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249章(2 / 2)

重生種田日常 蘇佑蓁 4888 字 2個月前

傅啟燁沒有猶豫,說:“一: 那年江南水災,蘇氏當機立斷,在瘟疫沒出現前帶幾百族人遠走他鄉,避免了族人大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二: 到了這裡,當時這裡是當地人避之不及的地方,野豬橫行,狼群環視,但他們把不利轉為有利,習武獵野豬野味賣錢買糧。

三,乾旱時又挖池塘挖井,次年外麵麥收收成無幾時,這裡雖是荒地,卻是收了麥子又收玉米紅薯等高產糧食。

四: 築河壩,建下水道,修路,這都是大工程,他們一點一點完成,很了不起。

五: 村裡共免了八年的田地稅,這八年村裡人攢厚了家底。

至於師父師母,村裡習武的人都是師父教出來的,讓村裡有自我護衛能力,師母,聽說更厲害,滅狼,射中土匪頭,琢磨造紙,瓷磚,各種炒菜,還有很多......”

傅啟鬆興奮接道:“師娘還射過虎,待我武藝練成,我也要獵虎。”

張嬤嬤接著說:“村裡人確很了不起,謝大爺和謝大太太一樣了不起,去城裡有段岩石路,據說幾十人整整鑿了一年,謝大爺和謝大太太是鑿路主力。”

傅啟燁總結:“所以說,有好的領頭人,努力且大事上團結的村民,有了各種機遇,才有今天富裕和諧的福家村,這是沒法複製的。”

傅太太欣慰地看孩子們,兩個兒子食量從一餐一個饅頭漲到現在五個饅頭才能吃飽,這幾個月個頭猛長,老大打探消息和分析能力越來越強,女兒也很懂事,小兒子有了小孩該有的樣子.

豬殺完,謝衛華讓謝衛遠每天一早買豬腿,陸城去拉幾次,拉回二十多個,豬腿後麵買不到了,便作罷.

所有豬腿熏上時,蘇葉和謝衛華收到了蘇景林的來信,夫妻倆看完信,麵麵相覷,裡麵除了各種問候,和他上任遇到幾個小案子,最後寫的是歡迎他們去靖安買地開荒.

對,就是開荒,靖安位置偏,地廣人稀,有一條不大不小的河橫穿,縣城在河邊,離縣城二十裡遠的下遊有一出荒河灘,河灘加附近矮山約有五十頃大小,適合開荒種植養肉牛.

五十頃,那是五千畝,開出來開良田就算占一半,也有兩千多畝,現在買好的田地太難太難,能開的荒地也是小小塊的.

謝衛華呆了一會,說:“大哥也給族長寫信了.”,他們去幾戶人一起買下來,一起開,一兩銀子一畝,頭三年免稅,蘇景林是知縣,他們去買下也不怕人為難,他起碼在拿那裡上任六年,六年足夠在那邊管的經營人脈了,就算六年後賣了也掙錢.

蘇葉:“家裡這攤夠忙的了,錢是有,但沒人去管啊.”

謝衛華:“我們買兩個管家吧,家裡一個,一個管那邊.”

蘇葉籲出一口,看向他:“就這麼決定買了,不再想想?”

謝衛華:“不用想了,我想大哥還有兩層意思,我們買了荒地,衙門有收入,開荒時和種田養牛請當地人,提高當地人的收入,衛辰回來也說了,縣衙房子破舊,小吏和衙役俸銀都發不出來了,快半年了,大哥現在想必舉步維艱.”

蘇葉:“我知道,但這不是小事.”

謝衛華握著她的手:“五百兩買下五百畝,買人、請人開二百兩夠了,修路、修河壩幾家人一起修,三百兩足夠,就是全虧了,一千兩我們也虧得起,而且大哥不可能讓我們吃虧的.”

蘇葉眼睛眨了眨:“華哥,謝謝你。”

“傻瓜!不說彆人,三叔和劉姑父兩家一直想買個莊子,但現在世間安穩,這麼多年都沒買到,他們兩家肯定去買下荒地,建莊子.”

事實上和謝衛華猜的差不多,接到蘇景林的來信,蘇世良和劉清暉沒怎麼考慮便決定開春去靖安一趟,兩人對蘇景林更有信心,覺得蘇景林任滿兩屆縣令,肯定升官,調進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