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人物(2 / 2)

小報寫手都歪打正著,猜想準確度甚至超過主流媒體。

八卦中的人攔都攔不住……

所有人都沉浸在妄自猜測的瘋狂愉快之中。

把那個漩渦中心的意大利青年翻來覆去議論,給他編造了無數種身世,每一個都很離譜。

迪亞波羅甚至發現,有評論新聞堅稱黛安是他同父異母/同母異父/遠房的妹妹,說他是為了找回失蹤的血親而千裡追凶。

還建議拿這劇情拍電影。

他們連家譜都給他編好了。

用假象隱瞞真相,用娛樂擊敗嚴肅,這也是馬爾科夫說的“完美假身份”嗎?

迪亞波羅一頁一頁翻,試圖從報導中尋找到自己還可以補救的地方。

最後泄力癱在椅子上,發現完全沒可能。

“迪亞波羅,你……”

巴力非常嚴肅,不打算放過自己的老板。

“你被那個Dio做了什麼?”

這問題簡直火上澆油。

巴力把手裡的報紙卷起來,詢問麵色鐵青的老板。

“他真的隻吸了你的血嗎?!”

迪亞波羅撕爛了報紙,並保持沉默。

但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子,顯得格外像默認,還帶了那麼點難以啟齒的羞憤。

“你……以為他乾了什麼?”

迪亞波羅試圖用問題回答問題,主要他實在不知道彆人的腦回路。

除了吸血,還能乾什麼?

“他……試圖殺掉我。”老板嘗試了一種解釋。

但那遲疑的樣子,極大加重了“幕後故事”的可想象度。

巴力昂頭,但看他的眼神充滿了同情,甚至隱晦拍他的肩膀,說人生還很長,要放下過去……

無論被做了什麼,都要眼朝未來。

然後他自信又禮貌地離去,留給迪亞波羅“治愈”傷痛的時間。

迪亞波羅打了馬爾科夫的電話。

“……你都乾了些什麼?”不想曝光的老板咬牙切齒。

對方接電話非常快,半點沒有坑盟友的羞愧。

“我在寫遠征軍們的冒險史。”

新聞回答。

“從他們去埃及時,我就構思了一個故事,為了救母親,跨越數千公裡追殺吸血鬼,你不認為這種劇情很有趣嗎?”

馬爾科夫的聲音格外興奮。

他不僅把Dio的敵人引到開羅,給他們提供方便,還打算物儘其用,把這段旅程寫在報上,做成個連載故事。

以便吸引一眾粉絲,真是儘職儘責,以榨乾人類價值為己任。

“你曝光了我,還把我的信息放到報紙上。”迪亞波羅不理他的東拉西扯。

“迪亞波羅,我從來沒說過,隱藏身份就一定要低調吧?”

馬爾科夫狡黠回答。

“注意力是會被吸引的,你越在他們麵前有一副麵孔,他們就越不會懷疑你的另一麵。相反,你越是想隱藏,他們會越好奇也說不定喲~”

……這個詭辯的混蛋。

“不論如何,我已經為你設置了魔彈,現在曝光的公眾人物迪亞波羅,並不是那個撒丁島青年,我可沒有違背承諾。”

“你的基因信息,學籍,領養證明,一切可證明過去的東西,我都為你抹除了,還另造了一套新的。”

“以後你就是出生於那不勒斯的普通人迪亞波羅·貝蒂尼,父母雙亡,身心正常,在福利院長大,姓氏是由院長統一取的,清清白白靠社會保障長大,直到創業破產,不得已走上短暫的黑手黨之路,所幸懸崖勒馬,重拾事業。”

“哪怕你的前女友看到新聞,也認不出你,魔彈會讓她以為你是長相酷似索裡特·納索的人。”

“與你相識的那個洛倫佐?法爾科,波魯那雷夫,SPW,都無法查到你的過去。”

馬爾科夫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副麵具,密不透風,明明是本人的臉,可所有人都認不出麵具下的真實容貌。

猶如魔法般的力量。

而且竟然真符合迪亞波羅的要求。

“那你為什麼要縱容那些奇怪的傳聞?”迪亞波羅沒被他糊弄過去,而是直指問題核心。

馬爾科夫為什麼要炒作埃及少女綁架案?

這種不正常的輿論流動,很明顯是他操縱的。

馬爾科夫打字的聲音停了。

“……是我乾的沒錯,我誘導了各界,讓社會高度關注這次事件,好限製Dio的活動範圍,這樣他以後就會更隱秘行事。”

“你在用新聞轉移注意力,你想做彆的事,才不是為了Dio。”老板乾巴巴地說。

“啊,又被你看穿了,說真的,跟你合作真是讓人得多長幾個心眼。”馬爾科夫用輕浮的語調應對。

“實話告訴你吧,我在思考公開地下世界的信息。”新聞又透露起他的計劃。

“公開地下世界?”迪亞波羅懷疑。

“替身啊,吸血鬼啊,神啊,都是些地下活動,不被普通人知道的東西。地下活動雖然有好處,可以悄悄行事,但一旦出什麼亂子……嗯,我很懷疑能不能安穩收場。”

“你知道魔彈論為何會被推翻嗎?迪亞波羅。”

新聞在電話那頭劈裡啪啦不知道忙什麼,或許他有個監控器,有很多屏幕,不停播放著全世界所有的秘密消息。

“它太自我啦,它把人當死物,忽視他們的想法,但每一個人都是活的,公眾會凝聚起強大的力量,對付一切與自己為敵的存在。”

“替身使者的優勢是不為人所知。或許有一天,這份優勢,會成為他們顛覆世界的籌碼也說不定。”

“人擁有超越常人的力量後,必定濫用,如果替身使者,在無人知曉,無人阻止的情況下,拿到了毀滅世界的核按鈕,那可麻煩了。”

迪亞波羅懂了他的意思。

“你是想……把替身使者的存在公諸於眾?你要是這麼做,世界會引發極大的騷亂。”

迪亞波羅幾乎無法想象那時會亂成怎樣一鍋粥。

突然出現破壞常識的東西?還是大量出現?

馬爾科夫是依托人的神,他與人的生存沒有衝突,人越多,對他則越有利,也是因為這點,他不會殺戮。

但替身使者就未必了。

擁有比肩神的力量,以及人的不完全之心。

他們都有欲望。

隻要稍不注意,就會化身為災難,Dio魔館中的無數屍體就是最好證明。

“我目前還不打算這麼做,我隻是在刺探公眾的反應。”馬爾科夫又想到了一個什麼細節,電話裡繼續傳來打字聲。

“事實上,Dio派去攻擊喬斯達的幾名替身使者,一直都以殺手身份活躍在地下世界,為政客、財團和貴族的私生活服務,他們早就接受了替身存在的現實。”

“隻不過替身被世俗完全接受還需要一個契機,這一天早晚會來,而我會悄悄給所有人植入‘超能力者可能存在’的事實,讓這場世界性的變革來得溫柔一點。”

馬爾科夫總結出他的方法。

“到那時,整個世界都會亂成一團。”迪亞波羅涼颼颼地說。

“是的~不過彆忘了,我們已經被死亡逼上了絕路,無論要大鬨一場,還是垂死掙紮,都隻能任由命運發展而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