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來個時辰以後,縣太爺才出來,在衙門外也不方便說話,便先回了驛館。
師爺才問縣太爺道:“大人見了知府,可拜見到了欽差?!”
縣太爺搖搖頭,道:“欽差過年邊上已到了這裡,往外放出風聲說正月過了年就往江南去,人將在府城過年。其實……”
“莫非早已經去了江南?!”師爺道。
縣太爺點頭,道:“秘密去的。隻怕此時已經到了江南了。不過他身邊有人留在了府城。最近查的很嚴。知府大人也禦下有方!過年期間並未有什麼不妥之事。這才敢召諸縣的縣令入府城。”
師爺與王安平麵麵相覷。
王安平試探的道:“此事事大,莫非各縣也有欽差大人的人了?!”
縣太爺搖頭道:“不知。”
不知是不能查,不能問。這也就是說很有可能了。
縣太爺想了想,道:“挺過過年期間,沿途郡縣應該問題不大了。不會涉牽太深。”
師爺鬆了一口氣,道:“這樣就好。反正朝中的震蕩,與咱並不相乾。現在該擔心的應是知府大人才是!”
縣太爺點點頭,道:“希望陛下經過過年,已無怒火。太後壽誕上,也能龍心大悅。不要牽連廣大。”
王安平道:“陛下一向寬仁,此次事雖大,但應該不會有牽連無關之人之理。知府大人在此任上,做的很是開明開放。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隻要擺脫了此事的嫌疑,依我看,問題不大。”
縣令低頭想了想,道:“也有道理。事關漕運諸務。倘因此事牽連太多,隻怕對於朝廷推行的漕運之事不利。罷了,多想無益。還是等朝廷的公文結果吧。既來了府城,便任由調查便是。”
王安平道:“還請大人對欽差言及縣裡之事,還有張家之事,如實以告。”
縣令笑道:“自當如此。便是欽差不問,本縣也會主動如實以告。”
王安平鬆了一口氣,笑道:“大人清明。”
縣令笑道:“我知你來府城是有事,你先安排你的事去吧。欽差大人早不在了,這裡也沒多少事情,偶爾聽知府大人來召便好。”
王安平也沒拒絕,道:“是。若有要用安平之事,還請來找我!”
師爺笑道:“來這裡是鄭重之事,但若說要處理事情,還真沒多少大事!去忙你的吧。”
王安平和季大牛依言去了。
師爺這才對縣令笑道:“他倒也袒蕩,家裡掙了多少,不瞞著,也叫大人如實以告。來府城為有私事,是說要買宅院,也不瞞著。”
縣令笑道:“我寫個章程遞上去,給欽差大人看吧。把張家的事如實說明白!主動說,比被動調查要好的多。欽差早已去了江南,述說與旁人,也未必說的清,不如主動寫明白,遞上去就完事了。我瞧著江南的事大,欽差就算回來經過這裡,也沒功夫見我這一個小小的縣令。”
師爺點頭,又問道:“莫非是知府大人主動問了張家的事?!才叫大人如此上心。”
“是。”縣令笑道。
師爺一喜,道:“這是好事啊。”能主動問,就說明有主動問的理由。除了糖方發揮了效用,讓人上了心,還能有什麼理由?!隻是京裡的信還沒來,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欽差人不在,卻已經開始令知府上心的去問了,這隻說明,朝廷也上了心,不然不會動用八百裡騎的力量來問一個小小的張家。
縣令笑道:“的確是喜事。”
師爺琢磨出味來,道:“我看安平也有心理準備,莫非也猜到了?!”
“他倒未必猜到,而是心中無私袒蕩,想要把事情輔開了說清楚,而不是偷偷摸摸的。”縣令笑道:“在這個查的當口,他一個縣衙裡的小吏又是花錢又是發家,又是買宅院,如此張揚,他心裡也是怕犯忌諱,所以才會主動陳情。這不是袒蕩是什麼呢?!”
師爺一想也是,道:“也對!倘若能猜到朝廷之意,這小子也就太妖孽了。所謂智多近妖者也。”
“不過就算如此,也是袒誠,不願意給大人添麻煩,主動說要坦誠,這份心思,倒也純粹。”師爺笑道。
縣太爺點了點頭,三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有點澎湃的期待。因為他們知道,朝廷既然已經開始查他們呈上去的方子的來源,那麼,就已經上心了。
這說明,他們的事,必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