代的邊防軍多由罪犯充任,他們被加上各種重罪名目而充軍到遼東,編入軍隊。

一年到頭,他們除了修城、擔任守衛,主要任務就是從事屯田。

他們真正成了當地各級將吏的農奴,他們的份地隨意被奪占,他們的收獲物可以隨意被征收或沒收。

吳襄得意洋洋地聲稱:

“此三千人非兵也,乃臣襄之子、臣子之兄弟。臣自受國恩以來,臣所食者粗糲,三千人皆細酒肥羊,臣所衣者布褐,三千人皆紈羅紵綺,故臣能得其死力。”

這些人是什麼人呢?看看追隨吳三桂從一片石打到中緬邊境,將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活活絞死。

然後又跟隨他造康麻子反的人們,混得好的如胡國柱、夏國相、郭壯圖等人。

朝廷先是劃撥土地養軍隊,土地被各級軍官瓜分為私產,士兵成為各級軍官的農奴後,軍隊已經腐朽。

要打仗了,發現大頭兵拿不到糧餉,無論是打倭寇還是對付蒙古人,以及之後對付後金,都得額外發軍餉,士兵拿不到足額糧餉要罵娘。

這個時候,各級官僚和軍隊裡的各級軍官,起的是兩麵派的作用,文官一麵煽動P民罵皇帝苛捐雜稅,一麵自己中飽私囊。

軍官把軍屯的土地全部瓜分完之後,一麵罵皇帝發的軍餉不夠,一麵克扣軍餉、養家丁。

於是這些罵名,全是老朱家皇帝擔了,於是老朱家皇帝是二師兄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對此,老朱家皇帝一點脾氣都沒有,六扇門裡的鷹爪孫,為各級官僚控製,廠衛體係倒是皇帝通過太監來控製,可太監也被滲透了。

尤其是崇禎年的廠衛,高起潛之流已經跟官僚體係沆瀣一氣,更是直接被遼西將門集團拉攏過去,吳三桂在投敵前就是高起潛的乾兒子。

軍隊的局麵就更加糟糕,皇帝絕對信任的京營,也被官僚機構腐蝕得極其徹底,京營掌握在勳貴手裡。

後來京城的官員和太監也來分一杯羹,許多官員和太監的家政人員,都占著京營的編製領公務員薪水。

明初的將門,隨著衛所製的腐朽、軍戶的大量逃亡、幾代下來繼承人的退化,實力削弱得差不多了,能撐到最後的,印象裡隻有雲南沐家,

鎮守各邊的總兵等各級武官將吏,擁有很多土地,他們自己是不種田的,以當地防軍為廉價勞動力,大批役使他們為自己種私田。

這種情況,在遼東地區早已是普遍之事,這些地方將吏靠役使廣大士兵做無償的勞動,獲取了巨量財富,便以部分資金轉入到經商、開礦、捕魚、采木等行業,迅速增殖財產。

早在東林水軍集團把明王朝財政搞破產之前,那些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總兵官、副總兵官、都司指揮使,以及那些千戶、百戶等各級軍官就已經把老朱家劃撥給軍隊的土地瓜分淨儘,軍隊最主要的糧餉來源被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