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1 / 2)

賈政以前總覺得自己隻是懷才不遇,隻是榮國府這樣的人家沒遇到什麼需要自己大展身手的事,顯示不出自己的才乾。至於爭奪掌家權那些,都是娘們乾的事,彆臟了自己的手。

直到後來局勢劇變,自己彆說建功立業,連自保能力都沒有,賈政才覺四顧茫然,同時也以為這就是低穀了。

現在更是人在半途,扶著父親的靈樞,又死了兒子時,賈政終於體會到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隻能求助妹妹妹夫了。不然怎麼辦?為自己策劃的妻子犯下滔天大罪;為自己遮風擋雨的母親失了誥命,就是個無權無勢甚至不能隨意出榮國府的老太太。而仿佛什麼事都能解決的賈赦,賈政恨不得殺了他,怎會低頭向他求助?

於是賈政打發了人趕往揚州送信,誰知賈赦也在揚州。

現在巡按團揚州分組的人已經進駐了揚州府衙,鹽政衙門這幾日比之之前略鬆快了些,但是眼下這情況誰也不敢大意。

賈敏傷感了一回,送了一份奠儀,派了幾個管事前去幫襯,先尋個地請高僧給賈珠做了超度,便扶靈到金陵。至於賈政是否打發人回京通知賈母,賈敏也管不了那許多了。

雖說是人命大過天,但是跟朝堂局勢比起來,賈珠之死不值一提。現在劍拔弩張的不止有江南,還有京城。

卻說在京城裡頭,賈赦南下之後,每回朝堂之爭都是唇槍舌戰,其中最要緊的便是圍繞兩江總督一職的爭奪。

收回謝昊堂兵權的天使先帶著聖旨南下,兩江總督一職空出來是板上釘釘。這日朝會上便又有人提出了新任兩江總督應儘早定下來。

雖然司徒硫收斂了一些,便是借了一回謝昊堂的刀想殺林如海和賈赦而不得,都辦得十隱蔽,但司徒硫也不能坐視兩江總督一職再被平安州係的武將得利。

和江懷壽商議了好幾回,又和周駿譽互通了消息,最終司徒硫還是決定搏一搏。

朝堂上已經辯論了好幾輪,不過自從賈赦南下之後,兩江總督一職的熱門候選人果然換了一人。

原本粵海總督史鼎、總兵石光珠、平安州先鋒大將軍霍炎是三個熱門候選人。但霍炎的兄長南安郡王掌著西海沿子兵權,岩親王案發之後致和帝是不會允許一家出現兩人掌重兵的。就是地位超然而且夾雜著感情因素的寧榮二府,現在也隻有賈敬一人掌京營兵權,賈赦還在孝中。

而且上回賈赦朝堂自陳守孝後,不但沒再過問朝堂中事,甚至在賈代善停靈期滿之前就南下準備榮國公安葬事宜了。雖然賈赦南下彆有要事,但是在滿朝文武眼裡,這就是避嫌啊。

這種情況下,霍炎哪怕被放入兩江總督候選人,也絕無希望出任乃是朝野皆之。

就在這個時候,工部尚書宋安提議了平安州總兵俞恒出任兩江總督。

這俞恒說來是個傳奇,當年北狄入侵的時候,俞恒才十七,本來隻是個小兵。因操練格外認真,恰巧被賈代善發現,便提上來做了個侍衛。後來俞恒在驅逐北狄軍時不但奮勇殺敵,還探得了關鍵情報,戰功卓著。

彼時還未將北狄驅逐出境,俞恒已經升了校尉,待得北狄投降求和,俞恒已經是賈代善的三路先鋒官之一了。

驅逐北狄之後朝中再無大的戰事,除了正常告老,軍中鮮少有職位空出來,就是有,也是先緊著勳貴子弟。俞恒的升遷路才緩了下來。還是上一回平安州節度使之爭,代了節度使五年的譚奇勝扶正,俞恒又升了總兵。

論能力,俞恒這個人絕對不缺。若是生在常年有戰打的年代,人家俞恒說不定都封侯封爵了;論年紀,五十來歲雖不年輕,也不算老。三省六部的最高官員有幾個比人家俞恒年輕的?

