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笨小夥(2 / 2)

誌斌嫌棄的說:“你就是學會和麵,也是個笨小夥。”

粘麵和好了,舅姥娘領著孩子們開始包粘豆包。粘豆包的劑子是舅姥娘拽的,大小都一樣,她老人家做的,皮薄大餡,每個都一樣大。

孩子們剛開始做的歪歪扭扭,自己看了都覺得可笑。彆說迪迪他們男孩子了,就是悠悠這麼大了,也做的奇形怪狀。

生粘麵沒筋骨,拿著比較散,悠悠看舅姥娘做的豆包,皮薄大餡,自己也想做成那樣的。

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外麵的皮捏薄了,填上豆餡一收口,皮破了,餡漏了出來,趕緊揪塊麵堵上,包子的外形像打了個補丁,外麵還粘著豆餡。

悠悠不甘心,朝著皮薄大餡的目標努力,結果一連做了十幾個,沒一個成功的。每個上麵都有補丁,有的包子上還不止一個補丁。

還不如幾個小的,他們做的豆包裡麵放的餡少,皮是厚些,可沒一個露餡的。

孩子們都笑悠悠,他們萬能的悠悠姐,原來也有短板,做菜的手藝那是真棒,可蒸乾糧的手藝,真的不敢恭維。

幾個孩子做的粘豆包各有特色,外麵都是手印,而且大小不一樣,一看就知道是誰做的。

粘豆包蒸熟了,舅姥娘拿起一個豆包,先在灶前禱告:“過年蒸的甜豆包,各路神靈您先嘗。”說完用手揪了一點,扔在灶前。然後才對孩子們說:“好了,可以吃了。”

迪迪他們也不說封建迷信了,若有所思的說:“姐,這也是一種過年的文化傳承,對不。”

“對,這是人們期盼美好生活的願望。人們隻有在吃好食物時才祭奠神靈,從沒有用粗茶淡飯祭神的。”

舅姥娘笑著說:“上學就是好,啥都能說出個道道來。”

粘豆包熱的時候特彆的粘手,舅姥娘用碗給孩子們盛,幾個孩子用手指著鍋裡的豆包,都挑自己包的。

自己動手做的吃起來彆有滋味,儘管豆包皮厚薄不一,可粘麵本身就香甜可口,再加上裡麵的豆沙餡,特彆的好吃。

幾個孩子都是大胃王,平時輕易不吃這種粘豆包,一鍋豆包三十多個,就沒夠吃的。

智萍一連四個豆包下肚,高興的宣布:“奶奶,我認為還是粘豆包好吃,給我留的豆餡都包成包子吧。”

誌新想了想,最後下了決心:“奶奶,我的豆餡留著,等爸爸來了給他吃。”

一句話把悠悠舅姥娘給感動了,她逮著誌新使勁誇:“俺誌新真是個孝順的孩子,知道爸爸喜歡吃,就想著給爸爸留著。”

智萍趕緊問:“奶奶,我爸媽喜歡吃豆餡嗎,要是喜歡,您也給他們留兩碗。”

舅姥娘更高興了:“行,奶奶多留點,放冰櫃裡去,等他們都回來了,讓他們嘗嘗。”

豆餡留出來了,結果和好的粘麵剩下了,舅姥娘用開水煮了些紅棗,說是蒸棗窩窩。

紅棗泡了一個多小時,外麵的褶皺都泡開了,就讓孩子們用刀切成片,順便把中間的棗核去掉了。

切碎的棗摻和到粘麵裡,就開始捏窩頭,孩子們都下手,抓一把麵塊,在手心裡揉成圓團,再把底部拍平,中間用手轉出個圓洞,直接放在鋪了抹布的箅子上。

捏棗窩頭可真不易,摻了棗片的麵塊容易散,得耐心的揉到一起,時間長了沾手心,還得往手裡沾點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