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持續打擊東擄的國力,今年四月月份的時候,楚軍高層就製定了一項計劃,就是希望通過持續的消耗作戰,來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以及錢糧武器。
為最終的總攻做準備。
但是消耗作戰才進行了幾個月,前線就有將領說傷亡太大,持續不下去。
要是真的死傷慘重也就算了,偏偏其實也沒死傷多少,上個月,也就是八月份,山海關關前線傷亡了六百多人。
你以為多?
但是你要知道楚軍在天津的陸軍新兵營裡,已經完成了三個月基礎新兵訓練,等著上前線補充戰損的新兵就有五千多人!
這說的還是純補充新兵,還沒算上後方一大堆的戰略預備隊呢。
一個月區區六百多人的傷亡,對於幾十萬規模的楚軍來說算個屁。
但即便如此,前線的部分將領還是說什麼傷亡太大,不能繼續打下去了。
對此,羅誌學覺得軍內出現了一種很不好的觀念:過於追求低傷亡。
戰爭,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婦人之仁要不得。
不是追求低傷亡不好,而是得看情況啊。
雲貴那邊打一些西明的殘兵敗將,戰力低下的衛所兵,你搞低傷亡作戰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你在薊遼一線對上東擄人,還固執的追求低傷亡作戰,這純粹腦子有問題。
楚軍又不是什麼真正的精銳百戰之師,人均無敵……說白了也就裝備好了點,多了點,人多了點,吃的好一點。
優勢是有,甚至還挺大的,但是也絕對沒到楚軍殺過去後,前頭東擄人就崩潰逃跑的程度。
人家東擄人可不是泥塑,會站著讓你打,更不是前明的那些士氣低下的衛所兵士氣低下,幾乎沒有抵抗意誌。
其中涉及到一項很關鍵的事實。
那就是大楚帝國取代了明王朝後,中原王朝和東擄人的角色已經調換過來了。
以往是東擄人打大明帝國,東擄人才是進攻一方,中原人說起東擄都是咬牙切齒。
而現在嘛,大楚帝國才是進攻方,時不時派兵東進襲擾破壞,很多東擄人說起大楚帝國來可是咬牙切齒的……
站在東擄人角度去看,人家可不得拚死頑抗保家衛國嘛!
————
在訓斥了一番陸軍的矯情後,羅誌學也是順勢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桉,那就是輪換上前線。
之前的消耗作戰,是駐防在薊遼前線的部隊持續再打,同時後方會給他們持續補充新兵。
這種情況雖然也能保持前線部隊的兵員數量,但是對於那些一直在前線的士兵而言,心裡壓力非常大的。
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接著一個死傷,然後換上來一個又一個的新兵,他們會彌漫一種悲觀情緒,覺得自己遲早也會倒下,永遠也無法回到家鄉。
某種程度上來說,八月份的時候薊遼前線的將領們,普遍請求停止戰略消耗作戰,也是有這方麵的因素。
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接著一個死在前線,而且這種持續的死傷,因為消耗作戰還要持續很久,彷佛永遠也沒有儘頭的時候,哪怕是那些將領們心裡也會不好受。
為此,羅誌學親自下旨,對薊遼前線,尤其是山海關前線的作戰部隊進行輪換作戰。
一支部隊上去打個把月,消耗一波後撤下來到後方休整。
然後由其他新部隊頂上去繼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