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老騾子的辛酸(2 / 2)

長三天是從過世到出殯在家裡放三天的時間,短三天則是放三個半天。

一般年齡超過五十歲的人去世,都會放長三天。年過半百的老人,五十歲成了老年人的標準。

三伏天、三夏和三秋農忙季節,或不到五十歲的人過世,才放短三天。

韓屯這樣的小村,村裡有紅白事,基本上是全村齊上陣,都挺執事的調度。

執事統一安排人去給親戚送信,韓德庫家的親戚少,都來了也沒幾家。倆閨女,倆孫女,倆堂孫女,還有兒媳的娘家,就這七家親戚。該著上供的就倆閨女,其他的親戚挎個饃籃子。

由於是大辦,按規矩就得動孝。“小老媽媽”打開她婆婆的櫃,把裡麵的幾塊白粗布拿出來,給了“老騾子”。

“她老人家連孝布都準備了,囑咐了我好幾次,俺得把她的心願了啦。”

老騾子說:“用不了多少布,您先拿兩塊就行,您家的親戚少,近門子(五代以內的血親)也少。”說著就動手撕孝。

男的是個孝帽,對方的白粗布,把三個角縫一塊戴在頭上。女人一個孝碼,就是一條二尺長半尺寬的白布條,對折起來係在頭上。

五服以內的近門子,晚輩都戴孝,親戚來了現撕。兒女、侄子、和孫子還得穿白鞋,頭一個月沒空做,就把現穿的鞋外麵包上一層白粗布。

一切安排好了,韓德庫拿出一百元錢交給執事,讓他們先用著打理喪事。

“老騾子”過來,把孝遞給他們,換上包好的白鞋,以後就聽執事的了。這也有個說法:孝帽子壓頭,萬事聽嗬,自己不當自己的家。

院子裡搭上靈棚,堂屋裡的靈堂布置好,孝子就位。婦女在靈堂的右麵陪靈,兒子在靈堂的左麵陪靈。其他的男人跪在靈棚的左右,來了吊孝的就得陪著哭。

本村的人今天吊孝,男人在靈棚行個簡單的九拜禮,婦女進靈堂燒把紙錢。

村裡人吊孝是按家族進行,女人拿張火紙(草紙)。執事的先喊吊孝的來路,再喊吊孝的進程。

舅姥爺家的人先吊孝:“韓玉林攜兒孫吊唁老太太,行禮,叩首,上香,敬酒;再行禮——;三叩首——。”聽到執事的喊聲,屋裡屋外的孝子,開始大聲哭。

行禮完畢,執事大聲喊著:“拜祭完畢,孝子謝客。”

韓德庫父子從靈堂出來,執事攙著,趴下給吊孝的磕個頭,不論輩份,見人就跪。這也有個說法:孝子的頭不值錢,見人就跪。

韓德庫的姐妹來的快,進村就哭上了。“老騾子”聽見了,出門領著她,進了靈堂,女婿留在外麵吊孝。

女兒趴在靈堂右邊,痛哭一場,“老騾子”在一旁勸著。停下來就問她娘的去世情況,二奶奶按統一好的口徑,給了她們解釋。

兩個女兒都說:“她老人家撩亮(利落)了一輩子,到走也利落,這樣也好,起碼沒受罪。就是閃的人難受,俺們做女兒的,也沒撈著儘心,哪怕讓俺伺候幾天。”說著就又哭起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