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以往諸多作戰,那都是低傷亡模式,一場好幾萬人規模的戰鬥力死傷幾百人還好。
你讓他們一場幾千人規模的戰鬥力也死傷幾百人,楚軍就覺得傷亡太大了,甚至都報告到羅誌學這邊來,說什麼前線死傷慘重雲雲,希望放棄了持續壓迫推進的戰略。
這些情況,陸續從前線彙集到了金陵城,最後傳到了羅誌學耳中。
緊接著羅誌學就在好幾次的禦前軍事會議裡,著重批評了軍內的輕敵、自大思想,同時強調了陸軍作為天子之劍,國之柱石要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為華夏一統,為天下黎民爭奪生存空間的奮戰精神。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何況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國戰,死個幾百人就叫嚷,然後請求戰略收縮,放棄持續壓迫。
這簡直是拿帝國一年好幾千萬軍費,拿華夏一統國策開玩笑。
揮軍東擄,最終收複遼東這是大楚帝國的既定國策,而且羅誌學也不打算把這事往後推移太久時間,他需要儘快的解決掉東擄人這個最大的外部威脅,然後再把如今高昂無比的軍費拉低到正常水準,為國內的恢複民生,經濟發展騰出資源。
在羅誌學的計劃裡,今年解決內部,也就是西線和四川以及西南方向的戰事,如今西線和四川已經搞定了,雲貴戰役也已經在九月份正式發動,料想不用幾個月就能夠搞定雲貴一線的戰事。
等到明年,大楚帝國就應該彙集主要力量揮軍東北,來一場滅國之戰,把東擄人挫骨揚灰!
而在明年發動全麵戰略進攻之前,薊遼方向的東擄兵力需要進一步試探,並奪取眾多外圍堡壘,為大軍的大規模推進做好準備。
同時通過這種持續的消耗作戰,鍛煉部隊,進一步摸清楚對麵的虛實,順帶也能進一步消耗敵軍的人力物力。
因為楚軍死幾百人很心痛,東擄死幾百人更心痛,軍情司已經得到確切情報,東擄方麵麵對楚軍的持續消耗作戰已經是倍感頭痛,不得不采取了眾多措施進行應對,連後方維持秩序的一些兵力,都不得不陸續調往前線。
畢竟東擄人的八旗兵丁,撐死了也就四五萬人。
再加上直接歸屬東擄統轄的蒙八旗也有個兩三萬兵力。
漢八旗多一些,加起來應該有個十萬左右,其中相當多一部分是原明遼西邊軍,即祖大壽、吳三桂所部。
此外東擄人還能調動臣服他們,但是還沒有直接編入蒙八旗的其他蒙古部落大約好幾萬兵力。
而這些是總兵力,大約有個十七八萬左右。
然後你也彆覺得所有東擄人的軍隊都是能打的,這是不可能的事,哪怕是楚軍裡也有乙等師這種低成本部隊的存在呢。
蒙八旗和漢八旗先不談,隻說他們的東擄八旗,他們內部的士兵也是好幾等,其中的精銳披甲戰兵,也就是那些白甲兵可沒有這麼多。
上述說的還是兵力,然後你彆看他們兵力似乎很多,但是這種規模已經是他們總動員,也就是把他們統治下的所有青壯男丁都編入軍隊的結果。
除了這些青壯外,剩下的幾乎都是老少婦幼了。
也就是說,他們短時間內,前線一旦死傷過大,幾乎無法補充兵力。
哪怕他們錢糧滿倉,槍炮遍地都不行,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青壯了。
更何況持續的壓迫作戰,導致了東擄方麵的大量青壯被拖在了前線,農耕受到了極大的困擾。
這麼繼續持續消耗下去,再加上大楚帝國強勢封鎖了所有邊鎮,禁止平民進出,更是全麵取消了邊鎮的貿易,使得了東擄失去了外部糧食的來源渠道。
估計等到明年的時候東擄那邊都有可能發生超大規模的饑荒。
如此情況下,明年楚軍要打東擄的時候,自然也就更容易了。
至於消耗戰所產生的持續傷亡……
戰爭本來就是一件很殘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