最關鍵的是賈赦提前南下,退步抽身了。舉薦俞恒的工部尚書宋安向來不群不黨,和榮國府絕無私交。哪怕俞恒出身平安州,這件事無論哪個角度看,都不像是榮國府授意的。

宋安喜歡替寒門貴子說話滿朝皆知。人家舉薦俞恒,就是覺得俞恒有這個能力。

當時宋安提議俞恒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也是滿朝附議之聲。

而班列中的司徒硫和周駿譽等人卻氣得一口氣憋在胸口不上不下。朝會上許多人盯著,不管心中是何感想,臉上是不能輕易流露的。

本來按司徒硫的設計,霍炎這回是鐵定沒戲,那麼兩江總督在史鼎和石光珠中二選一。等朝會上議論得差不多了,自然有人提出史家因在江南護官符上,並不適宜到江南任職,那麼兩江總督便成為石光珠的囊中之物了。

誰知半路殺出個俞恒。這個宋安真是一塊滾刀肉,拉攏不了,打壓不住,偏愛做些攪局的事。

致和帝依舊連語調都沒什麼起伏,問:“眾卿都覺得俞恒出任兩江總督合適麼?若是現在發調令到平安州,俞恒回京述職後南下江南,中間頗多耽擱,到時候兩江恐怕急需新總督主持公務,故而,若是沒人反對,這幾日便要出調令了。”

那怎能不反對?賈赦提前南下有可能是以退為進,更何況賈赦雖然現在守孝,也不能守一輩子。俞恒出任兩江總督,不還是平安州的人麼?以後賈赦出孝入仕;加上一個平安州節度使一個兩江總督是賈代善舊部,還有賈敬任京營節度使,這等權勢,除了致和帝瞧在賈代善的麵上或許會接受,其他人誰能容忍啊?

彆說司徒硫急,就是周駿譽也急啊。當然,反對平安州係將領上位的還有其他人,用不著司徒硫親自上陣。

兵部左侍郎牛繼宗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俞總兵自從軍以來立下赫赫戰功,然俞總兵一直在北方領兵,擅長馬戰。我朝北方有北狄、西海等國虎視眈眈,且都是馬背上的國家。若是將俞總兵調去江南,俞總兵需要重新學習水戰,豈非舍長取短?臣以為,俞總兵留在北方合適。”

“臣附議。”

“臣附議。”

……

雖然朝臣們都知道不能讓俞恒上位的真正原因乃是忌憚日後榮國府坐大,但是也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反對理由。什麼擅長馬戰、水戰都是屁話。

金陵作為本朝龍興之地,不也是一群南人擅馬麼?像俞恒那樣的軍事才能,在哪裡用兵都限製不了他。可是朝堂上,你不能大喇喇的說因為他出身平安州,所以不能用啊,不但朝會上不體麵,這讓當年護國有功的平安州係將士怎麼想啊。

賈敬就知道史鼎和平安州係的將領皆不可能出任兩江總督,但是如此一來,剩下的候選人不就是石光珠一人了麼?用史鼎投石問路,實際上扶石光珠上位,硫親王府打得好算盤。

但是賈敬現在出奇的平靜,眼前的情景居然一切都在賈赦的預料之中。那日賈赦決定提前南下,啟程之前兄弟兩個商議良久,將京城和江南局勢推演了好幾遍,對不同發展方向皆做了預測和預案。現在這情況自然也不出賈赦的預料。

賈敬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從其他地方征調武將前往江南,一來旅途耽擱;二來彆地武將並不熟悉江南風土人情、地形地貌,需要重新適應;三來江南最是需要安穩的時候,宜有人主持大局。臣以為江南巡撫錢益年大人攔截叛賊有功,又得江南官員和百姓愛戴,可先暫代總督一職。”

這話簡直像在朝堂上丟了一顆炮仗。反對和附議的聲音此起彼伏。

自本朝立國以來,文武官員涇渭分明,賈敬這樣的出身想入兵部,也得科第入仕;文官領兵,也隻有北狄入侵那段特殊時期,北疆部分地方官組織過反抗。賈敬此舉不是替文官搶武將職位開道了麼?

但是於文官而言,能有文職官員去任武將高官自然是支持的多。

文武官員之間有壁壘,其實剛開始賈敬並不同意賈赦這個應對。但是站在賈赦的角度,覺得階級流動本來就更利於社會發展,錢益年出任兩江總督並無不妥。最重要的是,錢益年和寧榮二府絕無關係,舉薦他不會引人忌憚。

但是有了林如海和錢益年攔截王家船隊的合作,實際上錢益年已經不可能被其他皇子拉攏。太子是正統,隻要江南勢力不落入彆人手裡,於寧榮二府而言便是好結果。

這個時候依舊是兵部左侍郎牛繼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京營節度使之言不妥。錢大人雖然清正廉明、才能出眾,但到底是文人,帶兵打仗並非錢大人所擅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